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瞧,这天待会要放晴了。”
“下了这么多天的雨也该晴了。”
……
令歌回过头,忍俊不禁,令楷见令歌眉眼舒展,也不免一笑。
阴云渐渐散开,久违的阳光重新洒下,照映着长安城。
金銮殿在阳光下愈发熠熠生辉,金碧辉煌。
殿内,萦绕着淡淡的药香,皇帝端坐在榻上,正独自一人饮茶看书,只是他眉目紧皱,心事重重,手中的书本也未翻看几页。
这时,黄飞走进殿中,放低声音对皇帝说道:“启禀陛下,玉迟王和令大人来了。”
皇帝稍作精神,说道:“传他们进来。”
“诺。”
皇帝继续看着手中的书本,却实在无心于此,很快,他的耳边便传来令歌和令楷向他行礼请安的声音:“拜见陛下。”
“免礼,来了就好。”
皇帝抬头看向他们二人,只见令歌和令楷衣着整齐得体,一位月色锦衣,一位青衣官袍,皆典雅不凡。
皇帝端详令楷片刻,开口说道:“令楷,不,朕该叫你一声韩清玄才是。”
令楷并未接话,只是听皇帝继续说道:“如今朕已下令洗去韩家冤屈,朕希望你不要再纠结于过往,以后好好地活下去,你要知道,你这条命可谓是来之不易。”
“臣明白,臣多谢陛下开恩,也多谢玉迟王出手相救。”令楷颔首回应道。
“除了令歌,你还应该感谢孙太傅和朱大人,还有胡阳,”皇帝浅笑一声,继续说道:“话说回来,胡阳那小子是和你同辈里唯一敢上奏替你求情的,有这样的知己好友,你应当珍惜才是。”
“臣谨遵陛下教诲。”
令歌想起胡阳先前来王府寻自己,为了让宋君逸相信自己不会再管令楷之事,当时的自己便拒见胡阳,听小涵说,胡阳在王府门前气得直跺脚。
正想着如何向胡阳抱歉时,令歌便听见皇帝说道:“孙太傅今早入宫,带来盛贺的罪证为你开脱罪名,同时也主动辞官,此事你可知晓?”
令楷的神色变得沉重,他当即拱手拜道:“太傅大人为大齐江山做出莫大贡献,是造福社稷之人,当年救臣之事,并非太傅之过,还望陛下三思。”
“令楷,你多虑了,并非朕有意治罪,而是孙太傅去意已决,”皇帝否认道,“如今他年事已高,却还要为朝廷继续操劳,朕实在于心不忍,最终只得答应。”
皇帝看出令楷满心愧疚,便安抚道:“你可知孙太傅为何保你仕途?因为他觉得你是一位可塑之才,你会对大齐江山做出贡献,守住大齐黎民百姓,朕也信你,你可明白?”
“臣愧不敢当,”令楷回应道,“臣现在无心于此,怕是会辜负陛下和太傅的一片期许。”
皇帝说道:“无妨,朕会留给你时间去考虑的,不管你做出什么选择,都不会辜负朕和孙太傅的一片期许。”
令楷默然思索,不知如何回应。
皇帝垂眸看向手中的书本,说道:“去玉门关吧,两年后回京述职,你再给朕答案。”
令楷并未流露出太多意外的神色,只是拱手道:“臣谨遵圣意,臣在玉门关定会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不负陛下和太傅大人的期许。”
他明白,不管以后做出怎样的选择,如今离开长安才是万全之策。
“皇兄,我也打算……”
并未等令歌说下去,皇帝已经抬眸看向他,温柔地说道:“令歌,朕知道你要说何事,如今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去留随你,朕只希望你知道,长安永远是你的一个家,你随时都可以回来。”
令歌愣愣地注视着皇帝,只见皇帝依旧是往日的温和模样,依旧是对他无微不至的皇兄。如今细细地回想之前自己对皇帝的言行,令歌感到愧疚,于是他歉然道:“多谢皇兄,之前是令歌一时冲动,冒犯皇兄,还望皇兄莫要生气。”
皇帝摇头笑道:“年轻总有冲动的时候,朕倒是羡慕你这性子,内敛却也有外放的时候。”
“你待会去看看景修吧,他这些日子很是挂念你。”皇帝对令歌说道,“不过你得先去一趟清思殿,适才淮阳王遣人带话,说是想见你,你去看看,朕和令楷还有话要说。”
令歌看了令楷一眼,有些疑虑,却听皇帝打趣道:“怎么?往后你们在一起的日子还有那么长,这么一点时间都不准朕占用?”
