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四十一节 试生产

第一百四十一节 试生产(2 / 2)

并条之后的棉条装入一个叫做“引捻罐”的转动容器进行“弱捻”,在弱捻的过程中粗纱机罗拉将棉条牵伸拉长,棉条要比并条之后已经细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就是粗纱了。

缠满粗纱的筒管积攒到一定数量之后,就由工人搬运到精纺机上。精纺机其实和并条工序几乎一致,只不过更加精致。

粗纱被缠绕在筒管上,筒管则套在锭子上。每一台精纺机驱动72个锭子。整个纺织厂一共有十台这样的精纺机。

粗纱被罗拉为细纱最后由导纱钩出来缠绕在纱锭上,借由纱锭自身的旋转完成加捻与卷绕。最后这个加捻才是让纱坚固的关键步骤,而只有锭子达到一定转速才能够让纱足够坚韧。

“出来了!出来了!”众人叫到,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神奇高效的纺织方式。

很快一个筒络的纱线就做好了,陈霖拿起澳洲人给的样品跟自己的比对。仔细看了看还是有些许区别,若是外行一看自然是看不出什么区别,可内行一看就知道明显是澳洲人的好一些。

这让他有些不解,莫非澳洲人给他的机器有问题?明明都是同一型号的,难道说澳洲人水火之力所织造的就会比水力好一些?

不过这已经足够好了,这样的纱线,不要说全广东,全中国大概都没有。

有了这样的纱线,何愁织不出好布来!

遗憾的是,南沙示范厂的第一期工程里并不包括织布车间。棉纱就是他们的最终产品了。

这些棉纱去卖给谁呢?老院是不需要的--他们自己有全套的棉纺织企业。好在这对陈霖来说并不是问题,丰生和织机并不是满负荷工作的,除了几座大型花楼机之外,陪同的腰机都能用来织布,这腰机上织工即能织造绸缎,也能织造棉布。

还有一个去处便是将纱卖给四乡的农民。虽说不算普遍,但是多数农户家中多半置有织机。或织布,或织绸,亦算是一门副业。过去丰生和除了少量高端织品外,普通的产品大多采取包买制度,放丝给各家去织造的。如今有了棉纱,亦可同样处理。这个网络是现成的,用起来不费什么事。

本地的棉花比松江略便宜,棉布则要贵上一些。所以陈霖用机器制纱还是有利可图的,当然利润十分之微薄。但是劳动生产率如果能大幅度提高,微利累积起来也十分的可观。

传统的来讲一匹棉布的纺纱工序是织布工序耗时的四倍,松江平均织一匹布七天,妇女一个月平均产出七公斤纱线。清理一匹布的棉需要21小时,纺纱49小时,织布11小时。而现在纺纱时间大大缩短了,原先的妇女拿到了机纱后出布速度立马翻倍。

陈霖简单的计算之后得出了结论,如果棉花供应有保证,价格维持在现在的水平上,以目前的产能,只需要五年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再加上二期上马之后的产能……这哪里是微利,简直就是暴利。

然而马上就有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陈霖的面前:纺纱的速度太快了,以本地的棉花产量来说远远不够。就算他立刻号召村民大规模种棉花,也得等秋天才能收获。

最新小说: 撞鬼撞上老公后 网游之剑释天下 恶A变O后身陷修罗场 穿越三国:时空守护者 快穿之男神攻略宝典 反扑大神:师尊羞想逃 异星遗迹猎人 妖妻倾城 大理寺断案实录 黑暗效应[刑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