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这麽一个跟着一个,最后所有人都走出了房间。
走出屋子,穿过那条上次走过的小巷子,他们来到广场附近。
燕晚棠有些失魂落魄地环顾四周。不久前,在屋子里时,她分明听到了那个声音。那是很有特色的声音,有些沙哑,糯糯的,欢快的,还带了些鼻音——是她姐姐的声音。
旁边的小摊贩在卖力地吆喝,行人来来往往,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显得这里烟火气十足。
只不过此时,一派祥和的氛围中混进了一些不和谐的杂音。
城音茶楼附近的某个小摊旁,有人在哭闹吵嚷。
一个小孩正扯着身旁大人的袖子,嚷嚷着要买摊子上的某个黑色的方形物体。
“妈,我要这个,我就要这个!”
“可是这就是个摆设,根本没用,还卖这麽贵。”孩子的母亲叉着腰训斥道,“家里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你看到什麽东西都要,咱家怎麽买得起?”
孩子不依,直接躺倒在地,原地打滚,哭嚎不止。
周围逐渐有人围过来指指点点,孩子母亲面上挂不住,想把孩子拽起来离开。可这个头不大的孩子倔起来几头牛都拉不住。
母亲烦不胜烦,便问摊主:“能不能便宜点?你这东西根本用不了,不至于要这麽多钱吧?”
摊主是一位白发白须的老人,即使围观者衆多,吵嚷声不绝于耳,他依然端坐在小板凳上,摇着一把破烂的蒲扇,慢悠悠地说:“祖传的宝贝,分文不能少。”
这样大的动静自然也吸引了金曜的注意,他的目光穿过人群,而后在摊主老人的脸上定住了。
金曜擡手指向那个小摊,说:“你们看那边,那个摆摊的老人像不像孙长老?”
“哎,还真是!我们去看看?”旁边的连琦瑶踮起脚,握拳比了个“沖”的手势。
衆人快步走到那个小摊旁,此时小孩还在地上来回旋转着滚动,像是要变成勤劳的扫地机器人,把街道上的每一寸地都扫干净。
孩子的母亲忍无可忍,许是从愤怒中汲取了足够的力量,她憋足了一口气,直接拎着孩子的衣领,终于成功地把他拎走了。
看热闹的人群渐渐散去,摆摊的老人依然摇着破蒲扇。金曜凑上去,跟老人打了个招呼:“您好?”
老人擡擡眼:“随便瞧瞧,本店一口价,不还价。”
大家陆续围上来,发现老人只把他们当成普通路人,并不认识后,便酝酿着怎麽打听别的消息。
这时,金曜忽然拿起摊子上的一个黑色相机,正是刚才小孩子吵着要买的那个。
“请问这个怎麽卖?”
老人指了指小摊子旁边的一个立牌,立牌上的液晶屏亮起,上头显示出五位数字:“这里付款。不过先提示一下,这相机可不是随时都能用的,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金曜毫不犹豫地把令牌往上面贴:“没问题。”
虽然不知道海奚给的这块令牌有多少钱,但好在支付成功了。金曜拿起相机,转身,沖大家轻轻晃了晃。
这时衆人才看清,原来这个相机的盖子上有一个微型罗盘——跟匣子2里孙长老送给他们的相机一模一样。
而此时,罗盘上的指针安静地指向正南方。
金曜举起相机,取下盖子,朝着南方按下快门。
没有任何动静,相机的取景器和显示屏上显示的画面跟肉眼所见别无二致。
“要不往南边走走?”连琦瑶说,“会不会是离得太远,所以没反应?”
“有可能。”
他们一直往前,穿过大半个广场,走到翻腾着云海的那片池子附近时,相机盖子上的罗盘指针开始震动。
此时广场中央的人不算太多,指针依然指向正南方。金曜跟其他人眼神示意了一下,举起了相机。
“咔嚓”一声后,大家伸长了脖子,集中注意力观察着周围,却没有发现什麽异常。
他们三三两两地凑到一起嘀咕着。
“你们有发现周围多了什麽人吗?”
“这次怎麽没变化啊?”
“相机在这里是不是真的没用了,上个匣子的经验看来也不能盲目遵循啊。”
“……金曜,你怎麽了?”木独山拍了下金曜的肩。按下快门后,金曜就一直保持着举着相机的姿势,身子有些僵硬。
木独山见他没反应,顿了一下,连声叫他的名字,又按住他的肩膀晃了晃。金曜终于回过神来,他放下相机,将显示屏里定格住的画面递给衆人看。
只见在画面中,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每个人头上都连着红色的管线。管线竖直着往上,彙聚到天空,形成了密密麻麻的血管一样的巨型网络。而那些血管最终彙聚到了……高大拱门上那个耀眼的、存在感十足的光源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