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一起抓小偷,怎么没看着你,你的东西没丢吧?”
宁月笑笑:“没丢。我胆儿小,不敢往前凑,生怕那些贼急眼了见谁就打,我这样的,还是离远点儿好。”
“你这么想是对的,我家老太太就不让我们这些女人往上凑,前边有男人顶着呢,女人过去只能束手束脚。”
宁月瞅了眼被儿子推着的胡老太太,相比于骂骂咧咧就真的是在骂骂咧咧的张老太太,胡老太太才是真的聪明人,不说别的,光看胡家这一家子的团结劲儿,胡老太太就功不可没。
而张家那一大有子,二十多口子得有三百来个心眼子,各种自私自利,连几岁的孩子都有好几面,宁月看着就头疼。
小媳妇儿用力的用手扇了扇风,“老天爷怎么就不能下点雨呢,这天实在是太热了。”
“到了京城就好了,最起码不用担心买不到粮食。”
“这谁知道呢?咱们只是难民,京城让不让咱们这些难民进还两说呢!”
“就算不让进,也会有京城的高门大户施粥的,总不至于饿死。”
其实大梁朝现状并不怎么美妙,内忧外患,仗都要打不起了。
哪怕是住在宫里的皇上都已经开始节俭,每顿一百零八道菜?
不不不不,四菜一汤吃剩下的还要赏给宫人,讲究能省一点是一点。
没办法,都是被逼的,朝中大臣已经有不少建议皇上下罪己诏了。
这世道这么艰难都是皇上你的错啊,因为你犯了错,老天爷才降下天灾引发人祸,你得认错啊,不然你怎么做了十几年的皇帝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
你瞧老天爷都让你断子绝孙了,外敌入侵了,天灾降临了,你赶紧跟天爷爷认错去!
所以啊,老皇帝也不好受,京城也没有人想像的那么美好。
但,哪怕明知道这些,他们也只能朝京城而去,因为去别处可能更完蛋,甚至他们都走不到那么远。
宁月这两天从和别人的聊天里知道了不少的知识,就比如这个大梁国,国土面积貌似特别的大,最北到最南大约上万里,从最东到最西也有万里之遥,是绝对的地大物博。
可惜到了如今的皇帝这一代,因为他一直生不出儿子,有点破罐子破摔,强大的梁国在渐渐走向没落。
不过这些暂时和宁月没关系,她还在凭着两条腿赶路,真的,顶着那么大个太阳,不停的向前走走走,真的是腰酸背痛脚底疼,太特么艰难了!
抹了把大太阳晒出来的汗,宁月向四周看了看,身上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干,都能闻到馊味儿了,人群里,有孩子要水,但家长没给渴的哇哇直叫。
此时,他们这一行队伍不断壮大,加起来得有几百人了,胡老太太说话的声音都小了些,因为她发现,周围这些人好像都要没水喝了,而自家的水可是不少,她生怕自己的东西被别人盯上了。
胡老大兄弟几个早就得到了亲娘的暗示,和胡老爷子等人一起围着推车上的老太太和两个小孙子而行,手上都握着武器,武器品种包括但不限于:菜刀,大镐,铁锹,粗木棍……
反正,一看就不太好惹。
第842章 逃荒不慌6
眼见着天慢慢的黑了下来,有几家张罗着要找个地方歇着,胡家人却并没吱声。
和这么多人在一处休息,那是真的没有安全感,胡家人和村长悄悄商量过后,他们打算继续赶路。
', ' ')('半个时辰后,有一部分人已经在路过的村庄停了下来,他们上次住在村子里时,从借住的人家里翻了不少能用的东西出来,比如带不走的那些破衣服被子,还有碗筷水桶这些,还有人摸到几个钢板,便宜占的多了,开始贪心,见附近有村子,他们就死活不走了。
而村长却带着村里人继续赶了半个多时辰的路,然后落户在了破庙里。
胡家人和村长商量,“这一路上不安全,为了防止昨晚那样的事发生,晚上得派人手守夜。”
“这个没问题,大家换着守,一人守上半夜一人守下半夜,也不耽误明天赶路。”
村长又道:“村里那几户不省心的,竟然和一群不认识的掺和到一起,也不知道明天他们能不能跟得上。”
胡老大道:“人各有命,说不定没事呢。村长,我看这破庙后面就有山,等下我去山上转转,说不定能有什么收获,您家要不要一起?”
“去去去,我去喊我家那几个小子,你们早去早回,绑个火把,都小心点儿。”
听闻胡老大要去后面的山上转,宁月也跟着起了身,没一会儿十多人就一起上了山。
宁月瞧着,胡家几兄弟应该是打过猎的,因为他们拿的工具就是猎人专用,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宁月就和这些人分开了,没办法啊,想做点手脚就得分开,不然,她还要半夜起来偷着弄吃的。
而且,胡家这些人和村长人都不错,她也想帮帮这些人。
玉镯空间里养着不少的鸡兔猪的,因为她从来不管这些玩意,个个长的膘肥体重,还有些傻,宁月干脆抓了三十几只兔子出来,扔在胡老大等人的前面。
她还在山上仔细的找了找,别说,还真能看到一些野菜,她小心的挖了,然后扔进玉镯空间里。
没过一会儿,胡老大等人发现了那些兔子,一个个兴奋的扑向了那些大兔子,宁月等到时间差不多的时候才拎着一只腿受了伤的灰兔子和胡老大等人汇合。
“咦,白家妹子,你刚才去哪儿了?我还说要找你逮兔子呢!”
宁月晃了晃手里的东西:“我已经抓到了一只,还挖了一些野菜,晚上可以改善伙食了。”
胡旬放心了,“那就好,我们也抓了几只兔子,等下就下山,你跟紧了。”
家里老爷子说了,都是逃难的,白家妹子孤身一人,能照看一下还是要照看一下的,与人为善也是与己方便。
宁月点头应下了,下山的时候大家的兴致明显很高,因为,大家都有收获。
三十几只肥兔子被抓回了十七八只已经很不错了,剩下的那些她也不觉得浪费。
下一次有人上山就可能不用空手而归了。
大晚上的,破庙里传出了香喷喷的炖肉味儿,哪怕他们手里只有盐,只用水煮,那也香得人直流口水,毕竟这可是肉啊。
尤其是小孩们,全都围着锅子不肯离开,只等着肉熟后能吃上那么一块就知足了。
胡老太太今天最开心,因为几个儿子一共抓了五只兔子,这东西不能留,今天就一起都做了,但不能全炖,因为太费水了,所以一只炖,四只烤,烤的干一点还能多放两天。
皮毛也留起来,不定什么时候,还能换些铜板。
“一群馋猫,都离远点,等下熟了就给你们吃,离锅这么近,烫着怎么办?”
老太太手一挥就把几个孙子孙女赶走了,儿媳妇们正忙着熬粥,毕竟,一只兔子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