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甯霞摇头一笑,只是低下头继续刺绣,令歌打量着甯霞绣的手帕,问道:“上面有鸳鸯,师姐是打算送给意明的吗?”
甯霞脸色一僵,佯怒道:“没有,我自己留着用。”
令歌不再打趣,只是说道:“师姐,其实长庆二年迫害遇仙的是皇后,与意明无关,他的心意其实很真挚。”
“我知道,我都知道。”甯霞继续刺绣着说道,她抬起眼眸,认真地看向令歌,“若是这次在宁州能查出真相,证明遇仙的冤情,他依旧对我不离不弃,那我也不会再退缩。”
令歌欣然点头,只觉眼前一向文弱的小师姐顿时变得坚定,似乎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当队伍经过每个县城时,县城的官员都会来到城外相迎,盛情款待。
一日,县城官员前来迎接,当他们来到玉迟王的马车前时,却未见到玉迟王,只听随行的甯霞说道:“玉迟王殿下和令大人已经先行进城,诸位大人就不必再等了。”
众位官员闻言,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与此同时,城内的一家酒楼,有三位身着寻常布衣的男子正在吃饭,其中一位文质彬彬,腰间佩戴玉白长箫,另外两位则戴有兵刃,一位生得玉树临风,一位侠气凛然,正是令楷,白令歌和秦风澈三人。
此时,令歌放下饭碗,立即喝了一杯水,叹道:“这里的菜和长安的菜味道真不一样,我发现越往南走,这菜的味道就越辣。”
令楷一笑,道:“那是自然,各地的口味都是不一样的。”
风澈笑道:“不止是菜的味道,越往南走,天气也会越来越暖。”
令歌颔首,他看向窗外的街道,欣赏着这座县城的风貌,虽不比长安城热闹,却也是一处百姓安居乐业之地。
须臾,令歌回过头问起令楷和风澈,说道:“我们已经走了半个多月,按现在每个县城都停留的速度,我们还得多久才能到宁州?”
令楷沉吟片刻,回应道:“起码得一个半月,将近两个月。”
风澈和令歌闻言不免暗暗一叹,只觉这沿途停留实在耽误行程。
“不如这样,”令歌灵机一动,“我们三个还有小师姐,先往前赶路,队伍可以留在后面,让他们慢慢到宁州城,如何?”
令楷点头同意,道:“也好,反正这次主要目的地是宁州城,我在沿途也并无公务。”
令歌见令楷没问题,便询问风澈,道:“风澈兄呢?”
“我全听你们的。”风澈应下。
将近一个月后,四月中旬,南方已经全然不见冬天的迹象,令歌一行人的沿途可谓是一路花开,生机盎然。
“西南边的山可真多。”令歌看着眼前之景由衷地赞叹着,只见那些突然冒出来的山峦一座座高耸入云,不似遇仙山的巍峨险峻,更多的是一种钟灵秀丽。
眼前是山峦青绿,河水清澈,花开遍地,群鸟从山中飞出,徘徊在湛蓝的天空之中,令歌沉醉其中,脚步也变慢下来。
他们牵着马从一座木桥上走过,令歌看着脚下流淌的河流,一朵朵水花溅起,拍打在两岸,滋润着两岸的芳草。
“没记错的话这里已经是青岩山的地界了。”甯霞开口说道,她的双眼流连在这里的一山一水,陌生却熟悉。
令歌微微颔首,问起身边的令楷:“阿楷,这里便是青岩山吗?真是风景宜人。”
令楷此时正出神地凝视着眼前的山水之景,半饷他才回过神,点头道:“对,这里正是青岩山的地界,用不了两日我们便可以到宁州城了。”
“看来我们独自先走是正确的,要是一直在马车里可就要错过这大好春光了。”令歌笑道,他重新看向眼前秀丽的山水之景。
令楷颔首附议,他打量天色,提议道:“我们已经走了半日,不如在前面休息一会再上路,这里风景甚好,我们还可以在附近走一走。”
“好,我们听阿楷的。”令歌同意道。
