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不觉,殿试便接近尾声,待到皇帝和皇后起身离去后,考生们才在侍从的引领下陆续离场。
这时,皇帝走进偏殿来寻令歌,看到令歌之后,他含笑问道:“令歌,觉得今日如何?”
令歌微笑点头,回应道:“今日大家都表现得才华斐然。”
“依朕看,令贡士更是那位才华斐然之人。”皇帝温然说道,眉目语气尽显对令楷的欣赏。
令歌微微低头,随后似是想起何事,问起皇帝:“皇兄可知他们现在要去何处?”
皇帝道:“如今殿试结束,他们自然会留在长安等着殿试放榜。”
“皇兄,臣弟有一件事要做,先行告辞。”令歌朝着皇帝有礼地一拜,随后大步离开偏殿,小元子见状也立即跟上去。
“陛下……”黄飞在皇帝身旁弱弱地唤了一声。
“无妨,让他去吧,看他这么开心,朕也开心。”
皇帝留在原地,笑着摇了摇头,口中念着:“唯山间之清风,同令月长歌以遨游,当真有意思……”
令歌跑出宣政殿之后,远远地便看见考生们已经走下宣政殿的台基,往月华门的方向走去。
小元子一边硬着头皮追着令歌,一边紧张地看着脚下的台阶,生怕一个不小心便摔跟头。
令歌回过头对他说道:“小元子,你慢些来,我先走一步!”话音刚落,便见令歌犹如雀跃一般,朝着考生们奔跑过去。
待到令歌跑近时,考生们已经走到月华门。其中有一位考生已经回过身立在原地,含笑看着令歌,正是令楷。
令歌见到令楷,当即停下脚步,立在令楷的几步之外,正好一人在城墙下的阴影之中,一人在阳光之下。
令楷顿时眼前一亮,只觉在阳光里,令歌的月色锦衣外好似披拂着一层薄薄的金纱。
他朝着令歌深深一鞠,拱手拜道:“臣令楷拜见玉迟王。”
众位考生闻言,纷纷看了过来,见到烨然若仙的玉迟王时,他们当即拜道:“臣拜见玉迟王!”
令歌一愣,半饷才道:“大家都快些免礼。”
“多谢殿下!”众位考生朗声道。
令楷直起身后,含笑问道:“殿下,别来无恙?”
“我很好,你呢?”听着那一声“殿下”,令歌感到别扭,好在看见令楷唇边的笑意,心中亦不觉得彼此生疏。
“如今科举结束,不好也会好。”令楷回应道。
令歌微微点头,他偏过头去看着令楷身后的其他考生,一时半会也不知该与令楷聊些什么。
令楷抬起头看向天空,令歌也好奇地抬头看向天空,只见天空湛蓝,云朵漂浮,就好像他们此刻的心情一般,欢喜自在,令歌心想着。
“阿楷……令贡士,”令歌改口说道,“恭喜你考完了。”
“殿下是第一个祝我考完科举的人。”令楷含笑说道。
令歌一笑,不再言语。
待小元子赶到时,两人正含笑不语,小元子见状不免感到奇怪。
很快,考生们陆续上了马车准备离开皇城,这时令楷才对令歌说道:“殿下,臣会继续留在太学府,殿下若是愿意前来,臣随时恭候殿下大驾光临。”
令歌欣然点头,答应道:“我一定会来。”
“那今日臣先告辞,改日再聚。”令楷微微一笑,拱手告辞,转身离去。
令歌往月华门看去,只见在那道大门里,令楷的背影正在缓缓离去。
“小元子,我是真的为他感到高兴。”令歌注视着令楷的背影说道。
小元子点头一笑,说道:“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殿下是真心把令贡士当朋友的。”
令歌看了一眼小元子,微微地扬起唇角,他没有说话,只是继续注视着令楷的背影。
令歌为令楷感到一种连绵不绝的轻松惬意,曾经寒窗苦读的时光阴翳已被令楷留在身后,月华门前落下的光辉,正是令楷的光明前途。
