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满唐华彩 > 第630章 天欲变

第630章 天欲变(1 / 1)

('

第630章 天欲变

「陛下,李泌曾是李亨之智囊,为恢复李唐宗庙不择手段,今日所言皆离间之诡计,欲使陛下自废臂膀。」

「我有证据。」

当杜妗开始辩解,李泌立即穷追猛打。

「颜公为维护李氏宗庙,安排人出面证明陛下之身世。但凡有人就此事诋毁颜公,杜二娘便派人灭口,看似为了维护颜公声誉,实则是为了逼颜公至两难之局面。当日,杜二娘得颜公相邀于皇城会面,其后与五郎交谈,得知陛下已暗中回了洛阳,遂在陛下面前演一场被刺杀的戏,迫使颜公承担责任。」

「能炸毁天津桥的火药,量必不少,轻易不能得到,何况筹备此事的时间仓促,因此火药必是从洛阳附近拿的,臣命人查访了东都附近诸多工坊丶武库,并未发现异常,产量与去处皆登记在册,想必这也是杜二娘始终声称没有线索的原因。对了,过程中,臣却发现,杜二娘从没有去查过这些。」

「你怎知我没查过?」

「一问便知。」李泌道,「不久前我拜访了李遐周,交谈之中确认了,杜二娘自遇刺以来并未致力追查此事,否则依你的脾性与能力,岂能这麽久没找到真凶?」

「岂还需查?行刺陛下的不就是你们这些维护李氏宗庙的公卿。」

杜妗表面上虽然冷静,在李泌的词锋下应对得却已有些许语无伦次。

李泌道:「你让杨氏向陛下讨要名份,激化我与陛下的矛盾,使我有了杀杨氏的动机,然后让元载出面告状,私下派杀手除掉杨氏。」

「你说了这麽久,依旧没有任何证据。」

「我对洛水刺杀案早有怀疑,因此陛下一提册立杨氏已有警惕。」李泌道,「故而,就在今日更早时,我已提醒过陛下『若遇刺客,必为杜二娘所派』,可留下凶手仔细询问。我只是没想到,你并非是要赃栽我刺杀陛下,而是杀了杨氏。」