青岩山地界可谓是齐朝最美之地之一,山峦千奇百怪,座座相连,河流蜿蜒曲折,条条交织,漫山遍野皆是鸟语花香。
令歌他们走在山路上,往远方眺望,有点点木屋村庄坐落在山脚和山腰,少有的平地上则是村民们的菜地。
“青岩山让我想起了遇仙山,不过这里更有人烟气。”令歌对令楷说道,正说着,他便听见有人的歌唱声飘荡在山间。
“是有人在唱山歌吗?”令歌问道。
令楷点头道:“对,是附近百姓的交流方式,山路难行,不得不这样。”
令歌一笑,开玩笑道:“看样子他们的内功都不错,果然高手都是隐居在山林的。”
“的确如此。”令楷笑着,颇为出神。
他们继续往前走去,最终来到山顶之上,并坐在草地上休息,吹着山风,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景色。
看着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令歌感叹道:“我好久没离天这么近了……”
“我也是。”令楷在令歌的身边说道。
令歌微微颔首,只是继续看着眼前风景。
而后,令歌注意到不远处有一大片竹林,遍布广阔,苍翠欲滴。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竹子。”
令楷也看过去,与令歌一样,目光被茫茫竹海深深地吸引着。
良久,令歌转过头看着令楷,此时两人的距离很近,几乎能够听见彼此的呼吸声。
“阿楷,宁州真的很美。”
令楷微微一愣,随后微笑点头。
令歌浅笑着,他回过头去,看着满眼春光,不再言语。
第120章 若如初见:3
宁州城依山而建,坐落在山峦之间,房屋楼阁上下连成一片,街道此起彼伏,人来人往皆步行缓慢,有一种独有的闲适氛围。
走进宁州城,令歌也不免被这种闲适所感染,他牵着雪君缓缓地行走,观察着宁州城的风貌,听着宁州城独有的声音,感受着宁州城的一切。
老人们正坐在自家的门口前磨着刀,孩童们嬉戏打闹,几位妇人在街边闲聊,时不时,也有小贩挑着扁担路过,叫卖吃食。
“令歌,我们现在去何处?”令楷开口问道。
“我们去找望舒师姐,”令歌回应道,“遇仙已经来到宁州,在城北租下了一家店铺,做着粮食生意。”
“事不宜迟我们赶紧过去吧。”甯霞开口提议道。
不一会,他们来到那家粮店,此时店铺里并无客人,只有店主夫妇,店铺不大,却有各种各样的五谷杂粮。
店主见令歌等人前来,问道:“各位客人需要买些什么?我们这里的粮食都是昨日才从城外进来的。”
令歌并未接话,只是从袖中拿出遇仙令牌,展示在店主的眼前。
店主一笑,颔首说道:“请随我来。”
店主夫人亦在这时站起身来,往门外走去,为遇仙放风。
令歌等人随着店主来到店后的院子里,店主朝着令歌深深一拜,道:“见过王爷!”
令歌将店主搀扶起来,说道:“顾叔快些请起,辛苦你们来这里。”
“替遇仙做事是理所应当的,”顾店主应道,“望舒姑娘现在去了外面,待会就会回来,王爷你们舟车劳顿,请先行休息。”
令歌颔首道:“有劳,不过我们也不宜久留于此,望舒师姐回来后还请顾叔告诉她,让她来不远处的青石客栈找我们。”
“好。”顾店主点头道,“那我再给王爷你装上一些米饼。”
令歌会意,知晓此乃掩人耳目之举。
“那就有劳顾叔了。”
说罢令歌便转身离去,令楷跟上他,问道:“什么时候想好的住青石客栈?”
“方才。”令歌笑道。
青石客栈中,令歌对掌柜说道:“掌柜,我们要三间房,大概要住个三四天,再给我们准备一些五个人的饭菜送到房间里,最好是有宁州特色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