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玉。
卷子上虽然只有三个字,但是这份卷子还是成功地引起了硕亲王的注意,出于好奇之心,硕亲王决定接见这个应聘者。
当他见到方孝玉却有些失望,方孝玉实在太年轻了,最多也就十六、七岁,根本就不像是饱读诗书的样子,不过人既然来了,他还是决定耐着性子见上一见:“你就是方孝玉?”
方孝玉微笑:“王爷可否感到失望?”
硕亲王微微一愣,这个年轻人似乎看穿了他心中所想:“你如何知道?”
方孝玉居然坐了下来,端起茶盏喝茶:“一般人认为饱学之士,应该不是一个乳臭味干的少年。”
硕亲王问:“可有功名在身?”
“九岁童生,十二秀才,十五举人。”
“既然是举人为什么答卷上却一字不答?”硕亲王问。
“因为王爷不会每张试卷都过看,”方孝玉始终脸上带着微笑:“我的试卷若不能引起王爷的注意,答得再好又有何益。”
硕亲王开始觉得面前这个少年有些意思:“这么说你是想为本王效力了?”
“方孝玉只是与王府做个交易,”方孝玉显得很直接:“我是从闽淅来的仕子,这次上京主要是为了参加来年科考的,但是从现在到来年的春闱秋试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虽说我身上带了些银子,但是京城居,大不易,为了不至于从京城灰溜溜地滚蛋,或者是流落街头,所以想到王爷这来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份差事,混吃饭吃?”
硕亲王听得很是郁闷,虽然他们硕王府比不上荣王府跟和府财雄势大,可他好歹也是朝廷的郡亲王爷,天潢贵胄,他的硕王府什么时候变成了那些江湖人物混饭吃的地方了。
方孝玉则丝毫不理会硕亲王的郁闷心情,继续说:“我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王爷每月给我一百两银子就行,王爷有什么疑惑,我尽可能地为王爷排忧解难,当然了我每次为王爷排忧解难,得另收0两银子,除此之外还我不受王府的任何约束,来去自由。”
硕青王怒笑:“你的条件很苛刻。”
“因为我值这个价。”
方孝玉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