“只盼他可以永远地在那条光明的道路上走下去。”
第79章 幽篁曲:3
因为有景修的帮助,令歌已经大致能估摸皇宫的各个方位,于是他决定在搬出皇宫之前,一定要把皇宫走个遍。
令月坞的侍从们实在追不上令歌,令歌为了让他们追上自己,每到一个地方便会等一等他们,顺便看看四周风景。
“王爷,你快下来!上面危险!”小寻子着急地呼唤着,他看着攀爬到树上的令歌,不免慌了神。
令歌安慰着小寻子说道:“别担心我,我在这树上看宫的风景甚好。”
说罢,令歌便杵着下巴看向不远处的太液池,风景旖旎,尽收眼底。
“小寻子,你待会去掖庭那边寻我。”
“王爷,你去掖庭做什么?”还未等小寻子问完,令歌就已经消失在树梢上,转眼不知去向。
小寻子无奈摇头,独自叹道:“都说在令月坞是一门好差事,闲差事,我看这天底下就没轻松的差事。”
白日里,住在掖庭的大部分宫人都奔赴各宫各处当差,所以掖庭宫道上的人并不多。因此,像令歌这般清闲之人出现在此着实引人注目。
偶尔,行走在宫道上的宫女们见到令歌便会立即行礼,随后继续忙着手里的活。望着她们忙碌的身影,令歌这才想起尚宫局就在掖庭这边。
尚宫局辖下设有四司,司膳房、司制房、司设房、司珍房便在其中。
令歌索性决定去四司转悠一番,待到令歌走近一座大别院时,他便闻到饭菜的香味,抬头一看,此处正是司膳房。
走进司膳房的庭院,一眼望过去便是各种食材晾晒在屋外,山珍野味尽在此处可见,不少宫人正在各处准备食材。
一个年长些的宫女见到令歌,立即放下手里的活,走上前来福身行礼。
“奴婢见过王爷,不知王爷到司膳房有何贵干?”
“我只是随便走走看看,你忙去吧。”
“好。”那宫女点点头,随后退了下去。
接着,令歌便往厨房屋里走去,宫人们见状,立马阻拦道:“王爷乃千金之躯,万万不能进厨房这油烟之地。”
令歌一时无言,思忖半晌,他说道:“本王想见见平日里给我做饭的师傅。”
“好,奴婢这就去传唤她。”宫女说道,随即转身走进厨房,传唤那位做饭的师傅,令歌则在其他宫人的引领下坐在一张石桌前。
很快,方才的宫女带着一位厨娘朝着令歌走来。
只见那厨娘约莫三十多岁,身穿蓝布衣和白色围裙,只是围裙上面沾染油渍变得有些发黄。厨娘头戴蓝色方巾,两缕头发落在颇为圆润的脸颊两侧,同时,她将双手往围裙上蹭了蹭,看上去有些手忙脚乱。
那厨娘朝着令歌有礼地福身,道:“奴婢见过王爷。”
“你就是一直以来为我准备膳食的厨娘吗?”令歌问道,看着厨娘一脸敦厚朴实的模样,令歌回想起她精湛的厨艺,想来这便是相由心生。
“正是奴婢。”厨娘回答道。
“我该唤你什么?”令歌询问着,自从回宫后,令月坞的每一顿饭菜都换着不同的花样,各种菜系都合令歌的胃口。
“奴婢名叫林珑,大家都叫奴婢林娘。”厨娘颔首低眉地回应着,“不知王爷找奴婢可有什么事?是奴婢哪里做的不好吗?”
见林娘变得不安,令歌立即解释道:“没有,林娘你做的很好,我也没什么事,只是刚好路过这里,便想着来看看,负责我膳食的人是什么样的,辛苦你每日为我做各种不重样的膳食,味道都很好。”
林娘闻言一喜,立即福身道:“王爷喜欢奴婢做的膳食便是奴婢最大的荣幸。”
令歌微微颔首,又道:“听口音,你不是长安人。”
“奴婢本是江南人,后来得太子妃娘娘赏识,这才有幸为王爷准备膳食。”林娘解释道。
令歌闻言,这才知晓林珑就是那日准备晚宴的江南厨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