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家山下的九华老店,规模不算大,并不太吸引江湖人的注意。
总算运气不坏,侯刚和老仆李忠,带了两书童紫电青霜上九华,仅带走了一部份行李,
其他的物品已交柜保管,他的行李也在其中。
他向店家讨回自己的行李,要了一间上房安顿妥当,换回书生装。出城往至南陵的大道
迎去。
在五里亭南面的小山坡树荫下隐起身形,监视往来的旅客。
已牌左右,一队旅客护着两乘山轿接近了五里亭,首先便看到走在前面的日月双童。日
童子右手有兜手的伤巾,大概是右手受了伤。
后面,韦胜垂头丧气埋头赶路。
人数比早些天多了一倍以上,姬老庄主仍然走在轿前,神态在悠闲中流露出忿怒,是个
脸呈微笑心中机诈的人。
姬少庄主风采依旧,眼中经常泛起警戒的表情。
姬惠小姑娘跟在乃母身后。风尘仆仆倒也未现倦容。
“大概被穷儒戏弄得心虚了,所以人都不敢分散啦!”
永旭心中暗忖,目光狠狠地打量从容举步的姬老庄主,也留意其他的人。
遗憾的是,无法看到轿中的情景。
他等众人去远,回到亭中喃喃自语:“唔!也许我真的料错了,昨晚的蒙面人不在这
里。”
他怀疑昨晚的蒙面人是姬老庄主,可是,眼前的景象却否定了他的猜想。
昨晚那一记生死硬拼,他自己用上了从不轻于使用的绝学,仍被对方的太乙交功震得五
内沸腾,几乎伤了内腑。
对方不但外袍碎裂,内腑不可能毫无损伤,即使有功参造化的灵丹妙药,也不可能在短
短的半天内复原,脸色和走动的外表神情,决难逃过他的神目。
但姬老庄主外表毫无改变,姬少庄主也精神奕奕毫无异状。
这表示他的推断完全错误,他要找的必定另有其人。
“不管是与不是,我得进一步追查,也正好利用他们重上九华。”他心中打定了主意。
按行程,挹秀山庄的人如果真的要上九华,当然不会在县城停留太久,今晚必定在二圣
殿投宿,或者多走几里到头天门甘露寺过夜。第二天上山轻松多了。他跟踪入城,留意一切
可疑征候。
他发现姬家的人,进了南大街一栋大宅,门外的门灯写着“丹阳郡广”。
宅院甚大,轿可直入厅下,因此他只能在院门外瞥了那么一眼,看不出有何异状。
等他在城内逛了一圈,午膳后转来察看动静,院门关得紧紧地,更看不出什么了,没有
动身的迹象,显然姬家的人今天没有上山的打算。
“晚上再来看看。”他想,在街前街后略为走动,对广宅的形势摸清了三五分。
云中岳《莽野神龙》
第十六章大小罗天
他在十字街一家裱字画的作坊留连半个时辰,买了一部《地藏三经》——本愿经、占察
业报经、十轮经——和一幅《阅公塔诗赞法帖》。
作坊的主人年届花甲,姓王,一团和气笑口常开,请他在客堂款待,彻一壶好茶待客,
以为他真是来九华游山的读书士子,述起太白书堂的沿革兴衰如数家珍,介绍九华名胜滔滔
不绝。
但他意不在九华,不久便探上正题。
“王东主,贵地山青水秀,九华又是江东香火之宗,怎么似乎并不怎么繁荣,城地甚
小,户不及千,岂不可怪?”他问。
“公子爷难道还没看出来?”王东主含笑说:“敝县山多田少,地非冲要,当然没有沿
江的商埠繁荣,来往的几乎全是香客,能繁荣得起来吗?”
“东主祖籍青阳吧?”
“不,本籍六安,迁此已有四代。”
“算起来东主已是本地人了。”他喝了半口茶:“南大街有一家姓广的人,好像是罕姓
呢。”
“哦!你说的是广二爷广家。不错,广是罕姓,在敝城仅此一家。广二爷为人乐善好
施,是本城的仕绅,祖上据说在前朝出了一位什么功名,但他不是本城人。”
“这怎么说呢?灯箱上写着丹阳郡,这里是汉丹阳郡地嘛!”
“广二爷的尊翁在十余年前方迁来本城落籍,所住的宅院是向本城的破落户陈浩买的,
在山上还有一座避暑别墅,通常约在六月初上山。汉丹阳郡大得很呢。”
“哦!这时大概已经上山了,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只有两个老仆照管。”
“山上的别墅可有名称?”
“叫九华精舍,那也是买来的,花了三年工夫改建,不到冬天不下山。听说,广二爷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