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子嗓音低沉,一字一句地回应着:“太傅,一切都怪我考虑不周,只是朝堂之上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藏汹涌,眼下皇后拉拢遇仙,蓄势待发,景云不得不急……”
孙太傅轻叹,说道:“遇仙可不是我们或者是皇后就能够驾驭的,你何不另寻出路?京中商帮这些年发展迅速,皇后也没少拉拢他们,你何不尝试一番?”
太子和太子妃同时抬眸看向孙太傅,太子说道:“话虽如此,但毕竟是商贾,只怕……”
孙太傅摇摇头,道:“昔日的遇仙可不就是所谓的商贾出身吗?”
太子悟了其中的道理,朝臣也好,商贾也好,只要对自己有益,这些身份地位都无妨。
孙太傅颇有深意地说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很多事不急在一时,而是忍耐,静候时机,我相信景云你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景云明白,多谢太傅指点。”
“这次多亏有令楷出谋划策,恰好遇上令歌回宫……”
孙太傅看向屋外的镂空竹石屏风,眼中的忧愁逐渐散去。
“想来皇后也是如此打算,各退一步,另寻出路。”
太子眉头微皱,只是看着面前的地板沉默着。
“快些起来吧。”孙太傅亲自弯腰搀扶起太子,“这些年,你的心事和委屈我都明白,我定会竭尽所能助你一臂之力。”
太子在孙太傅的搀扶下站起身来,还未来得及整理衣裳,便听见孙太傅又含笑说道:“太子妃也快请起。”
“多谢太傅。”适才沉默不语的太子妃微微点头,准备起身,却不想太子已向她伸出了手。
孙太傅见太子亲自搀扶太子妃起身,心中甚是欣慰,他说道:“这件事就当过去了,今日是你们婚后第一次拜访孙府,我和你们师娘一直等着你们两位敬茶。”
太子妃微微一笑,福身道:“给师父和师娘敬茶是睿颖的分内之事,我现在就去寻师娘。”
孙太傅满意点头,目送着太子妃先行离开书房,随后他又转头看向太子,说道:“你可知方才为师训斥你的时候,为何要太子妃也在场?”
太子颔首,回应道:“夫妻本是一体,荣辱与共。”
“是啊,夫妻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们二人身居高位,必须懂得这个道理。”孙太傅语重心长地说道,“太子妃是位明事理的,有她在你身边,我很放心。”
“太子妃做事的确让人放心,师父当初的建议是正确的。”
太子回忆着,自从太子妃嫁入东宫,似乎东宫的一切都变得更为井井有条,自己的确省心不少。
孙太傅细细地回忆着往事,说道:“杨侍郎的性子是宁愿女儿嫁给乡野村夫,也不愿女儿嫁给王侯将相,若不是昔日王老夫人费尽心思,杨侍郎也不肯点头答应日后将女儿许配给那王炳。那王炳是个浪荡的,太子妃当年当众退婚,世间又有几个女子有如此胆识?”
孙太傅对太子妃甚是欣赏,似乎还在她的身上看到昔日白清漪的影子,一位男子若是有这样的妻子扶持,又有什么大业是不能成功的?
“还希望殿下不要因为太子妃曾与王炳有过婚约而心存芥蒂。”
太子原本目光沉沉,闻言眼中当即闪过一丝柔意,只听他说道:“景云并未因此对太子妃心存芥蒂,只是大业未成,景云不想因为儿女情长而误了事。”
思忖半晌,太子抬眸看向太傅,口吻真挚地说道:“不过还请太傅放心,我定会好好地对待睿颖,敬重她,爱护她,视她为自己的妻子。”
“好,那就好。”太傅欣然抚须。
这时,令歌回到书房,绕过屏风,他对太子和孙太傅说道:“方才我遇到孙夫人和太子妃,说是在前堂等着我们过去。”
孙太傅微微一笑,点头应下,道:“有劳王爷转告,我们这就过去。”
看着孙太傅和太子,令歌有些惭愧,方才二人最后的那些对话都落入他的耳朵,原来太子和太子妃虽是夫妻,但太子却心不在此,太子妃的一番付出是否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令歌思索起来。
回宫时已接近傍晚,令歌才与太子夫妇告别,回过身便遇上黄飞,说是皇帝正等着令歌陪同用晚膳。
令歌闻言随即同黄飞前往金銮殿,走之前令歌还特意交代小涵,先将令娘赠予自己的卤猪蹄带回令月坞分给众人。
来到金銮殿外时,令歌看见倾秋的身影,想来今日晚膳皇后也在。
饭桌上,皇帝开口问起令歌,道:“令歌今日出宫可还顺利?”
