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凰书 作者:飞天绘
第 23 章
重镜瞥向屋角的水漏,一下子跳了起来,嚷道:“都申时三刻了,你们竟然不喊我起床!!!”
步宵端水进来,瞥了重镜一眼,重镜站直,好声道:“步宵哥哥,你怎么不叫我?”
步宵见状“噗嗤”一笑,道:“王爷吩咐,说小姐累着了,左右今天无事,便不要叫小姐了。”
重镜梗着脖子刚想训话,想想还是算了,和王爷较什么真呢。步宵给一边给重镜泡毛巾,一边说道:“过几天小姐又有喜酒喝了。”
重镜穿衣服的手一顿,问道:“林夫子?”
“然。”
龙阴之好
“两度得思源书,不见囡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囡手书,报思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有不快,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今得囡已过和州,甚喜,忆囡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
长歌一边削梨,一边频频抬头看重镜脸色,见她容色古怪,忍不住问道:“小姐,王爷的家书可是有什么地方不对。”
重镜闷了半天,回答:“嗯。”
长歌看重镜脸部依旧在抽筋,便识趣不问了。重镜再看一遍“家书”,还是忍不住抽抽抽,话说,康靖王爷什么时候叫过自己“囡囡”?这么肉麻的信真的不是寄错了么?
重镜翻开林忱亦赠的《中州志》查阅一番,估摸了最多两日便可到达目的地,便将书信折好收进匣子里,决定到了临安再给王爷回信也不迟。手指在地图上寻寻点点,谢璟琰的大军已经过了葱岭,那边大雪快要封山,谢璟琰过了这道坎,后面的路便平缓许多,想必不出几日,便能到达波斯。
重镜坐直身子,在小桌上继续描绘陆上丝绸之路的分支。她决定送给萨梅尔的大礼,必然会做到,自前朝南北分裂混战之后,丝绸之路已然萧条多年,若是谢璟琰即位,重新开启壮大丝绸之路,全面带动战后波斯的发展,不仅对波斯有利,对大晋自身,也是受益无穷。
希望柴薪能好好保护谢璟琰。
“小姐,前面是旌德。”归妹的马走在马车旁。
重镜停下笔,掀开帘子,前方不远处有一块大石碑,题着“旌德县”。重镜扬了扬手,马车停下,长歌将笔墨收拾好,重镜将《中州志》收入怀中,下车乘马。前面郎思源策马回身,笑道:“就你娇滴滴不能骑马,来回换乘多麻烦,若是快马行来,早到临安了。”
重镜耸了耸肩,郎思源从小在军营里骑惯了马不怕,她可不会为了赶进度而把自己颠得走路都受罪,况且身为巡察使,如果不利用这次机会好好了解大晋的现状,那可就太浪费了。长歌驾着马车,带着一众随从,从官道入县城,重镜和郎思源则骑马带着剩下的人去乡村里看看。
重镜到第一个村子的时候,里正已经等在了村口,禀报的人只说来了官人,里正瞧着眼前的一行人,为首一人贵气逼人,一看便知是出自名门望族,而另一人虽也是常服,可军人的凛冽气质却是如何也隐藏不了,里正一时间竟不知道几人是什么身份,那厢重镜下马走来,里正便迎上去道:“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重镜这次一路走来都是半微服的性质,里正从衣着和随从看不出自己的身份也是正常,长安按以往的惯例答道:“我家主子姓王,乃朝廷散官,里正不必多礼。”
里正估摸着散官也得分个三六九品,只是眼前几人似乎没有再说下的意思,里正想了想,道:“大人可是来自会稽?”
重镜倒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奇道:“怎么?”
里正见重镜理自己,脸上笑出了褶子,感觉成竹在胸,答道:“瞧着几位官人虽是客行,面上并无风尘,可见是自不远的地方来,而会稽王氏一族乃南朝琅琊王氏的后裔,官人一身贵气,故有此猜想。”
琅琊王氏?重镜嘴角不禁扬起,原本只是觉得王姓很常见,即便冒充个小官,也不会有人猜出,没想到竟然会被联系到会稽那个望族身上,便索性应道:“不错,还望里正大人照拂一二。”
“应当的,应当的。”里正欣喜异常,忙将几位引进村。
郎思源在重镜旁小声道:“若是他知道你是坐着马车从长安晃悠到这里,岂不郁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