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歌的免修考试将在开学第一周内全部考完。《大学英语》考试在明天下午;《大学医学数学》和《大学物理》在周三上午;《基础化学》在周四下午;《大学计算机基础》在周五上午。
张凌歌拿着华清大学的课本,和自己在网上买的大学通用教材对比了一下,发现区别还不算很大。
《大学英语》最先考,张凌歌不怵这个。英语这玩意儿也没什么好复习,主要靠平时积累,何况暑假她还从头到尾翻过《大学英语》教材。
《大学医学数学》是华清大学出版社自己出版的。暑假时张凌歌预习的是数学一,比《大学医学数学》难。在准备提前高考之前,张全本来是想让女儿走竞赛路子的,所以高数的东西已经学了不少,暑假时张凌歌没花多少工夫就搞定数学一了。
《大学物理》也差不多,和张凌歌之前买的课本区别不大。她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
现在有点问题的是《基础化学》和《大学计算机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本和张凌歌网购的教材差别有点大。但是问题不在这里,而是在于考试方式。张凌歌问过学姐,学姐告诉她,《大学计算机基础》除了要考上机,还要考计算机发展历史什么的,会考很多选择题。
“一句话,要背!”
张凌歌的记忆力很不错,但是作为一名理科学生,本来要学背诵内容多多的医学课程就已经很痛苦了,现在还要背和自己专业关系不大的“计算机常识”,和化学各种晶体分子式,她觉得有点头疼。
第二天八点半考《大学英语》,张凌歌坐进考场,发现申请英语免修的学生真不少,教室里密密麻麻的坐满了。
听力非常简单,张凌歌可以保证自己全对。笔试自然也不难。不过那些中译英,她有点担心老师会怎么改卷子。
昨天周主任说考完英语听力和笔试后,还会给她加考一门口语。
“这个,当然,本来考试里是没有的,也不算总分,”周济申说,“但是学英语不能学出哑巴英语,所以口语我来考你。”
考完试,张凌歌直接来到系主任办公室。进去时她还特意留着门不关,这是妈妈告诉她的自保方式之一。
周济申用英语发问,发音是地道的亚米国味儿,“说说吧,为什么要免修那么多课,还要提前学大二大三课程?你说服我了,我就一路给你开绿灯。”
“因为我想当最好的移植外科医生,而最好的移植外技术在亚米国,我希望能去亚米国做住院医培训。”张凌歌早有准备,款款而谈,“在亚米国完成移植外的全部住院医培训,需要八至九年。五年的普外住院医培训,可能在做普外住院医时还需要做一年科研,这就是五至六年了;之后还要做三年的专科训练,包括一年科研。所以加起来是八至九年。
“我虽然是今年最小的八年制学生,但是我学完和谐临床医学的全部课程,毕业时也24岁了,再到亚米国做住院医培训,全部完成,我可能已经33岁了。我还有很多想法要实现,总不能等头发都白了才开始吧?何况那时体力、精力也没有年轻时好。”
“那你除了想当个移植外医生,还想搞什么研究吗?”
张凌歌犹豫了一下,觉得在这个场合谈自己的梦不太合适,虽然这个梦到现在为止已经做了无数次了,她想搞人造子宫的心更炽烈,但是她不能让老师觉得自己神神道道的,居然让一个梦来决定自己未来的科研方向……
“我想研制人造可移植器官,彻底解决移植外科器官源匮乏的问题。”张凌歌接着说,“不过,我现在还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方式、什么载体来培育可移植器官。”
“做好了为了实现目标可能面临很多困难的心理准备吗?”
张凌歌点点头,周济申满意地笑了。
有目标才有动力,这是个好苗子。如果免修项目考得不错,他确实不介意尽量给她方便,他也确信韩丽会支持他的做法。
周三的《大学医学数学》和《大学物理》考得很顺利,出了考场,张凌歌就直接到图书馆看书了。背了两天的书,她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其实还不错。
周五下午考完上机,张凌歌终于松了口气。回想了一下自己的表现,觉得还行,应该都能上90分。
不想了,今天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顺便关心一下冯晨夏。
“我正在过去的路上,怎么这么心有灵犀啊?”冯晨夏在手机里笑得嘎嘎的,“这么有默契,你不会是爱上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