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副局挑刺道:满车烟雾,看都看不清,怎么狙击?
顾言琛淡淡道:别人不行,但是我应该可以试试。
丁局看陈副局又要说什么,忙出来打圆场:好啦,好啦,知道你技术好。王队你回头研究下,看看怎么调整作战方案,顾言琛也没有用什么过分的手段。军方还讲究个红蓝军对抗呢,演习谁输谁赢,还不都是我们警方获胜?
王队点头,表示接受这个结果。
顾言琛也没再说话,安静地站在一旁听着领导讲话。他往上撸了一下演习服的袖子,习惯性双手抱臂,露出的一段手臂结实有力,修长的手指骨节分明。
丁局道:顾队,前几天的演习我们也都看到了,你这在后勤待了几年,狙击技术却练得越发出色。以后槟城这边有突发的事件,你免不了要跟着去了。
董副局道:对,对,能者多劳,这在其他的城市警队也有先例,像我在新城的时候,有位庞队,也不是特警那边的,但是因为枪法好,总是被叫去狙人。有次他正在家里辅导孩子作业呢,忽然有了个地铁劫持案,他穿着大裤衩和拖鞋就跑过去了,趴在地铁口半分钟就完成了任务,后来这段视频还被人拍了发到网上。
顾言琛也知道那件事,他对这安排并无意见,开口道:看领导安排。
丁局转头又对陈副局道:老陈啊,你得让你下面的队员知道,不是照本宣科按照步骤完成就一定能够得到好结果,犯罪分子比他们想像得更为卑鄙。现在这些队员年龄都不大,也没有特别多的实战经验。我认为是该给孩子们上一课,演习多流汗,实战不流血,挺好的。
说到这里他又转头对特警的队长王浩存道:另外王队,以后有不好解决的突发事件也可以和顾队一起商量着来,演习的目的还是为了实际操作之中不出差错。我们要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这几段话,就算是结语,把演习结果的性质给定了。
终于把相关的事情处理完,顾言琛要走,丁局又喊住他,说有话要和他说,他回身寻找沈君辞。
沈君辞看终于要找自己,站起身来。
顾言琛的目光随着丁局往人群看去,在看到沈君辞的那一瞬生生顿住了。
丁局给他们两个介绍:顾言琛,这位就是特刑科的法医沈君辞,小沈啊,这是顾队,你们以后好好配合。
看沈君辞走过来,顾言琛的目光在他的身上停留一瞬,直接开口问他:我们以前见过吗?
沈君辞摇摇头,微笑着斩钉截铁:没见过,顾队这样的人,我见过应该会有印象的。
看着眼熟好,说明大家有缘分。丁局招呼他们道,你们和我来办公室,我有话和你们说。
第5章 特刑科
下午五点半,槟城市局。
丁局把他们两个人叫到了局长办公室,亲自给他们倒上了茶。
真是抱歉,本来以为演习可以早点结束,结果让沈法医等了许久。丁局继续道,刚才已经介绍过了,现在我们直接说正题,这次我组织这支特刑科,选择了两位作为科室的主干。顾言琛为科长,也是队长。沈君辞是从省厅调过来的,特刑科的法医,主要负责特刑科的案件。
顾言琛坐在椅子上,嗯了一声。
沈君辞拿起茶杯低头喝茶。
丁局切入主题:你们大概会有疑问,槟城市局,已经有五支刑警队,为什么还要单独设立一只队伍
提出了问题,老局长等着眼前两人回答,目光在两位年轻下属面上滑过。
沈君辞摇头,表示自己一无所知。
顾言琛道:领导肯定有所考量。
丁局也就直说了:开始工作前,我觉得还是要把我的想法和思路和你们沟通清楚。
他叹了口气说:我最初有这个想法,还是受了我女儿的启发。她是做媒体工作的,有一天她问我:爸爸,为什么每次我们都需要等很久,才能够等到你们公布警情?大家的关注度都散了,你们一个案子还没查清楚。你们槟城市局这么大,就没有能够快速查案破案的刑警吗?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自从去年来了市局主持工作,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我认为我们在工作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刑侦这一块,外面的人可能会说,慢一点,稳一点,以防冤假错案的发生,但是其实,我们自己心里清楚明白,很多时间是被浪费了。
过去的很多案子,要么是办案人员能力有限,要么是权限不足,需要层层审批,警员畏手畏脚,跨部门如同隔了一座山。破案的实际效率很低,有时候一个凶案遇到了难点,几个部门协调成了踢皮球,调个监控都需要一整天,需要数周甚至需要数个月才能够破案。
