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鲁国春秋 > 第163章 昭穆之序岂能乱

第163章 昭穆之序岂能乱(1 / 1)

所以,柳下惠在鲁国的威望非常高,他也经常通过与弟子交流而对国政提出自己的意见,甚至有时针砭时弊。

幸亏当时的执政上卿臧文仲也是一位大贤臣,听到柳下惠的意见后,能够及时采纳,避免了一些乱政现象的产生。

公元前625年,当时的柳下惠已经96岁了,自己经历的国君已经从鲁桓公、鲁庄公、鲁闵公、鲁僖公到了第五位鲁文公了。

也就是说,鲁国历史上一位相当有作为的国君鲁僖公已经薨了。

一应丧礼按规定程序完成后,这就到了冬祭大典。

当时,负责鲁国公室宗亲事务的宗伯一职,由夏父弗忌担任。

夏父弗忌认为,鲁僖公的功绩要远远大于那位仅仅当了两年国君的鲁闵公,所以就自作主张,不按常礼出牌,在祭祀中将鲁僖公排在了鲁闵公之前。

这令具体负责太庙一应事物的主事张三非常不解,就对夏父弗忌道:“领导,这个不符合昭穆之序,不应这样摆放。”

昭穆之序,指宗庙的辈次排列。古代宗庙制度,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设庙。

如鲁国,按礼共有五座宗庙。到了鲁文公时代了,这五庙是这样设置的:

太祖庙一座,即周公姬旦的庙,居中;

再在左侧设鲁僖公庙,对应右侧设鲁闵公庙,再到左侧设鲁庄公庙,对应到右侧设鲁桓公庙。

在左侧称为昭,在右侧称为穆,这就是昭穆之序。

那诸侯国君薨一个,这些庙不就都要变了吗?

是的,那就将最远关系的那一个先君的牌位,请到祧庙去。其余四座庙按昭穆次序,重新安放牌位。

祧庙是一种专门的太庙,专门用来安置从宗庙中迁移出来的祖先牌位。

对诸侯国来讲,除非严格实施了嫡长继承制,且历代国君并未发生过什么意外,否则,昭穆之序并非严格按照直系血亲排序的,而是要按照担任诸侯国君的时间为序排列的。

这就导致了国家宗庙中的五庙,其上溯不能保证是父亲、祖父、曾祖、高祖这个次序。

最新小说: 开局一座乱葬岗 任务目标只想谈恋爱[快穿] 娘子不乖:王爷耍无赖 亲临者与旁观者 冥上 宫之海 月光落在他们疯狂的地方(NPH) 成人礼(万人迷) 月魔宫主 神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