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譬如先将眼前这个看来不甚精明的傻小子引到一处久无人至、杂乱不堪的旧档案室,再将擅闯宋宅之人请来县衙……
萧西与宋离目光交汇,眉心愈发蹙拢。
如他两人猜测,梁世安定与山匪有勾结,才会如此惧怕旁人知晓,甚至不惜杀人灭口。
沉吟半晌,他道:“有何发现?档案室中可有山怒和赈灾相关的只言片语?”
小五骤然直起身,颔首道:“爷,此前山怒时,朝廷派来赈灾的官员全都碰到了雁荡山匪。灾银从未到过东临,更未到过百姓手中……”
“什么?”萧西一怔,“三年天灾,朝廷的赈灾定不只一次,每一次都遇见了山匪?”他的眉心紧拧成结,“县衙可有派人清剿?”
“有。”小五颔首,“去过几次,但收效甚微。据《地方志》中记载,雁荡山草茂林深,山匪对山中地势较官兵熟悉不少,每次剿匪皆无功而返。”
萧西:……
思忖许久,他陡然抬眸:“林森他们可回来了?”
小四点点头:“都回来了,现下在房中歇息。”
萧西轻叩桌沿,吩咐他道:“他们昨日刚去过各大药房,让林森寻两名熟悉山中地势的大夫同行,集齐人马,回雁荡山。”
小四陡然睁大双眼:“爷,我们要清剿雁荡山匪?会否越俎代庖?”他求助般看向宋离,却见对方全无意外之色,“……可要知会东临县衙一声?”
萧西顾不上细说,摆摆手道:“你且去知会林森,晚些时候再与你细说。”
“是!”小四小五齐齐站起身,又在出门的刹那蓦地顿住,“爷,分庄那人……”
“无妨。”萧西摆摆手,“让那管事之人自己上楼来。”
“是!”
*
浮光轻掠,茶香正幽。
萧西和宋离刚刚议定宋宅密库之事,门外忽而响起几不可闻的脚步声。
“谁?”萧西凛然蹙眉。
那脚步声翩若细雪,来者定然身手不凡。
“怎么了?”宋离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门外,不急开口,忽听门外传来一声轻唤。
“爷。”
声音之清悦,箜篌琴音亦不能及。
宋离没来得及开口,眼前人已霍然站起身。
“明桉?”等不及开门,来人的名字已滚动在他舌尖,“你怎么来了?”
“吱呀”一声响,春风挟着清甜醉人的胭脂香一涌而入。
宋离瞥见萧西倏然湛亮的双眸,眸中映入一抹袅娜身影,艳若桃李,姣若春花。
她早已知晓“明老三”是位女子,却不曾料想她的姿容如是倾城。
宋离自知目力平平,今日却不知为何,明桉出现后的每一瞬都似被定格成了画。她瞧得真切且分明。
她瞥见萧西不假思索伸出的手,落在明桉肩上时轻揉了一下。
她窥见自己与萧西重逢的最初,与此处相差无几的醉墨楼雅间,初入南州的大都督召见刚刚救下的民女宋离。彼时他回眸望来的眼神淡漠如冷月,与眼前满溢而出的欣喜全然不同。
她忽而想起幼时误食过的青柑,酸涩且悠苦,与现下心绪无二。
……
“这位是?”
四目相触,宋离清晰辨出明桉那一眼里的千回百转。
先是惊,似不曾料想萧西的房中会有女子出现。再是疑,一时拿不准这么女子身份为何。再到惑,平民与皇子平起平坐,他两人却举止若常,好似本该如此。
迎她入内时,萧西的脸上还带着没散去的笑意。
“小月,这位是明桉,此前与你提过的老三。老三,这位是宋离,故人之女。”
明桉眸光微颤。
殿下久居宫中,何来故人一说?
再者,“此前与你提过”是何意?殿下将他几人与齐物庄之事透露给了眼前这名女子?
“爷,”她下意识唤出声,又在与之四目交汇的瞬间蓦然醒转。
她垂眸看向桌上,瞥见正中的糯米甜藕,弯下眉眼,笑道:“爷又纵着小五吃甜?”
这道糯米甜藕是宋离所好,并非为小五之故。
萧西垂眸扫过甜藕,却不解释,只轻勾起唇角,笑着摇摇头。
若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自能看清萧西此举是为隐下宋离相关事。她的前尘与来路不能为外人道,她上京所求更不能示于人前,可身为事中人,道理万千依旧抵不住心口空茫。她初尝涩果,心口酸胀得不像话。
十年孤苦,陪在萧西身侧之人是谁?
若他两人未能重逢,日后的二皇妃又会是谁
第四十二章
“小月?”后知后觉宋离已许久没有出声,萧西转头看向她,“可是哪里不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