可是现在不同于往日,互联网这么发达,我们是在人民的监督下查案子。过去的刑侦节奏早就不适于此了,警方必须快速破案,把真相公布出来,才能够服众,不让人民失望。
沈君辞和顾言琛在一旁听着,丁局所说的,也是刑侦的现状。
现在互联网极其发达,有的案子刚刚发生,就会被人曝光到网络上。
警方公告反而要跑在媒体的后面。
人们转发围观的同时,还会有人在互联网上鸣冤,网民开始升堂。
几方各执一词,不好好处理就会造成舆论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能否迅速正确破案,就会影响到警方的公信力。
随着现代刑侦的发展,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进步。针对某些民众关注的特殊案件,必须要快速破案,减少不必要的拉扯环节,给公众交代。可追求速度的同时,又必须明察秋毫,不能有冤假错案的产生。
后来我有了一个主意,你们都知道,过去的刑侦队在面对大案子时,会成立专案组,从各组抽调优秀人才,全力查办案件。所以我想参考这种模式,成立一个叫做特刑科的科室,这其实是一个小型的专案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专门应对那些在公众眼皮子底下,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
丁局说到这里,坐直了身体:所以,我力排众议,成立特刑科,就是为了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隔阂与壁垒。发生了刑事案件以后,能够排除各种因素,不畏一切权势,一查到底。无论是大案还是小案,都要快速查明所有真相,核实准确无误,随后迅速公开。
顾言琛和沈君辞两人点头,都明白了丁局成立这一科室的目的。
丁局说到这里苦笑了一下:但是这仅是我的构想,想要促成,难度很大。这个组是不接普通刑事案件的,没有案子的时候,就会很闲,一旦有了案子,又需要高强度工作,二十四小时不眠不休。而且还是被民众监督着,时刻是在风口浪尖上。很多人听说这样的想法,就是怕了,躲了。我也是好不容易,才把你们两个找了过来。
这样的工作,要求极高,还有很大的危险性,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说到这里,丁局看向顾言琛道:我偶然看到了顾队你的简历。你虽然之前做了一段时间的后勤工作。可是我觉得,你的刑侦技术过硬,是难得的好警察。不应该只在二线做辅助工作。这次我给你的位置职级不低,争取的权限也很高。特刑科是架构在几个刑警队之上的,你可以调度几个队的警力,配合你们调查。
顾言琛道:好。
丁局打了个官腔:我们常说,扫黑除恶,法治长效,但是我深知,想要和黑暗斗争,就必须给警员配备相应的权力,才能够应对野兽锋利的爪牙。
这支队伍允许你们使用一些特殊的手段,配枪,监控,监听。流程也是极度简化,你不用走到支队那边,只需要董副局直批。这其中的规矩和底限,顾言琛,你来把控。
把话都说明了,丁局又把工作安排和他们说了。
接下来又介绍了人员配置,装备配备等一些细节问题。
整个会议,基本上都是顾言琛和丁局在讨论,沈君辞在一旁旁听。
到了最后,丁局有点过意不去,今天这会,虽然主要是说给顾言琛听的,沈君辞却也很重要。
法医和刑侦如果不是一条心,那很多事情光是刑警使力根本没用。
丁局感觉让沈君辞等了半天,怕他有想法,直接问他:沈法医,作为特刑科的专属法医,你有什么意见没?
沈君辞道:没有,您考虑挺周全的,我就是怕学艺不精,拖了顾队的后腿。
丁局哈哈笑了:没事没事,能够招到一个随队的专用法医,我就已经很知足了,如果你工作里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我和卢主任打过招呼,你随时可以问他。
会议结束,两人下楼。
一个去往法医的三号楼,一个去了刑侦队的一号楼。
沈君辞去了办公室,戚一安见他开会去了许久,起身问:师父,有什么特别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