第1731页(1 / 1)

('

所有遇害者并无关联,全是杀人犯在夜间随机杀人。

杀人犯是一家公司的精英高管,家庭出身不错,被捕之后律师申请了精神疾病诊断,被确诊患有人格分裂,第二人格具有严重的反社会倾向。

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这人很温和,是周围公认的好人,谁也没想到他能做出连环杀人的暴行。

劳拉给马丁的,不止是文字资料,还有一些照片。

马丁从中找出两张最能代表温和与暴力的,一张是杀人犯在工作,另一张则是最后一次作案被抓。

虽然相貌相同,但从神态来看,这简直就是两个人。

还是人生割裂的两个人。

一个是西装革履又性格较为温和的社会精英,另一个是游走在暗巷犹如流浪汉般的杀手。

这也给了马丁一些参考。

服装、造型与神态的不同,也是塑造角色的关键。

有些时候,拿奥斯卡表演奖,化妆造型甚至大于演技。

最为典型的就是查理兹-塞隆。

其实看多查理兹的电影,不难发现她的演技很一般。

马丁仔细看了会儿拿来的资料,给托马斯打了个电话,让他联系监狱方面,能否见连环杀人犯一面。

《分裂》剧本的收尾,男主角会出现一个恐怖人格,一个虐杀狂。

电影虽然改编自比利-米利根,但剧本不是现实的重复,剧情比比利-米利根的经历更加狂放和暴虐。

托马斯那边动作很快,直接联系好了州立监狱那边。

马丁在三天后见到了那个杀人犯,对方虽然穿着囚服,但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

看上去就是个普通人。

马丁其实最想看的是连环杀人时的一面,但见面时间有限,监狱方面也不可能让他故意刺激对方,导致情绪失控。

半个小时的会面结束,马丁离开了州立监狱。

车上,托马斯问道:“怎么样?”

马丁说道:“有收获,但不多,最想看到的没有看到。”

托马斯说道:“总不能让他现场杀个人让你看。”

马丁手臂支在座椅扶手上,说道:“暴起杀人这种感觉,我也有心得体会,不比他差。”

托马斯想了起来,马丁不是一般的好莱坞明星,他真的杀过人,貌似杀的人数量都上双了。

回到伯班克,车子直接开进了迪士尼制片厂。

大卫-芬奇召集了他的团队,正在迪士尼制片厂筹备《分裂》。

办公室里,马丁见到大卫-芬奇,先恭喜他:“没想到你拍摄制作的政治惊悚剧也如此精彩,听说《纸牌屋》打破了奈飞的一系列点播记录?”

大卫-芬奇笑着说道:“奈飞特殊的点播模式,功不可没。”

马丁说道:“以前电视台都是周播模式,奈飞将所有剧集一次性全部放了出来,能让人看个过瘾,这种播放模式更适合当下快节奏的生活。”

大卫-芬奇赞同:“如果《纸牌屋》仍然采取周播的方式,口碑仍然会很好,但到不了现在这种程度。”

马丁说道:“或许奈飞会带给好莱坞另一种可能。”他转回正题:“项目筹备顺利?”

大卫-芬奇简单介绍道:“摄影棚正在搭景,影片的场景相对比较少,我打算将所有拍摄都放在洛杉矶,这部片子将会从微观层面来展示,你的角色是重中之重。”

马丁明白他的意思:“我已经在做准备,刚刚去州立监狱见过一个双重人格的连环杀手,等到《星际穿越》宣传通告结束,我打算多接触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去相关理疗中心实际体验生活。”

大卫-芬奇说道:“这部影片的核心在于你的角色塑造上,而不是影片的故事,你是不是想要通过这部片子再次冲击奥斯卡?”

这显而易见,马丁应道:“没错,我很想再拿一座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小金人。”

大卫-芬奇目前正处于人生中的第二个创作巅峰期,状态和思维不是一般好,说道:“跟我们之间商议的一样,我不会展现24个人格,电影时长有限,那样做只会让每个人格走马观花,观众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马丁接话道:“我跟你的观点一致,挑选几个跨度较大的人格加以重点描述,每个独立的人格我会赋予其各自的特点,让其成为真正的独立个体。”

他将这两天思考的角色情况,详细说了一下。

“有一点,不太准确,与我思考的状况有差异。”大卫-芬奇了解马丁的风格,知道他是个能听得进建议的人,说道:“虽然不同的人格,在角色塑造上面,使用简单刻板印象式的表演,更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他们彼此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由一个人衍生出来的。” ', ' ')

最新小说: 浮云半书1 浮云半书2 消失的蝴蝶发夹 绝品枭雄 全球神袛:奖励百倍 大明:躺平的我被太宗窥探了内心 毒医圣手 天骄红颜 九零土味爱情 电子竞技存在破镜重圆吗[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