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出货从到达勐卡、到交接货物、再到收钱撤回,总共需要大约8个小时。”
“根据侧面信息来看,他们的押运队伍行踪并不完全固定,有时候会当天返回,有时候也会在勐卡留宿一天。”
“这会对我们的行动计划造成重大影响——要么,我们就选择阻断押运队伍与万昔的联系,在他们力量薄弱时分散击破;要么,我们干脆就趁他们人齐时突击,一网打尽。”
说到这里,陈沉停顿了片刻喘了口气,但没有等待其他人提问,便继续说了下去。
“第二条重要信息,万昔非常有钱,他们最近从普成商行采购了两挺85式重机枪,并且根据普成商行的信息,他们在此之前还分两次采购了两把77式重机枪。”
“也就是说,现在万昔营地内至少拥有四个重机枪火力点,这个火力输出能力是极为可怕的,正面强攻的方案可以彻底放弃了。”
“第三条信息,来自你们三人收集的信息的汇总。根据万昔村民、武装人员的言谈和表现判断,万昔营地内不同人员之间非常团结,不存在武装人员对村民进行压迫的情况。”
“甚至于,大部分非武装的村民愿意不计代价地为武装人员、也就是毒贩提供庇护。”
“在极端情况下,他们很可能会发生身份转变,变成对我们有极大威胁的武装人员。”
“这一点,是重中之重。”
“搞清楚这一点,我们的威胁想定就要发生变化了。”
“我们要面对的绝对不仅仅是那十几个武装人员,而是整个万昔村,接近130口人。”
陈沉的表情严肃,而听完简报的三人同样眉头紧皱。
130口人?
这是个什么概念?
在同盟军的时候,130号人都可以组成一个正儿八经的连级作战单位了!
当然,这130人里并不是人人都能扛枪打仗,可去除掉老人孩子,按一半的数量来算,那也是65个人啊!
而己方这边,只有4个人。
这仗怎么打?
客厅里一片寂静,良久之后,鲍启才举手说道:
“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按计划进行一次实地侦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哪怕是渗透作战,难度也很高。”
“如果想要顺利拿下万昔营地的话,我们就必须得找到他们的破绽——而且,还得是很大的破绽。”
“最好是,能将非武装的村民排除在外的那种破绽,这样一来,我们就只需要面对真正的毒贩武装了。”
听到他的话,陈沉点了点头。
“实地侦查是肯定要做的,但想找到你说的破绽,基本不太可能。”
“村民不会离开万昔村,毒贩也不会离开村民,只要他们在一起,就存在转化的可能……”
“我有个想法。”
石大凯突然开口说道。
陈沉看向他,询问道:
“什么想法?”
“要不……试试投毒?”
第42章 都给我吸!
投毒,这种策略看上去很有效,但实际上,在特种作战中,这玩意儿是基本上没有任何可行性的。
首先一点,是敌方必然会防备,你压根找不到投毒的机会,也找不到毒物传播有效路径。
想在水源里投毒?那你要多少有毒物质?起码是按吨来算的。
有那么多钱,有那么强的资源背景,我换两门山地榴一顿狂轰滥炸,什么营地都打下来了。
在食物中投毒?首先,你得接触得到食物吧?咋的,你还想潜入到人家炊事班去?什么隐身兵王!
哪怕是防卫最疏松的营地,也是不可能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所以,基本上来说,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气体投毒。
而在上一世,所有特种部队投毒的战例,也基本上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
比如马里乌波尔事件、比如慕尼黑事件、再比如某国满姓蓝军打出的一发毒气弹灭一个装步旅的经典剧本……
但问题是,上哪儿找毒气去?
还得是在开放空间能生效的毒气,如果缅北真有这玩意儿,那这地方就不可能乱起来——因为早被周边国家给剿灭接管了。
于是,陈沉果断摇头说道:
“不可行,看上去很美罢了,实际上根本没有可操作性。”
“那毒气呢?我说的是毒气。”
石大凯继续说道。
豁,倒还跟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了!
陈沉赞许地点了点头,耐心地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