「你说什麽?」

杜妗终于显出讶异之色,她方才分明已经听到了惨叫声,于是下意识地转头往帐外看了一眼。

接着她看向薛白,因看不清薛白的表情,她第一次在他面前出现了片刻的慌乱。

「不是他说的这样……陛下,那些刺客……」

话说到一半,薛白往前倾了倾身。

烛光照到了他的脸庞,只见他正直勾勾地盯着杜妗审视着,眼神带着各种复杂的情绪,有怀疑丶失望丶愤怒丶痛惜。

杜妗只觉被他的眼神刺痛了一下。

一直以来,她还没见过薛白受挫的样子,再大的困难与挫折面前,他都无比坚韧丶强大。

这让她下意识觉得他的那颗心是永远不会受伤的,至此时此刻她才忽然发现,她或许真的伤到他了。

杜妗莫名地眼睛一酸,差点落下泪来,想要开口解释,下一刻,薛白已开了口,声音比她预想中要平静丶冷洌。

「那些刺客,已被朕处斩了。」

闻言,李泌不由惊讶。

他并非是诈杜妗,今日傍晚时他确实已提醒薛白小心遇刺留下凶手详查。

没想到,薛白竟如此包容杜妗,这让他感到事情远比预想中棘手。

可下一刻,李泌就镇定下来,道:「陛下这麽做,当是心中有数了,杜二娘的所为所作……」

「李泌。」

薛白开口打断了李泌的话,叱道:「你当朕不知你的心思吗?」

「臣并无私心。」

「你早知刺客的目标是玉环,故意配合,再等到傍晚一切都来不及了才假惺惺提醒朕,玩的好一手借刀杀人!」

李泌沉默了,不再解释。

确实,他从一开始就猜到了。

洛水的刺杀是杜妗自导自演,成功排挤了颜真卿。这种简单达到目的的手段最容易让人产生依赖,她必然会故计重施,除掉杨玉环丶嫁祸于他,一箭双鵰。

之所以不会是假意刺杀薛白,而是除掉杨玉环。因为李泌看得出来,杜妗太在乎薛白了,不敢拿薛白冒险。

反过来,李泌又何尝不是想一箭双鵰。

他顺手推舟,希望能藉机除掉两个作为薛白的「污点」的女人。

这两个女人一死,代表的是当今天子「祸乱宫闱丶背悖人伦」的罪名从此成了尘封的往事,那些执念也就将慢慢褪去。

不仅如此,李泌想要顺带除掉的还有一人。

「陛下若如此认为,臣无话可说,臣唯请陛下小心元载,他贪赃枉法,又与杜二娘勾结……」

元载一直低着头,以为李泌与杜妗之间的斗争不会牵扯到自己,闻言当即跳了起来。

「李泌,你污蔑我!」

然而,既然李泌开口说了这件事,必然是掌握了十足的证据。

连杜妗那些隐秘都能被查出来,元载这些罪行又岂能瞒得住?

元载自己也知道这点,声音虽大,心里却已经发虚,唯有寄望于薛白再饶他一次。

之前在洛阳,他就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求杜妗庇护无非是死马当活马医罢了。可薛白真的没有追究他,究其原因,他猜测是为了变法。

自变法以来,世族公卿们强烈反对,而他元载以寒门庶族的家境考上进士,又是当朝的理财重臣,在颜真卿罢相后便成了新法的代表人物之一。

倘若薛白在明堂前踏尽公卿骨,转眼又治他的罪,在世人眼里难免成了天子对公卿世族的妥协或利益交换,薛白必然不愿看到这等局面。

这或许才是薛白包容他的原因。

于是,元载乾脆拜倒呼道:「陛下,臣为变法而得罪无数公卿贵胄,他们为诽谤臣无所不用其极,臣实难自辩。若臣一死而新法能成,臣愿为陛下之商鞅!」

「咣!」

薛白突然踹倒了帐内的火盆。

红彤彤的炭火顿时倾倒而出,火星四溅,砸在地毯上,烧出一片焦味。

帐中三人皆骇然,连忙退了几步以免被炭火烧伤。

「你们都是朕最信任的人,却个个怀着私心算计,你们眼里还有朕吗?!」

薛白极力控制着他的情绪,声音并不高,但蕴含着的愤怒却极为吓人。

这次,就连李泌在内,都感到了惶恐。

他知道自己惹出大祸了,杨玉环一死,激怒了薛白,大唐是有可能变天的……

~~

长安,升平坊,杜宅。

「出事了!」

这原本是一个安宁清晨,杜五郎还在睡梦中,却猛地被屋外的一声惊呼给吓醒过来。

他听得出来,那是他阿爷撕扯着嗓子在喊,如见了鬼一般。

要知道,便是当年柳绩案,杜有邻差点死在大理寺,也没有如此惊慌失措过。

杜五郎遂裹着被子便跑出屋来。

「怎麽了?」

只见杜有邻头发也没梳,衣衫不整,光着脚站在廊下,正想要推杜五郎的门。

「变天了!你二姐触怒了圣人,李泌牵扯到谋反大案,元载也失势了,要变天了!」

「阿爷你在说什麽?你脚冰不冰?」

杜五郎完全没听懂,只觉得阿爷这般混乱,实在是有失宰相的体统。

「朝堂已经乱套了,百官都不知如何是好,这次可能要牵连到杜家……」

杜有邻还在描绘朝堂的乱象,杜五郎越听越糊涂,只好问道:「到底是出了什麽事?」

「杨……杨太真死了。」

「谁?」

杜五郎一愣,先是有些不相信,接着脑子里乱作一团,知道事情严重了。

「怎麽死的?谁杀的?」

「说是二娘杀的。」杜有邻声音透着惶恐,又带着些侥幸道:「也有说是李泌杀的。」

「别急,我去问问清楚。」

杜五郎才打算去把身上裹着的被子放下,院门外已传来一阵喧闹声。

很快,有人带着一众属下走进了院子。

「杜五郎,随我走一趟吧,有些事须询问你。」

「达奚盈盈?」杜五郎讶道。

「走吧。」

达奚盈盈态度平淡,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命人带走杜五郎,又亲自去杜妗房里带走了所有的文书。

