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令歌将东西往甯霞的手里一塞,“送给小师姐当见面礼!”
甯霞惊喜万分,她低头一看,只见是一支丁香花发簪。
“师父说,这是以前专门用来哄我睡觉的,只要看到这支发簪,我就会很快睡着,现在我长大了,就送给小师姐了。”令歌一本正经地解释道。
甯霞闻言,笑容在她的脸上绽放开来,她看着那朵丁香花在自己的手中静静绽放,盛开多年,不曾凋零。
夜色渐黑,情丝渐浓,令歌在令楷的怀里低语道:“那件棉袄我一直留着的,在遇仙山,一直留着的……”
他紧紧地贴在令楷的怀里,说到最后,眼泪无声无息地落下,滴在枕头上,惊动令楷。
“令歌……”
令楷眉头紧锁,鼻子酸胀不已,他伸出手试着轻轻地拭去令歌的泪水,却不想有更多的泪滴落在他的手上。
这一刻,令楷只觉自己的心随着令歌的眼泪滴落而碎成无数,他能够直言,世间没有人比他更不愿看到令歌落魄心碎的模样,因为他的心早已与令歌相连,令歌的喜恶,亦是他的爱恨。
渐渐地,令歌在令楷的怀里安然入睡,然而令楷却毫无睡意,他只是出神地凝视着怀中的令歌,陷入同样的迷茫无措。
自己还能陪令歌多久?爱与恨,一念之间,自己应该选择哪一个?
此时此刻,在离宁州城很远的地方,一处深山里,火堆旁边,甯霞亦看着手中的丁香花发簪,久久出神。
第126章 江上令月:4
石太守知晓令歌和令楷要提前离开宁州城时甚是意外,不过转念一想,二人定有急事,他也不好挽留。
“这次实在怪臣,未能好好地招待殿下。”
令歌回应道:“石大人有心了,你无需自责,这次前来我也是因为有差事在身,本来如果不急的话,我还想在宁州城多待上段时日,好好地在欣赏这里的山水。来日我再来宁州城时,定会提前告知石大人。”
石太守微笑,恭敬地拱手一拜,道:“臣翘首以盼,以待来日,臣祝殿下回京一帆风顺!”
“多谢石大人。”
长庆十五年,四月末,宁州城城北外。
御史台大臣继续留在宁州城料理后事,而令歌和令楷他们则带上几位身手过人的玉清卫提前低调赶回长安。
石大人带着几位官员前来送行,他们特意为令歌一行人准备好路上食用的干粮。
“这些都是宁州的一些特色食物,殿下可以带在路上食用。”石太守指着那两大箱的吃食说道。
令歌看着那些吃食,微笑应下,道:“多谢石大人,原本心想回长安之后会很长一段时间吃不到,这些干粮食物我便收下了,今日多谢各位大人今日相送。”
“都是臣等一点心意,不足挂齿。”
令歌点头,看着宁州城斑驳的城墙,他说道:“我很喜欢宁州,以后会常回来的,到时候我定会一一登门拜访各位大人。”
“臣等恭迎殿下的到来。”几位官员齐声应道。
“各位大人不必相送了,我们这就出发,保重。”令歌拱手道。
“殿下保重。”几位官员向令歌回礼道。
说罢,令歌便转身往马车上走去,令楷向几位官员告辞后也跟了上去。
看着离开的马车队伍,石太守悠悠地感叹道:“待玉迟王回京,这朝中局势便要发生大变动了。”
他身边的官员应道:“此次淮阳王凶多吉少,只希望不要波及宁州城。”
“有玉迟王在,这次我们宁州城定然可以置身事外。”石太守神色欣慰地说道。
他想起令歌的仪容言行,又颇为憧憬地说道:“真希望玉迟王可以在朝堂上有一番作为,他身边的令状元,年轻却稳重,实在难得可贵,而且深得陛下和玉迟王赏识,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且说令歌一行人离开宁州城后,持续北上,为了尽早回到长安,他们决定走渝江水路。
令歌一行人走上十日左右的路程来到渝州,在渝州上船之前,令歌想起辰玉在来遇仙山之前曾是蓉城人,他问起令楷:“阿楷,听说蓉城和渝州的口味差不多,是吗?”
