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诉苦吧,东风兵团打大其力这一仗要难多了,几个小时的时间长途奔袭,突破了敌人的重重防守,打散了对方两个团的建制,然后还顺利撤了回来,帮自己守住了防线。
全程除了装备消耗比较大之外,人员伤亡甚至10个都不到,这种战绩别说在蒲北,哪怕放在全世界范围,也可以称得上罕见了。
相比之下,自己只不过是跟老缅打了一场阵地战,最后不但没有形成压制,还差点被人家一次反冲锋把自己的阵地夺了,这样的结果,有什么脸去诉苦?
好了,不诉苦,说说实际的困难。
人手不足,装备不足,重火力不足……
但问题是,对面的老缅是没有防弹衣的啊!
自己这一千多人,重型防弹衣装备率几乎是100%,这种情况下,居然还被对方无甲、轻甲的步兵按着打?
装备不够?还要怎么样才算装备够了?难道再给你调几辆坦克来吗?
真的没法回答了。
幸好自己之前没有表现出任何“不信任”,否则现在,那不相当于狠狠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子吗?
何邦雄沉默了好久,终于还是开口说道:
“……老弟,我们战斗力确实是差点了。”
“主要原因还是军心不齐,战斗意志不强。”
“哪怕身上穿着防弹衣,但这些兵还是怕子弹,不敢开枪。”
“一个阵地出了问题,火力出现空缺之后,整条战线都崩溃。”
“你看着像是一千多人在打对面两千多人,但实际上,根本就是我的两百多个私兵在顶着对面打,其他人不添乱就已经很好了……”
“好在第七旅那边也在同步进攻,分散了缅军的注意力,让他们搞不清楚状况。”
“不然他们要是集中力量打到帕劳来,我估计别说4个小时,两个小时我们都撑不住。”
“不瞒你说,这次我们是真露怯了,要不是你带队回来守住防线、把他们打回去,我估计以后,哪怕想要维持僵持的局面也很难了……”
何邦雄的话说得很真诚,陈沉也深以为然。
他自己确实还是高估了756旅的战斗里,认为哪怕抽调走一些老兵、抽调走重型装备,依托帕劳防线前期的布置,打个均势僵持还是没问题的。
可结果却狠狠打了他的脸,也狠狠地给他上了一课。
决不能因为自己能轻易干掉敌人就觉得敌方很弱、己方很强。
强的只是东风兵团,蒲北的其他任何民地武装,都还是菜鸡互啄而已!
想到这里,陈沉微微点头,半是宽慰半是恭维地说道:
“没关系,到底是撑下来了。”
“这一仗打完,我们也算是对自己队伍的实力摸了一次底,以后再进行作战部署,就心里有数了。”
“而且,我们的行动还是非常成功的,你应该也收到报告了,505旅机场营地基本完了,第一第二团散了,短时间之内,他们不可能再组织起有效进攻了。”
“这是一个好消息,我们的战略选择空间大幅上升,之后无论是再去打大其力,还是专心处理景栋的缅军,主动权都在我们!”
“是!”
听到这话,何邦雄激动地挺了挺身子,随后说道:
“局势已经完全明朗了,这一仗打出了我们的气势,之后,整个南掸邦都会倒向我们。”
“我已经开始联络其他旅团,他们很快就会有回应。”
“同时,我刚刚跟何布帕确认过,勐秀的进攻也已经到尾声了,他们损失很大,但终究还是把勐秀防线稳住了。”
“这么快?”
陈沉惊讶地看向何邦雄,难以置信地问道。
“没错,打了4个小时。”
“策略就是按老弟你之前制定的策略,重炮轰炸,私兵组成精锐部队突袭。”
“缅军的营地布局已经被摸透了,他们打进去基本没废什么力气,反而是防守战打得很惨烈,700多人的队伍死了一百多人。”
其实这个数字在陈沉看来怎么都够不上“惨烈”,但转念一想,在蒲北这个地方,也算得上某种程度的“大伤亡”了……
第七旅那边能顶住这样的伤亡,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战斗力确实算可以了。
三个战场,全面开花。
局势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整个掸邦的所有武装力量很快就会倒向联军。
而一旦“更广阔的联盟”形成,这里的缅军、以及缅军的狗腿子505旅,还能有什么反抗的机会呢?
陈沉紧绷了一晚上的心弦终于松了下来,这一刻,他觉得又疲惫,又释然。
疲惫的是,高强度的指挥真的比直接参与战斗消耗更多的精力和脑力,这一晚上打下来,他甚至觉得比之前在果敢左冲右突半个月还要累。
而释然的是,这一仗验证了东风兵团未来的作战方式。
立体侦查、多兵种协同、高机动作战、重火力致胜……
这一套组合拳在手,整个蒲北谁敢不从?
更重要的是,这一套组合拳,只有东风兵团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