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二毛东部等地区虽然仍保留了之前的习惯,但和当年的强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黑海造船厂也越发的衰退。
衰退的原因有很多,有谢廖沙对海军的关注力度越发变小,也有船厂核心工程师、技术人员流失的问题。
尤其是在谢廖沙和新上任文官出现分歧后,黑海造船厂再也没造过新舰,原本造船的船台成了泊位,再也不复往日热火朝天的场景。
因为船厂缺少新的造船项目,一线技术工人的工资福利缩减,这也导致刀美兰在船厂招人时有很多人想也不想就表示同意。
如今很多当地工程师都非常愿意去沪海和科技园区,科技园区有不少跳槽过去的当地人,能够更好的交流的同时,继续自己热爱的研究。叶明提前给他们搭建好的良好的生活环境、高昂的工资和专业研究平台都让他们趋之若鹜。
刀美兰在给他们介绍时,还会用先进的笔记本电脑给他们看生活区的录像,这就跟未来华夏卖房子一样,有图有推销,那还有不好卖的,准备如此充分,自然赢得了众多技术人员的青睐。
站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甲板上,在叶明的资金投入下,黑海造船厂最近忙的热火朝天,工人们连加班都有干劲了。
叶明扶着马卡洛夫厂长坐到了一条长椅上,这里是指挥室的位置,不过现在却空旷的很,现在反应炉和燃气轮机刚要陆续装进船体内部。
所以,这艘船最重要的动力装置还没完全安装好。
按照叶明的设想,先将分段式建造的船体焊接完成后,在从甲板顶部将燃气轮机等大型动力设备放入船体内部,可是马卡洛夫厂长还是在船体焊接剩下三分之一时就将反应炉、燃气轮机置入。
老厂长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因为在尾部船体未全部焊接前将这些动力装置放进船体,可以提前进行测试,仿制出现意外,而他却不知道,叶明早就在脑海里进行了预演,所以根本不会有异常情况发生。
但叶明并不能拒绝老厂长的好意,只能听他的,在船体合拢前就将燃气轮机等设备测试完成,万无一失的时候再焊接合拢船体。
等到安装简易的控制装置后,张老就可以开着这艘航母船壳以25节的航速航行回国。
在指挥台可以观察到整艘船的施工,同时在这里也可以将四周的景色一览无余,黑海沿岸的景色非常迷人,如果在这里度假,应该也非常舒适。
迎着轻微的海风,叶明轻舒一口气,由于船体焊接已经进展过半,动力装置也已经安装完毕,自己也快结束这边的工作,去马达西奇发动机制造厂去改造图95客机了。
这次主要是为了完成对谢廖沙的承诺,所以只需要改造十架图95客机交付给乌东就可以,华夏买到手的十架会直飞回华夏,并不会在乌东多做耽搁。
身后传来马卡洛夫厂长用对讲机指挥的声音,随着他的指挥,黑海造船厂的900吨级龙门吊开始将一台数十吨重的燃气轮机吊到空中,在精准无误的通过甲板上的缺口送到对应的动力舱室。
这些动力设备也是航母上最先进的装置了,为了这些动力设备,叶明多花了至少3亿美元,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