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离心头一颤,面色蓦然下沉。
“这……”周谨满脸愁容倏忽即逝,避过宋离追究的视线,轻摇了摇头,“这是自然。沈管事所言极是……来人!”
“周大人!”“慢着!!”
齐安淮之外,另有一道清亮的喝止声从门外传来。
宋离心下莫名,转过身去看,正见众人齐齐侧目,给来人让出一条通路。
春光无限好,比不过少年玉树风华茂。
来人不过十六七岁年纪,腰饰锦衣只是寻常,周身气度却能与齐安淮日月辉映。
两侧交头接耳不绝,他唇角轻扬,步履从容迈入堂内,站定在宋离身侧,冲台上之人躬身行了一揖:“大人,这个女子我要带走。”
“放肆!”主簿抬袖轻挥,左右衙役应声上前,作怒目而视状。
“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少年郎星目皎皎掠过堂上,歪着脑袋略作沉吟,又垂眼睨过宋离,朝前方躬身抱拳,道:“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周谨面色微沉,蹙眉扫过少年周身。迟疑不过片刻,他抬袖摆了摆,吩咐主簿道:“请沈管事去梅花厅稍歇。”
说罢不顾沈忠面沉似水,他再度眯起眼睨着堂下少年,少顷,拂袖轻轻一扫,一边起身走向偏门,一边道:“公子请。”
玉珏清音同那少年人的足音一道响起,宋离眸光浮动,抬眼掠过他腰侧配饰。
南人精细雅清,衣饰多绣花卉竹石,北人粗犷豪迈,袖间多纹雁鹤呈祥。如他腰间霞纹彩织,则多为京官大户所喜,寻常人家不可得。
宋离双瞳轻缩,指尖微微蜷拢,袖口那枚独出北地的桃木雕骤然变得分明而坚实,隔着丝巾依旧硌得她生疼。
长洲偏远,少有京官无诏自来。能压县衙一头、且不惧沈府者,怕只有安南都督府一邸而已。
统领万骑的齐安淮不识来人,那少年又负京中风尚,若她所料不差,少年所侍当是即将赴任的安南大都督,二皇子赵璟之无疑。
宋离紧扣住桃木雕,眸色愈发幽沉。
永安三十七年,永安帝因病体羸弱,下无子嗣,三让帝位于摄政王赵渊。次年,赵渊即位,改国号丰庆。
丰庆元年,赵渊整顿兵戎,于东、西、南、北界设都督府四座,各屯兵数十万。为防军权旁落,大都督一职历来由皇亲国戚遥领,唯战时会另行册封兵马大元帅。
是年元月,京城风言二皇子赵璟之不为帝喜,安南大都督一职明赏实罚……
南城多烟雨。前尘故人如梦,抵不过世情无常,尘世轮转。
春光入明堂,宋离眸中如有轻舟过春湖,水光依依潋滟。
第三章
醉墨楼与县衙署门数街之隔,步出府衙时可远观朱门檐角琉璃瓦,走到近前时能耳闻碌碌尘世蝼蚁嚣。
“不知公子要带民女去往何处?”
行经醉墨楼,宋离于人来人往处顿住脚步,微凝起眉心打量眼前这位自称为“小四”的少年。
他与周谨密议不过盏茶功夫,再出门时已是主随客便。周谨不仅任他带走自己,还主动领他二人至后门,以避人潮。
“姑娘莫急。”小四回身莞尔,指了指醉墨楼道,“就是此处。”
宋离侧身回眸。往日此时,醉墨楼前早已门庭若市,今日因她这一出,众人都在县衙门口徘徊,倒让此处显得几分冷清。
“姑娘,请——”
宋离眸底暗流涌动,随即低垂下眉目,先他起疑前提步朝醉墨楼大堂而去。
“爷?”二楼雅间门口,小四状若无意回身四顾,确认堂中无可疑之人,他轻轻叩门三下,躬身退至一旁。
“吱呀”一声,门里探出一张更为青涩,同他有八分相似的脸。
“可算回来了,快进来!”那少年明眸皓齿,唇角轻扬,错身退步至门边,抬手示意他二人入内。
一抹斜影自室内越过朱门,静静落到廊上。她在春光不顾的阴影里,轻轻翕动睫翼。
小四踩过浮尘,先她一步迈入屋内。
“宋姑娘?”见她并未跟上,他略有些诧异地转起身,“怎么了?”
宋离的指尖微微舒展,又稍稍蜷起,垂落的睫羽不由自主一颤。
依稀仍忆金粉十里京城风月,懵懵回顾,如一场竹篮打水,万事皆空。
“姑娘?”见她神色踟蹰,年幼些的少年大步上前,一把推开木门。
宋离十指轻攥,蓦然抬眼望去。
春光盈室。
临窗之人亦在此刻迤迤转过身。
四目交汇,宋离心头悠悠一荡,猝不及防的眷慕混入无法言说的悲悯,倏然转成细若游丝的酸楚,拉扯着掠过心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