杜有邻见状,不由拦着达奚盈盈,道:「这是宰相府邸,不是你说搜就搜的。」

「杜公,我也是奉命行事,请莫让我为难。」

「达奚娘子,你与二娘也是相交多年。」杜有邻低声道:「实话与老夫说,到底出了何事?」

「事态到何等地步眼下还说不准,杜公不可妨碍公务。」

「是你出卖二娘吗?」

达奚盈盈皱了皱眉,正要开口,院门外,杜媗已赶到了。

「阿爷,配合她吧。」

「大娘,到底怎麽回事啊?」杜有邻一见杜媗,连忙赶上前。

杜媗低声道:「二娘犯了大错,眼下杜家好好认错便是,切莫再起事端。」

「那二娘……」

「阿爷放心,有我在。」

杜媗安抚了杜有邻,却不保杜五郎,任他被带去,还与达奚盈盈承诺会助她尽快接手杜妗的所有势力。

~~

杜五郎本以为自己会被带到东市的丰汇行,或是达奚盈盈的私宅,没想到却是一路进了皇城。

皇城西南隅,秘书监旁边,原本的司农寺草坊被分出了一个小衙门。

「进去吧。」

杜五郎抬头看去,只见这衙门上方挂着一个崭新的牌匾,上面写着三个字——皇城司。

「嗯?这是什麽衙门?我还没来过。」

「那皇城司大牢五郎也未待过了?」

「这么小的衙门还有大牢?」杜五郎不由好奇。

达奚盈盈却没真的把他送到牢房里,而是进了一间小官廨,里面已坐了一个青袍官员丶一个宦官,还有一个铺着纸笔准备记录的吏员。

「杜五郎带到了,开始吧。」

「达奚都司请。」

达奚盈盈点点头,道:「杜誊,杨娘子的住处,是你透露给杜妗的吗?」

杜五郎一听,心里便知不好,有心想问一句「杨娘子是真死了?」却也知这不是说话的时候。

「我没透露。」

', ' ')('

