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莲子已经无所谓,又说:“我在宣京待了这么久,铮姐远道而来,该我请你喝酒。”
顾元铮也笑道:“好啊,什么时候?姐姐我可是千杯不醉,把你喝趴了别怪我。”
“就现在。”顾莲子抬手示向街头那座三层酒楼。
落日西沉,为飞檐翘角镀上一层琉璃金光。
顾元铮有一瞬间感到炫目。她跟随在少年人身后,回忆半晌,却始终难以将眼前这道单薄的背影,和当年那个娇气又鬼灵精的小屁孩儿联系起来。
就如同,丁点大的小孩一眨眼变成个大人,中间错过的时光再也不会回来。
两人走进飞还楼,走上顶层,宽敞的楼阁中只摆了一桌席,主位上已坐着一个人。
顾元铮脸色微变。顾莲子回头时恰好看到,但仍然无视了,说:“这是忠义侯,嬴淳懿。”
又把她介绍给对方:“这是我堂姐,顾元铮。”
忠义侯起身出席,展袖作揖道:“元铮将军。”
顾元铮已经恢复如常,抱拳回礼,露齿而笑:“我本打算明日再去拜会侯爷——我这个做长姐的,一直想谢谢您对我家莲子弟弟的照拂。没曾想能在此处遇见侯爷,什么都没准备,您别介意。”
“将军没有拂袖而去,就是给本侯面子了。”忠义侯伸臂做请。
两人左右对座入席。
顾莲子自桌上拿了两壶酒,凭栏而坐,并不参与他们的谈话。
忠义侯一边倒酒,一边提起南越使者来京的目的,“不知将军对此有什么看法?”
这么直接,顾元铮就不动筷子了,道:“武将只管打仗,邦交事务轮不到我们来做决定。但侯爷既然问起,我身为大宣将领,自然以维护大宣军民的利益为先。”
忠义侯递给她一杯酒,“那依你之见,南越是不乱对我们有利,还是乱着,更有利?”
顾元铮盯着杯中酒。此前朝会上关于南越的争议她也略听说过一些,是以并非不明白对方这么问的意思。她欠身,双手接过这杯酒,然后放到面前桌上,说:“南越使者是为和平而来。”
忠义侯便独自饮酒,饮罢,又问:“听将军的说法,南越的起义军乃是正义之师?”
顾元铮答:“单论结果,南越的保王势力仍在负隅顽抗,但只是借了复杂的地利,已无法再成气候,最多一年就能被起义军全部收拾掉。”
也就是说,南越的政局必然改朝换代,走向稳定。
忠义侯却道:“弹丸之地,只需加入一只拨丸的手,乱与不乱,就不是他们能说了算的。”
顾元铮亲耳听到这话,没有接,眉头皱起。
忠义侯看着她,“所谓‘战功’二字,先有战后有功。元铮将军就没想过,来日也统帅一边?”
顾元铮道:“实话跟侯爷说吧,我确实一直渴望叱咤沙场,立下一番功业,就像我的舅舅和晋阳长公主那样。”
', ' ')('“我入伍九年,大多数时间里都是在点到即止地操练,日复一日的站岗,从一座关口换到另一座关口。我厌倦过这样的生活,因为枯燥无味往往意味着碌碌无为。直到我真正独立领兵,出征南越……”
她露出一抹悲伤的神色,却没有再细说。转而站起身,向对方抱拳道:“身为军人,我擅长的只有打仗。但我不能一直打仗。就算我遵君命一直打,我的部下们也没法一直跟着我征战。人可以偶尔受伤,却不能一直流血,侯爷,请您理解。”
忠义侯一直安静地听着,很有风度地颔首道:“将军的态度,本侯明白了。”
顾元铮再一礼,便离席去栏杆边,想跟她表弟说两句再走。
然而当她看到顾莲子已经喝掉一壶酒,仍倚着栏杆豪饮的模样,立即沉下脸:“你竟酗酒?”
顾莲子以两指拈着壶耳,将酒壶递到她面前,“差点忘了,我说请铮姐喝酒来着,喝吗?”
顾元铮仍然不愿相信:“你一直这么酗酒下去,来日还拿得稳长.枪吗?”
“姐姐。”顾莲子依然举着臂,脸颊酝起一层薄红,眼里也像晕着水光,“你们需要我拿吗?”
顾元铮喉头动了动,额上青筋鼓起又息下去。她接过,仰脖将壶中酒一饮而尽,空壶笃地放到栏杆上。
“舅母让我给你捎了东西,明日上午给你送过来,到时候你记得醒着清点。”
顾莲子乖乖地点头,笑道:“谢谢铮姐。”
顾元铮别开视线,快步下楼。
回到驿馆,南越使者在她房间外面的走廊来回踱步,看到她回来就像看到救星似的。
顾元铮推开门,将他拉进屋里,才让他说话。
“我见到了沙思谷,但他一点不怕我们,还得意洋洋。我设计套了一下他的话,他说他早晚会回去继承王位,让我们别跟他对着干,否则到时候一定会报复我们。”南越使者因为蒙着脸,说话嗡嗡地,问她:“将军,这是怎么回事?”
“这沙思谷倒真是个蠢材。”顾元铮揉了揉额头,将朝廷有可能送沙思谷回南越重建王廷的事,告诉对方。
使者大惊,连连道:“这怎么可以呢?首领已经废除奴隶制,在筹备建立新的朝廷,绝不可能再让那些吸血的恶鬼复辟。贵国皇帝要是派兵以王礼把沙思谷送回来,岂不是逼着我们和你们的军队宣战……难道你们就是不想让我们和平下来?”
顾元铮安抚道:“你别急,我们南方军止干戈、祈和平的愿望和你们还是一致的。这只是一部分官员的想法,我猜朝中也有反对的意见,陛下也在权衡之中,并没有拿定主意,否则何必让我带你们进京?”
“没定就好。”使者擦了把冷汗,镇定些许,躬身相求:“这一路多亏有将军愿意帮我们,我们感激不尽,还望将军能再帮助我们争取皇帝陛下的支持。”
顾元铮把人扶起来,道:“光我帮你们没用,我是武将,陛下虽然会问一问我们南方军的意见,但做决定还是会听那些文官的。你们要想确保陛下不会送,还需要得到更多更有力的支持。”
使者想了一圈,说:“我们能否去找那位裴使节?他在翠玻台为不相识的奴隶与大祭司争辩,之后又为义军推翻贵族贡献力量,是位正值、善良、没有偏见的人,或许这一次也能为我们说话。”
“你说裴明悯?”顾元铮也有些意动,但想到裴明悯是裴相爷的独子,裴相爷又站在忠义侯那边,便有些顾虑。这些计较不便与对方托出,只道:“宣京形势复杂,不能贸然行动,万一起到反效果就不妙了,且等明日我去打听清楚局势。”
使者在宣京就认识这么两三个人,只能按她说的等待。
翌日一大早,顾元铮先去乐阳长公主府送东西,再回头去兵部。
盛环颂亲自接待她,办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