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翻越了一座山峰,前面的山腰传来一声豹吼,一听便如是发自张家全口中,而非真的豹在发威。
“分开走!”纽钴禄咬牙切齿向众人说:“无论如何,必须有一个人把我的计画带回五台。”
“师兄,我们仍可一拼。”海山说:“分开走虽然脱离的可能性增多,但向样地被对方分别歼灭的可能性也相对增加,师兄的决定,明智吗?”
“是的,师兄。”纳拉费扬古也说:“别忘了昨晚在山头出现的那三个武功极为高明的劲敌,他们的一剑一刀一笔,单打独斗我们也不能保证可以占上风。我想,他们一定也跟在左近,我们分开走,正好被他们各个击破逐一消灭。”
“碍…”右面的山峰密林中,果然传来了震耳的长啸,似乎草木也在簌簌而动,发啸人内力的深沉,委实令人深感不安。
左方的山腰,按着传来震天长啸。
“杀鞑子!杀鞑子……”后面的山脚松林内,有两个中气充沛的人在呐喊,是飞虹剑客和金鹰。
四面都有人,到底有多少无法估计。
“嗷……”对面的豹吼声又起。
“看来,我们已经受到包围了。”纽钴禄冷冷一笑:“他们以为吃定我们了。”
“所以,决不可分开走。”海山苦笑。
“在这里等他们。”纽钴禄咬牙说:“晚上再走。”
这里的地势,没有立衣旗的山峰理想,峰顶也稍为不平,高度不够,因而草木丛生。虽则峰顶的松树高度有限,人不可能从树上接近,但仍可从下面偷袭。
海山立即下令砍掉十丈方圆的小松树,再把邻近的松树下方横枝加以整修,让视界可以远及百步外,对方一登山顶,便无所遁形。
清理毕,七个人定下心坐下来调息养力,抱必死之心等候,心情反而镇定多了。
“师兄。”海山从水囊中喝了一口水笑问:“河南以南的情势到底怎样了?”
“情势大好。”纽钴禄和卓说:“洞庭以北已无敌踪,我那些人已逐一清除境内的顽匪。去年开科取上,那些特别选任的汉官已经陆续抵达上任,蛮子们久乱思治,已用不着担心有人反抗。
师弟,想不到你这里,却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太平了三年,你们依然控制不了情势,你们到底在干什么?吃太平饭吃多了挡着了?”
“这都是解送那些该死的朱家旧藩,所引起的风波。”海山恨恨地说:“这叫做养虎遗患。当初大兵下山西,就应该当时就把他们斩尽杀绝的,偏偏留下两年……”“不准批评朝庭的决策上”纽钴禄沉叱:“你知道什么?当时如果把他们斩尽杀绝,蛮子们必定对我们的仁政存疑,必将群起反抗,我们能如此顺利征服大半天下吗?无知!难道你比摄政王天纵英才更睿智吗,如果不是大半天下已经征服,还不必急急杀掉他们呢上”“我当然知道他们还有利用价值。”海山讪讪地说:“这会增加我们下级人员的困难也是事实。
像这次让旧藩返回潞安以安抚人心的把戏,就让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连带波及大内的人,惊动圣驾,我……我该死,也……也有说不出的愤懑。”
“你后悔了?”
“不是后悔,而是觉得不值得。”海山不胜委屈地说:“我承认我该死,所以我愿意付出我的生命,务必拼死魔豹,如果我成功,我会自杀以谢朝廷。”
“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纽钴禄和卓一怔:“这里的事,本来与你无关,皇上前来祭岳,安全问题牵涉不到太原地区的负责人,更牵涉不到我。
引魔豹远离圣驾,是我出的主意。我到现在还不明白,你十万火急派人把我从大河南岸请回来搏杀魔豹的用意何在。听到魔豹已经北走,你又拼命带着我往北赶,终于赶上了这桩不妙的大事。
不管怎样,你我是适逢其会,自告奋勇与皇上分忧的,而且已经成功,你为何要自杀以谢朝廷?”
海山怎敢说出追逐魔豹的内情?
假使他敢说出走脱了一个山阴王小王子的事,恐怕纽钴禄和卓会立刻反脸,连他们燕山三剑客自杀以谢朝廷,不必等他们与魔豹拼死了。
“不管怎样,我是非死不可的。”海山咬牙说:“这场灾祸可说是我引起来的,死了那么多人,我有何面目活在世间?真是上无以对朝廷,下无脸对袍泽,我……别说了,我想去找魔豹与他决斗。”
“不可以。”纽钴禄和卓断然拒绝:“这不是个人意气之争,不许有决斗的事发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