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闭嘴吧,这条是绣给你的,为的就是让你别再一天天说我坏话。”
“我哪有说师姐你的坏话啊?是意明说你的坏话。”
甯霞闻言,幽幽地看向令歌,问道:“他说我什么?”
令歌一笑,说道:“他说师姐比他想象中的能吃多了,不过这也算不上坏话,毕竟能吃是福。”
“我看你们两个都有说我坏话。”甯霞佯怒,眉眼含笑,甚是欣喜,正说着,她却突然以袖掩唇,干呕几声。
令歌见状,立即上前查看,问道:“怎么了?莫不是糕点蜜饯吃多了?”
甯霞无奈地瞪他一眼,一时说不上话来。
“师姐怎么突然恶心想吐呢?”令歌疑惑地嘟囔着,忽然他心中一惊,笑得合不拢嘴,“莫不是师姐你……莫不是有孩子了?”
“瞧你这开心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和令楷有了孩子。”甯霞无奈地打趣道。
“真的吗?意明知道了吗?”令歌开心地糊涂起来,“不对,意明肯定是知道的,难怪最近和他出去游玩时他总是时不时的傻笑,原来是师姐你有孕了,几个月了?”
“三个多月了,今日前来就是打算告诉你们的。”
“我要去告诉师父师姐,还有阿楷他们,我要当舅舅了!”令歌笑着蹦起来,准备往外走去。
甯霞一笑,说道:“去吧,就等着你帮我宣告天下,还省得我自己去说。”
“好!我顺便去请无忧过来替师姐你把把脉!”令歌一溜烟的功夫便消失在门口。
甯霞颔首一笑,她看向一旁的李嬷嬷,此时房间里只剩她们两人。她牵住李嬷嬷的手,说道:“娘,这一次我想帮助令歌他们,助他们早日脱离困境,离开长安。”
李嬷嬷点头,垂下眼眸,即使唇角尽力上扬,也难掩苦涩。
自从甯霞有孕之后,将军府上下可谓是喜气洋洋的一片,就连一向不苟言笑的王大将军王清也变得慈眉善目。
皇帝和皇后得知消息,更是派黄飞和倾秋送来贺礼,王夫人在前堂招待着他们,笑道:“连星郡主身子不适,害喜得厉害,如今在床上静卧着,不能亲自出来迎接二位,还望二位莫怪。”
黄飞回应道:“无妨无妨,郡主有喜是好事,陛下和娘娘遣我们来就是传个祝福心意。”
王夫人与他们两人寒暄一番,分别打赏银两后便送走了他们。见黄飞和倾秋离去,王夫人轻抚心口,喃喃说道:“总算送走了,也算是替我儿完成任务,好好地护着他的霞儿和腹中孩子。”
她身边的曾嬷嬷笑道:“少爷会记得夫人一番苦心的。”
“他哪会记得?他如今是有了媳妇忘了娘,”王夫人含笑叹息一声,随后起身欲走,曾嬷嬷见状,立即上前搀扶着她,一同往后堂的方向走去。
只听王夫人说道:“走,我们去好生检查一番今日送来的贺礼,可别出什么岔子,我现在只求宫里的那位别做出什么事来。”
“不会吧,”曾嬷嬷神色一滞,压低嗓音,“再怎么说都是王家的嫡孙,也威胁不到她。”
王夫人却是摇头,道:“话虽如此,但是这么多年,她哪把王家当成她的娘家啊?说的不好听些,我们不过是她的棋子罢了。”
曾嬷嬷回应道:“当年老将军南征北战,与皇后的母亲曾有过一番情缘,这才有了皇后,说起来皇后来府上的时候已经十八九岁,不久之后便出嫁,到底在王家待的时间并不长,与我们多少会有些疏远。”
王夫人无奈一叹,道:“当年老将军带她回来的时候,我就觉得她不是善茬,一来就可以把王炳那小子收拾得服服帖帖的。意明那时候也才一岁大,正是会认人的时候,见了她却很是喜欢,因此我与她也还处得来。”
曾嬷嬷微笑,回应道:“奴婢记得当初整个府里,只有老夫人不喜欢皇后,那时就连大将军都对她颇为欣赏。”
“老夫人不喜欢她是自然的,换做是谁都会不悦的。”王夫人回忆起往事,扬起笑意,“不过自从她入主中宫之后,老夫人出门时脸上愈发有了光彩,看皇后也顺眼舒服多了。”
