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敞开大门,遇到坏事难事不平事,都可以上门。但眼下是赶集的时候,大家热闹也看了,都回去做自己的事吧。祝大家都有满意的收获。”
再闹哄哄问答了几句,大伙儿意犹未尽地散去,只留下胡大和与他争地的两家人。
刘班头腆着脸道:“县尊您瞧,老刘我就是个笨瓜子,差点忘了您初来乍到,得送您到县衙才是。”
贺今行看他片刻,“刘班头真是个妙人。”
“哪里哪里,不及县尊一成勇武。”
“看来你来得挺早,那你若能早一刻出现,本县也不必与乡亲们动手。”
“……”
刘班头擦了擦额汗。
他被小兵提醒,才悄摸跟上新县令,一路都琢磨着找个能将功补过的机会才现身,好挽救一下他在县尊心里的形象。因此在看到对方叫停决斗并对峙时没有立刻出现,就等着县尊被为难,他好从天而降解围。
……谁知道根本用不到他。
见县尊点胡大问话,他眼一闭,假装没有生过别的心思、更没有被戳破一般,上前协助询问其他人。
贺今行仿佛没有注意到他的动作,专心与面前的汉子交谈。
又一刻过去,在胡大与刘二唾沫横飞的痛诉之后,他终于理清了两边有今日争斗的起因。
原来这两拨人分别出自胡家沟与刘家塬,都靠近杉杉谷。谷里有一大片无主的田地,原来的余县令不准大家耕种,所以一直荒着。现在余县令走了,没人压着,两个村子就都想把田地据为己有。两边之前磋商过几次,但对于田地分配始终不满,都觉得对方占了便宜,己方肯定不能吃亏。
贺今行听罢,看向刘班头,“余县令不准耕种,想必是有什么缘由?”
后者抬手遮着嘴巴小声告诉他:“那地儿以前种的是毒草,土壤或许也被污染。余大人怕种出来的粮食也带毒,就一直没准大家耕种。”
毒草?贺今行“哦”了一声,想起来杉杉谷是什么地儿了。
那座种植蜃心草的山谷,在天化九年被驻防神救口的西北骑兵踏平,云织县因此换了一任县令。新县令姓余,名良,字闻道,年年吏部考评都是中等,在云织县一任就是六年。
余县令的出身与才干品行暂且不论,如今右迁知宁西路荼州安县,也算看到了熬出头的希望。
刘班头的嗓门说小不大,但刘二就跟贴着他的嘴巴似的,立刻反驳说:“都过去这么久了,土里有毒也早该消失得一干二净。而且那些地很肥的,不种就是亏大了!”
他沉吟片刻,对两村的人说:“土地是否被污染,还需查证。但哪怕没有被污染,按律,无主的田地也当归属于朝廷,任何人都无权占为己有。但荒地不产粮食不出果,搁置对于朝廷也无益处,你们既住在周边,由你们耕种上税,也算合情合理。”
胡大搓了搓手,抢先说:“县尊,我们村子就在杉杉谷后面,比刘家塬更近,我们村应该分多一些!”
“放屁!”刘二当即朝他脸上啐了一口,“你们胡家沟才几个人?惯来都是按人头分地,哪有按距离远近的?县尊,我们村里人更多,就应该分得更多的地!”
“别急。”贺今行打断即将爆发的新一轮争吵,安抚道:“你们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但我不能两眼一摸黑地给你们分地,我得去实地勘察过才好做决定。这样,你们先回家,后日再到县衙来,到时候本县一定做出判决。”
胡大与刘二互相排挤着对方,一起喊:“那您可不能偏心眼啊!”
贺今行含笑应下:“当然不会,诸位可以一齐监督。”
', ' ')('“真的?”
“我是县令,我说话算数。”
第185章 七
云织县是个很小的县城,与贺今行去过的江阴县相比,前者不及后者三分大小。
地方穷,街道两边的房屋也不高,最多两层,好扛风;皆是平顶,便于留蓄雨水。
县衙坐落在十字型主街那一“丨”的尽头,土墙围了一圈,在出入口特地用高大的木头搭了门脸,显出与周边其他土房不同的气派。
门匾上的“云织县衙”四个大字下,还有一行小字——中庆三十六年进士余闻道亲提。
贺今行盯着匾看了一会儿。
刘班头小心翼翼地问:“这是余大人亲手挂的。县尊您看,要不要取下来,换上您的?”
“不,这样就很好。余县令非常人,留着匾,可警醒你我。”他浅笑着摇头,垂下目光。
进城前才把靴面的黄沙抖干净,此刻又覆上了一层尘土。
“县尊说得是,余大人这字儿还挺好看的。”刘班头嘿嘿笑了两声,进到院里扯着嗓子喊人,“老汤?老汤!泥水汤!死哪儿去了,咱们县尊到了!还有其他人,在的都赶紧出来!”
贺今行也跟着抬脚跨过门槛。
少顷,一名干瘦的中年男子匆匆从大堂后面小跑出来,提着发皱的长袍,两撇小胡须随着跑动一摆一摆。
他站定了,深躬作揖,“属下汤伯俅,见过贺大人。不知大人到任,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汤县丞。”贺今行拱手还礼,温声道:“本县独自前来,并未提前通知,岂能怪你们不迎?”
“县尊不怪就好。”汤县丞拿袖子挨了挨脸颊,伸手来接他的包袱,被摆手谢绝,又说:“大家伙都出去了,现在衙门里的人没多少。县尊要不先在大堂稍坐,属下立刻派人去把他们都叫回来拜见您。
他不同意,只道:“他们在外做事,不必因本县而中断。本县既来,日后多得是见面的时候。你把县衙的吏役情况给我说一说就行。”同时挥手示意跟着汤县丞出来的衙役把他的马牵下去。
“哎好。”后者立即改口,一边将他迎进大堂一边细细道来。
云织县衙下属官吏有三人,汤县丞兼任主簿。另有一名教谕姓朱,性格内敛,不爱出风头。而刘班头因常带着一班步快在外晃悠,所以百姓们称他为“班头”,但实际官职是县尉,也兼任巡检的活儿。
再有三班衙役各十名,就是衙门里的所有人手。
寻常县衙的差役员额一般是百十来人,富县大县多上几番都是有的,但边远贫苦之地肯定不能同论。贺今行来之前就做好了县衙官差少的心理准备,却没想到这么少。
“加上我,也就三十四个人。”但他没急着说多少的问题,而是问:“衙门日常运转够用吗?”
“够的够的,不时还能闲个一天半日的。”汤县丞语气谦和,知无不言,显然有一副好脾气。
旁边的刘班头忽然拽了一下他的袖子,他赶紧补充:“哦哦,原来是有七八十个人的,但是余大人来了之后,说薪俸负担太重,就撤了一半。秋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