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取巧、拖延时间、等待支援,这才是一套必胜的组合拳。
是的,东风兵团必定也会对补给线做好防守,甚至他们可能已经预料到了己方的突袭。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不可能有太多花里胡哨的应对手段。
这种情况下,谁的速度快,谁就能占据优势;谁的装备好,谁就能拿下果敢!
恰好,己方确实可以做到速度更快、装备更好。
掸邦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南坎了,想要回防,他们至少需要4个小时的时间。
这也就意味着,4个小时内,己方只要全歼对方的留守力量,就能让战场局势瞬间改变!
想到这里,哥吴古没有犹豫,而是立刻走出指挥部,登上了自己的指挥车。
所有装备都已经打包完毕,部队也做好了开拔准备。
哥吴古一声令下,人数超过1500人的守军立刻有条不紊地动了起来。
——虽然听上去很简单,可实际上,他的布置并没有那么“直白”。
不是一股脑地把队伍拉过去,而是在留下一支两百人的小队防守木姐、拖慢掸邦军机动速度的情况下,将整个队伍分成侦察、火力、支援三个部分,以梯次序列机动,抹除路径上所有可能遇袭的风险!
而事实证明,他的策略也的确产生了奇效。
队伍行进到105高地时,他们遭受了第一次袭击。
一支两百人的轻步兵小队试图用火箭筒、迫击炮对他们的车队进行打击,但他们的行踪很快被前出的侦察组发现,还没等他们发起进攻,后方的火力组便用一轮密集的炮火教会了他们做人!
炮声隆隆下,袭击者没能造成任何伤害便四散而逃,而在障碍被清空之后,车队又派出侦察组再次进行了一轮火力侦察,才指引后方主力部队继续前进。
他们走得很谨慎,但速度却并不算慢。
两个小时之后,队伍已经到达了孟昔附近,距离老街只剩下了最后40公里。
在哥吴古看来,如果掸邦军想要保住自己的补给线、想要守住老街这个关键节点,那孟昔,就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了。
可让他意外的是,在孟昔,他们居然没有受到任何拦截。
一路畅通无阻,可哥吴古的神情却越发凝重。
看着远处空无一人的道路,哥吴古开口对副官说道:
“掸邦军不可能就这么放我们过去,这太不合常理了。”
“他们一定还有埋伏,他们一定会想办法把我们拦下来。”
“孟昔已经过了,那唯一的防守点位,就是继山了。”
“那里应该就是最后的决战地点,如果……”
“砰砰砰砰——”
哥吴古的话还没说完,附近的山头上便突然炸开了一连串的枪声。
他下意识地向山上看去,随即便看到,距离他所在的位置不到300米的山头上,有几十个人影在活动。
这些人手里似乎没有什么重武器,最“重”的武器,也就是重机枪。
就这点东西,难道也想拦住我们?
哥吴古的心里闪过一丝疑惑,但他却不敢随意应对。
“命令3辆t-90前出,步坦协同,打掉山顶上的敌人。”
“这应该是他们佯攻骚扰的前锋,他们必然还有后背力量。”
“炮兵就地展开,对山头进行一轮炮击。”
“不用追求杀伤,先把他们赶跑!”
“所有人做好准备,构筑简易攻势,占领制高点,以逸待劳,等待敌人进攻!”
“明白!”
命令下达,这支克钦军立刻动了起来。
不得不说,哥吴古带领的队伍确实堪称精锐,仅仅花费了十多分钟,队伍便已经完成了展开。
如果此时,联军不长脑子地攻上来的话,迎接他们的,就只有惨败。
想到这里,哥吴古稍稍松了一口气。
看来掸邦联军确实是慌了,这场仗打到现在,他们也终于犯了第一个错了……
……
与此同时,老街,同盟军临时指挥部内。
彭德仁紧盯着墙上的作战地图,开口说道:
“敌人已经上钩了。”
“他们以为我们要在这里跟他们决一死战,因为按照他们的思路,深入到我军后方的这支队伍必须要被处理掉。”
“在这个思路下,他们必定会做好一切作战准备。”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