之后,达奚盈盈又公事公办地问了许多问题,最后让杜五郎在所有口供上按了手印。

「走吧。」

「这就好了?」

「嗯。」

「那我走了。」

杜五郎起身往外走去,可依依不舍地回了好几次头。

直到另外三人都离开了,他不由转了回去,向达奚盈盈问道:「你到底在做什麽?」

「在学着当官。」

「啊?」

「打探民间消息的暗探,以前都是二娘随心所欲地安排,以后不同了,有了官身。」达奚盈盈叹了口气,「其实我也不知该怎麽办,总之,尽力做些官样文章。」

「你替代我二姐做事了?」

「算是吧。」

「杨娘子真死了?我二姐派人杀的?」

达奚盈盈沉默了一会,还是答道:「就我目前查到的线索,确实是。」

杜五郎道:「不会的,我二姐不是这样的人。」

「她不是这样的人吗?」

杜五郎挠了挠头,仔细一想,其实以杜妗的性格与野心,确实做得出这样的事,尤其是她与杨玉环从来就没多少交情。

可他终究还是得为杜妗说句话。

「二姐不可能忤逆陛下的。」

「争风吃醋,女人间常有的事。」达奚盈盈道:「你们男人只知妻妾成群的好,不懂女人忍受的苦。」

杜五郎从来都是一心一意,没想到这话却是风流成性的达奚盈盈对他说。

「我二姐人呢?」

「暂时幽禁在宫中吧。」

「陛下要如何处置她?」

「那我就不知道了。」达奚盈盈道,「我也很累。」

杜五郎问道:「当然累,可二姐那摊子事,你能做得下来吗?」

「我只管皇城司,也就是情报这块。」达奚盈盈道,「丰汇行则与国库合并了,由你大姐以及朝廷委派的官员接手。」

「大姐?」杜五郎道:「那陛下并没有迁怒杜家了?」

「嗯,让你来,也就是例行问话。」

杜五郎又问了几句。

忽然,他隐约想过来,好像把丰汇行归为朝廷一事,很早之前薛白就提到过,当时杜妗是极力反对的。

「都司,人都拿了。」

门外忽然有人说话,杜五郎转头看去,只见来的是施仲。

施仲以前是达奚盈盈的管事,如今却穿着一身漂亮的武袍,腰上系了玉带,通过玉带能看出他的品阶与四品下的官员相当。

「带五郎出去吧,一个个审。」

「喏!」

杜五郎被施仲带出去,很快便惊讶地瞪大了眼。

他看到外面一个个穿着锦绣之人被绑成串,沿着皇城大街往这边押来。

于是,他不由回头看了一眼皇城司,喃喃道:「这么小的衙门,装得下这麽多人吗?」

前方有喊冤的呼声传来。

「冤枉啊,李泌造反与我们有何相干?」

「真不关我的事啊……」

杜五郎仔细看了一眼,认出了其中竟然还有楚王李俅。

然后他发现,被押过来的大部分都是李唐宗室。

他不由又回头看了看皇城司,这次总算意识到达奚盈盈如今掌握的权力。

由此推想,他才知杜妗原来有多大的权力……

~~

回了杜宅,杜五郎坐在大厅上,喝了口水压惊,接着就愣愣出神。

还没清静多久,杜有邻就到了,因为心急,开口就骂。

「逆子,还不快说,到底出了什麽事?」

「阿爷啊,孩儿在想,现在出事未必是坏事,我们激流勇退吧?」

「又说要退,你怎麽这麽窝囊?」杜有邻道,「是不是有人冤枉二娘,她与陛下多……」

杜五郎喃喃道:「杨娘子死了,阿爷觉得是二姐还是李泌杀的?」

杜有邻抚须半晌,还是说了心里话。

「李长源为人方正,若非万不得已,不会动用行刺的手段。可二姐真敢做这等事?」

不用杜五郎回答,杜有邻也知自己那个二女儿一向胆大。

他终于是意识到自己的宰相之位大概率要不保,叹息了一声,愀然不乐,自去书房写辞呈了。

杜五郎继续坐了一会,薛运娘却是过来,道:「郎君,有人想见你。」

「谁?」

「是博平长公主。」薛运娘小声道。

她们是在往东都的路上结识的,之后一直有所来往。

「唉,这种时候,我最好是不要见她的。」

杜五郎其实知道明哲保身,可终究是为人心软,最后还是答应了见李伊娘。

「臣见过长公主……」

「五郎万莫多礼,今日是我有事想请托五郎。」

李伊娘是在掖庭长大的,行事没有什麽客套,开门见山便说起来。

「其实我也知道发生了什麽,说是,李先生牵扯到了刺杀杨娘子一事,顺带着查到了阿菟的身上。」

「和政郡主?」

「嗯,自从忠王父子身死,阿菟表面上一直没显出仇恨来。我也是这次才知她在私下里反对陛下,前些时日,她去见了李先生。皇城司一查,查到她当年曾去见过仆固怀恩,藉由仆固怀恩之女与回纥有所联络……」

