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马之间爱情的模式是细水长流的,带着点青春期特有的笨拙、暗恋、青涩、单纯、躁动、别扭等等元素。单从写小说的角度来看,其实太平淡了,缺少了点矛盾和张力,不那么刺激。
但这种关系是稳定且牢固的,有着一种建立在彼此熟悉基础上的安全感,是我在三次元最向往的爱情模式。
可惜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帅气的竹马陪着我长大。也许就是因为遗憾,我就特别喜欢在写文的时候搞青梅竹马的设定。
所以这文里松田那条线,男女主是欢喜冤家青梅竹马,打打闹闹着一起长大,自然而然地成为恋人。就是我自己最喜欢的恋爱模式,写的时候也十分轻松愉快。
至于三人关系……那就纯属妄想了。包括集体预知梦什么的,绝对是妄想中的妄想。
但这本来就是个无脑恋爱梦女文,妄想就妄想吧,我写得很开心,希望大家看得也开心。
然后,我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其实景光才是我看番惯常会喜欢上的类型。
我是个温柔控,还喜欢□□属性(喂),再加上景光又是个自毁型的男人,即会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简直完全戳中我的xp(什么奇怪的xp)所以出于私心,这个if线就写得比较长。
值得一提的是,景光这条线的风格我有刻意设计过。以思念和回忆为主题,全篇充满了分离,既没有非常热烈的告白,也没有很甜蜜的恋爱。
恋如音符这个题目,句式灵感来源于《恋如雨止》。为什么用“恋”这个字呢?
我个人觉得“恋”这个字,完美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精髓——物哀。这个字日本自古就有,反倒是“爱”这个词很晚才出现,是近代西方输入的概念。在《万叶集》(相当于中国的诗经)里,“恋”这个字写作“孤悲”。即对一个人产生恋情,意味着会因为无法与对方长相厮守而感到孤独和悲伤。恋爱的本质是思念的痛苦和孤独的煎熬——这种解读,真的完美体现了日本物哀的传统文化。虽然听起来有点悲观消极的味道,但又非常真实。
看到百科资料里说,这是恋爱意识的内向性倾向,追求的是含蓄深沉和隐忍。这种描述,让我莫名感觉和景光这个人搭配起来很合适?
然后“音符”这个词,一方面是因为景光擅长贝斯,喜欢音乐,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条线比较曲折。两个人相遇又分离,有甜有虐,恰如一段有高有低的旋律,最后达到了一个平静安宁的结尾。
不过,构想了那么多,归根结底还是篇纯恋爱主题的无脑梦女文。以我的水平,写不来什么推理和卧底的情节,也想不出任何案子,所以相关内容全都略过。
插句题外话,虽然现在柯南变成子供向了,黑衣组织看起来削弱了不少,但童年看柯南的时候,真的觉得黑衣组织挺恐怖的,琴酒也一直是我的童年阴影。当年追到本堂瑛海为了保住女儿自杀那一段,真的发自内心觉得当卧底好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