曾嬷嬷一笑,道:“毕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老夫人还是明白这道理的。”
“转眼两位老人家都走了这么多年了,我也快当祖母,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王夫人叹息着,看着这熟悉的将军府,只觉心中悲喜交加,“只盼往后我们王家一切顺遂吧,平平安安就好。”
傍晚,在甯霞和意明所住的房屋中,意明正在那些检查过的贺礼里挑选着,他打算选出一些供甯霞玩乐。
看着琳琅满目的贺礼,甯霞只觉头晕眼花,她说道:“随便拿几样摆放着就好,实在太多了。”
“这还是庆贺你有孕的,等你生下孩子还有更多的。”意明笑着,他拿起一对雕刻出来的胖娃娃,只见那对胖娃娃分别穿着龙凤肚兜,甚是亲和可爱。
“令歌送来的东西真是好看,这是祝我们有儿有女,龙凤呈祥。”
甯霞深深一笑,默然不语。
意明将娃娃送到甯霞的面前,蹲下身来压低声音说道:“以后有机会,我们再生个孩子,最好一次就凑齐一男一女,当然了,前提是你愿意。”
甯霞皱眉一笑,说道:“我也想要一男一女,我答应你便是。”
意明一笑,他将头靠在甯霞渐渐隆起的腹部上,想去感受着全新未知的生命,“只是看你怀孕实在辛苦了,我于心不忍。”
忽地,意明又直起头来,说道:“我决定了,先看看这次怎么样,要是太折腾人,以后我们就不生了。”
甯霞被他逗得笑出声,道:“好,都听你的。”
“霞儿,你说肚子里的是男是女啊?”意明开口问道。
“我不知道,你希望是男是女?”甯霞回应道。
“我喜欢女儿。”意明笑道。
“儿子你就不喜欢了?”甯霞笑问道。
“都喜欢,你生的我都喜欢。”
“不害臊!”甯霞推了意明一把,“你可好好想一想取什么名字吧,光怀他就耗费了我所有心力,我实在没那心思去想了。”
“爹娘的意思是我们自己取,可我也不知道该取何名,”意明转念一想,提议道:“不如我们去问问白掌门,还有令歌和令楷。”
“也好。”甯霞含笑应下,“他们一向主意多。”
几日后,玉迟王府。
“我取名?”令歌惊讶不已,“真的吗?”
“真的,”甯霞颔首一笑,“我和意明商量过了,原是打算问师父的意思,师父又说取名字这事你最擅长,还有令楷可以给你提供意见。”
令歌笑着应下,说道:“那可得容我好好地想几天了,师姐你们且等着。”说罢,他看向屋外,如今愈发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于是令歌又提议道:“师姐,明日正值春分,令楷也刚好休沐,我们带你去郊外散散心,如何?总不能老闷在城里。”
甯霞答应道:“好,我晚点回去和意明说一声,明日出城郊游。”
翌日,长庆十八年,二月三十日,春分。
这一日,长安城郊外踏春之人不在少数,令歌他们一行人缓缓地沿着田埂行走着。看着眼前的春景,令歌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满脑子都在思索孩子的名字。
甯霞猜出他的心思,便笑道:“看来让师弟想名字倒是出了一个难题。”
令歌回过神来,发现几人都含笑看着自己,他回应道:“其实也想得差不多了。”
“说来听听。”意明甚是好奇,充满期待。
“就叫惜文,劝君惜取少年时,莫等白头空作文。”
意明朗声一笑,极其满意,说道:“不错,此名男女皆宜,我王家向来崇尚武学,确实在文这一块应该有人才出现了,霞儿觉得如何?”
甯霞笑道:“甚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