「这麽大的事?!」

杜五郎吃了一惊。

他也见过李月菟几次,印象里是个善良文静的小女子。

「如此说来,怪不得皇城司今日捉了这麽多人,我还当陛下是为了杨娘子之死。」

说到这里,李伊娘不由落了泪。

她抹了抹眼,道:「当年我沦落掖庭,唯有阿菟愿意来看我,她对陛下也是有恩义的,五郎能否向陛下求求情,饶她一条性命。」

「陛下要杀她吗?」

「她如今还在潜逃,一旦被捉住只怕是必死。」

杜五郎无言以对了,他发现这个博平长公主是只管个人的亲疏喜好,从不在乎社稷大义,她与薛白亲近,便自始至终相信薛白是李倩,她与李月菟感情好,不论李月菟做了什麽都要去保护,至于那麽多宗室,她一个都没替他们求情,也从没说过「李氏宗庙」四字。

他却能从这件事里感受到李氏宗庙风雨飘摇了。

牵扯到这麽多的大案,李氏宗室很可能要再迎来一次武则天时期那般的大清洗,此事之后,薛白若想取代李唐,完全能够做到,哪怕没有杜妗的辅佐。

「我如果能见到陛下,就替和政郡主说说话吧。」

杜五郎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虽然他认为这件事会很难。

~~

其后数日,杜五郎愈发感到局势的紧张,以及其中的微妙之处。

皇城司正在不留情面地对付李唐宗室,除了造反大案,还查出了他们许多欺男霸女的罪状,并根据这些罪行抄斩丶流放丶罢官免爵丶抄没家产。

很快,案子便波及到了更多的公卿世胄。

他们大概也没想到自己没有因反对天子的新法而被清洗,却因为被宗室牵连而遭殃。

一片血雨腥风之中,达官贵人们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这次却没有人举兵反抗。

微妙之处便在于此。

天子之怒是因杨玉环之死而起,但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此事是杜妗所为,凶手毕竟是以和政郡主家奴的身份被处死的,人们根据当夜的情形推测,杜妗丶李泌丶元载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薛白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极为克制。

他以贪污的罪名流放了元载,却没有处死杜妗,至于李泌,甚至都没有被罢相。

表面上看,这个处置有些偏心,可局势却达到了某种平衡。

经过这一年,元载的属下多半已经被李泌拉拢丶提拔,再加上崔佑甫丶张巡被李泌说服支持变法,引为宰相,新政并没有因为失去元载而被影响。

而杜妗的失势,使得公卿世胄们一开始就认为这次不是针对他们的,等到他们随着李唐宗室一同被清算,再想反抗也来不及了。

最关键在于李泌,作为整个事端的「罪魁祸首」,他没有被治罪。若猜测原因,天子很难为了一个不能公开的女人的死而治罪一个宰相。

可李泌既然还作为宰相摆在那里,就得为所有的宗室丶公卿们负责。

人的心思有时候奇怪,他们不敢反抗更可怕的薛白,认为薛白本来就是这个立场,可他们却会怪罪李泌没有保护好他们。

于是,李泌承担了几乎所有来自宗室丶公卿们的压力。

直到皇城司一日之间斩杀了七十六名宗室公卿,长安震动,据说当日李泌入宫请辞,天子不见。

至此,薛氏代唐的传闻甚嚣尘上,有人说天子要改国号为「新」,偏要效仿王莽。

更奇异的是,这种情况下,朝堂里竟还维持着一种异常的平衡。

这次,所有人都怕了天子的手段,也都猜不到天子的心思,于是都小心翼翼地不敢轻举妄动。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杜五郎得知李月菟终于被捉了。

思来想去,决定求见薛白为她求情。

他甚至都没有为杜妗求过情。

因他知道,薛白不会杀杜妗,而他近来却见到了太多人在纷争之中死去,希望能够藉机劝劝薛白结了这一桩大案,也对取代李唐的传闻有个了结……

(本章完)

', ' ')

最新小说: 修剧情的第一步是全都吃掉 被下属qj几把之后 人彘的舞蹈【完整版】 男孩和保险套 少年的变装日记 养父(BDSM) 评分F(哨向) 榜前训子 M公司档案库 一堆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