令歌脸颊一红,道:“没有,我现在就去清思殿,臣弟告退。”说罢,令歌便加快步伐离开金銮殿,并在小元子的陪同下前往清思殿。
而留在金銮殿的令楷则与皇帝继续交谈着。
皇帝将书本放置在桌案上,凝视着令楷,并嗓音冷冽地命令道:“跪下。”
闻言,令楷不卑不亢地跪在皇帝的面前,只听皇帝继续说道:“韩清玄,你很聪明,也很有胆量,能够利用令歌保你性命,可是你也应该知道,朕不喜欢有人利用令歌。”
令楷神色未变,只是解释道:“陛下息怒,若是臣真的要利用令歌,就不会先行回到长安,臣只是不愿让他为难。”
皇帝默然不语,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只听令楷继续说道:“说臣没有一丝算计陛下定然不信,可是臣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并不能确定玉迟王如何抉择,是否会救臣。臣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哪怕玉迟王放弃臣,臣都不会有一丝怨言。”
“为何?”皇帝神色迟疑,“就算他弃你而去,你也毫无怨言?”
令楷继续解释道:“在我最迷惘之际,是令歌让我找到方向,就算他弃我而去,我也决不负他,因为是他让我感受过这世间的万般美好,让我还拥有去爱的感觉和能力。他让我明白,爱会让一个人不顾一切,如今臣也要为了他,不顾一切。”
令楷抬眸直视皇帝,又道:“陛下,臣对玉迟王的倾慕之情,天地可鉴,还望陛下相信臣这一次,臣绝不负他。”说罢,令楷便朝着皇帝深深叩首。
看着眼前跪地不起的令楷,皇帝的思绪逐渐飘远,他回忆起从前的临清王与白清漪,两人在乱世相逢相爱,为了白清漪,临清王愿意向先帝许诺,放下一切归隐塞外。
良久,皇帝开口对令楷说道:“起来吧,替朕倒茶。”
令楷闻言起身,毕恭毕敬地替皇帝倒上一杯茶水,并双手奉到皇帝的面前。
“陛下请用茶。”
皇帝接过茶水,浅浅地品尝一口之后,他对令楷说道:“昔日你替令歌挡下了刺客的袭击,朕便相信你对令歌的情谊不会有假。从今以后,你要好生地珍惜他,能有他对你的真心是你的福分,如若你负了他,朕定不会轻饶你,你可明白?”
令楷颔首,拱手道:“臣明白,陛下放心!”
皇帝拿起书本重新看着,说道:“你去凝香殿看看你姐姐吧,此去玉门关,你把她也带上,她困在这里实在太久了。”
令楷闻言,当即拱手感激道:“臣替家姐多谢陛下!”
皇帝抬头看向窗外久违的阳光,恍如隔世一般,昔日淑妃活泼开朗的样貌似乎还在眼前,然而却早已远去,不复从前。
“朕记得她曾说过想去塞外,想看大漠风光,去吧……”
令楷闻言,心中五味杂陈,却也只是应声道:“臣告退。”
很久,皇帝都没有翻动书页,只是独自惘然着。最终,他合上书本,将书本随手放在桌案上,黯然闭目。
第131章 移花:5
清思殿前,有数位御林军把守,令歌看着殿前之景,只觉即使是春末夏初之际,阳光明媚,这里也落寞不已。
“殿下,淮阳王就在里面。”看守清思殿的侍卫对令歌说道。
令歌微微颔首,并对小元子说道:“小元子,你在外面等我,我待会就出来。”
“诺。”
令歌推门而入,只见淮阳王正闭目养神,端坐在殿内的椅子上。令歌端详淮阳王,发现淮阳王的衣着打扮依旧如往日一般华贵,若是不知他此时的处境,恐怕都还以为他仍是尊贵的淮阳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