令歌夹菜的筷子顿了一下,回应道:“一切顺利,孙太傅的病已经痊愈,他说明日便可以来上朝。”
皇后唇角轻扬,说道:“这样也好,太傅不仅能做册封典礼的司仪,而且还可以组织殿试。”
皇帝点头,赞同道:“今年科举多生事端,由孙太傅亲自组织也好安抚考生们的心。”
“说起安抚考生,臣妾倒是想到一个主意。”皇后放下筷子,同时看向令歌,“人尽皆知临清王夫妇最受天下读书人的爱戴,这次王爷回宫,陛下何不破例一次增设科举?”
令歌松了一口气,原本他还在想如何对皇帝说起此事,如今皇后倒是替自己说了。
令歌见皇帝点头思虑,便接着说道:“令歌愿意为天下考生求此恩典。”
“那真是再好不过了,”皇帝微笑着说道,“令歌你这次可是立了头一份大功。”
令歌摇头,说道:“算不上什么功劳,能替皇兄解忧是令歌该做的。”
皇帝一笑,亲自给令歌夹了一块虾仁放到碗里。
“对了,皇后,给令歌安排的礼仪教导姑姑可选出来了?”皇帝开口问起皇后。
皇后回应道:“一切都已安排妥当,挑了尚宫局两位做事可靠的姑姑,明日便可以开始教导。”
令歌心头一窒,不知该如何接话。
皇帝看出令歌的担忧,便安慰道:“令歌无需多虑,只是些册封典礼的规矩礼仪,不难的。”
令歌点头,承诺道:“皇兄放心,我会尽力学的。”此时此刻,令歌只希望那两位姑姑的性子是好相处的。
是夜,令歌回到兰陵阁,一众侍从立即来向他道谢,说是感谢令歌带回来分给他们的卤猪蹄。
小涵欣然道:“王爷,我们一人分了一个,还有不少在小厨房里,王爷若是想吃,奴婢这就去取来。”
令歌见他们人人面带微笑,想来那卤猪蹄确实俘获了他们的心。
“我刚吃完饭,这会不饿,”令歌转过头看向身后的小蝶,“小蝶你去取你的那一份。”
小蝶微笑道谢:”奴婢多谢王爷。”
“王爷带回的卤猪蹄可真是人间美味,奴才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小寻子赞叹着,神色真诚,似是还在回味那猪蹄的味道。
令歌坐在凳子上,端起一杯茶水,闻言不免一笑。
“我也许久未吃了,若你们喜欢的话,以后有机会我再给你们带。”
众人闻言喜不胜收,纷纷道谢:“多谢王爷。”
令歌见状,低头嗤笑一声,分发金瓜子的时候也未见他们如此高兴,看来只有美味佳肴才是最能引人共情共鸣之物。
第76章 临清之玉:8
长庆十四年,四月十九日,距离册封大典五月初一还有十二日,令歌需要硬着头皮跟着教导姑姑学习大典上要用到的礼仪规矩。
小蝶走进兰陵阁,福身说道:“王爷,两位教导姑姑来了。”
令歌正坐在书桌前,看着手中的话本小说,闻言,抬头一看,只见小蝶的身后正站着两位容颜保养姣好的妇人。
那两位妇人身着寻常宫服,一位瘦高,眉目间流露着精明能干,另一位脸盘较为圆润,生得慈眉善目。
“王爷,这两位分别是杨姑姑和张姑姑。”小蝶介绍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