“对,蓉城和渝州自古不分家。”令楷回应道。
“辰玉师姐很多年都没回过蓉城了,我想给她寄一些特产,说起来,我之前还和小师姐说好去洛阳看辰玉师姐的。”令歌微笑着,只是转眼间陷入落寞。
正当令楷想开口安慰时,令歌已经重新打起精神,说道:“我们去看看,买一些渝州当地的特色干粮在路上带着,顺便给辰玉师姐和洛师伯他们寄一些过去。”
这时,一旁的风澈说道:“我家在渝州有着店铺,刚好是做吃食生意的,我们可以过去看看。”
“好,不过说好这次我要付钱,”令歌笑道,“一路上几乎每个城都有风澈兄你家的店铺,总是让我们白拿,实在不好意思。”
风澈颔首微笑,道:“好,殿下说了算。”
随后,令歌等人在秦家麾下的食铺购买下不少干粮,少部分他们路上带着,大部分则寄往洛阳清飖书局。
此时,望舒走进店铺,示意令歌来到一旁,悄声说道:“已经问过渝州遇仙了,甯霞他们前两日刚到过渝州,走的是水路。”
令歌微微颔首,随后转过身继续吩咐店铺掌柜寄东西的事情。
“掌柜,这些食物干粮一定要尽快送到洛阳,多谢。”说罢,令歌便将一张银票放到掌柜的面前,掌柜定睛一看,差些以为是自己看花了眼,道:“客官你给多了,这张银票,都可以把我这整座店买空……”
只是未等掌柜说完,令歌已经转身离去,望舒和令楷也颇为无奈地跟了出去,掌柜拿着银票甚是为难地看着风澈,道:“秦公子,你的这位朋友,这……”
“无妨,就当殿下的赏钱。”风澈淡然地回应道,说罢他便转身离去。
令歌对钱财没有感觉,自幼痴迷武学的风澈何尝不是如此?
“殿下?”掌柜细细地回味着风澈所言。
“玉迟王?!”
不久,令歌等人登船,向陈仓出发。
上船后,令歌时常立在甲板上,看着两岸风景。渝江一带的沿岸尽是连绵青山,绿水长流,多的是山水好风光。
清晨,江面上水雾霭霭,雾中传来两岸的鸟鸣之声和渔夫的歌声,令歌独自一人看着眼前之景,怅然出神。
不知何时,有人为令歌披上一件披风,回首一看,一张俊美的面容便映入他的眼眸,在水雾之中,有些不真切。
“阿楷。”令歌轻声唤道。
令楷从身后轻轻地拥抱住他,问道:“令歌昨夜睡得晚,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令歌倚在令楷的怀里,享受着片刻的舒适无忧,说道:“梦结束了,我自然就醒了。”
“日有所想,夜有所梦。”令楷的嗓音温柔而感伤,“放心,我们很快便能回到长安,总会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的。也许,这一切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
令歌微微点头,随后,他闭上眼睛靠在令楷的肩上,静静地感受着此时身边所触所闻的一切。
良久,令歌开口问道:“阿楷,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学会接受?可是我真的不愿去接受小师姐背叛遇仙的事实……”
令楷将怀中的令歌拥地更紧,他看着江上的茫茫水雾,眸中却是难以驱散的忧愁。
“无论好的坏的,都需要我们去面对,说实话,从前我也一直不能接受我娘他们死在天牢里。很久以后,我终于明白,对于从前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唯有接受。”
“在接受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走下去。”
虽然令楷的嗓音极为平淡,但却是在诉说着他多年以来的感悟,让人闻言不免为之叹惋。
“阿楷,我们会走下去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