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重华立刻下了床,套上了自己的衣服。“对,现在就去。”
外头的雨下得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漫起的水雾和落下的雨滴让人看不清路,坠在油纸伞上的每一滴似乎都要将伞面砸穿了,半个身子被斜飘进来的雨淋湿,沾在人的身上行走都变得沉重了不少。
他让暗卫寻个躲雨的地儿歇歇,自个儿上前去敲响了太师府的侧门。
雨声太大听不清,他只能握着拳往门上砸,掌侧红了一圈。
“谁啊谁啊,半夜不睡觉怎得来敲门?”门内的小厮贴着门大喊。“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时辰了?”
李重华也顺着门缝高喊着回应,“烦请小哥通报一声,就说重华有要事寻太师。”
“重华?可没听说过这个贵客。”门内小厮不耐烦了起来,“我家老爷上了年岁了,哪里有半夜见客的道理,你若是真的诚心要见,明日白日再来吧。”
他听着心下着急。
“真有要事,乃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烦请小哥通报一声,太师必会见我的。”
两人在此胶着不下,也不知是不是惊醒了太师府的总管,听见几声问礼之后就是另一道声音响起。“敢问门外是何人啊?见老爷又是有何要事。”
“我姓李,名重华,总管便说李重华来访,太师必会见我的。”雨糊到了他的脸上,眼睛都要是睁不开了。
门内的声音顿了一会儿才说:“请公子稍等,我自去通报。”
李重华这一等,便是将近半个时辰。到底还没入夏,这深夜的雨水浇在身上是刮着皮肉的凉,身子已经在微微地哆嗦了,他蜷在了侧面的小檐下,双目放空地盯着虚空之处。
嘎吱一声,门被打开了。
“老爷请您进去。”总管提着一盏暗灯来踏了半只腿出来。“请随我来吧。”
他搓了搓发麻的手臂,“有劳总管了。”
作者有话说:
这几日都有些忙,后面几天有时间会多更新的。
第101章 【壹佰零壹】天皇贵胄
邬修明上了年纪了,总是要比年纪轻的要畏寒一些,这样的月份,屋内的地龙也还在烧着。李重华迈进房门的时候一哆嗦,便觉得没那么冷了。
没见着人之前,邬修明面上还有几分困倦的惺忪睡意,在看见了李重华的霎那,眸子就睁了睁。
“诶,你怎得不告诉我,是重华来了啊!”理了一下领口,就大步地朝李重华走来。“是老夫失礼了,身上怎都淋湿了?”
李重华扫了一下顺着鬓角往下滑的雨水,“不碍事,是外头的雨下得有些大了。”
“快去给公子找一身干净的衣物来。”
他本欲开口说不用也行,但又转念自己来这里的目的,便随着他们而去了,直到房内只剩下了他与邬修明两人,李重华才又提起了卡在喉口的那口气。
他捧手,对着邬修明深深地作了一个揖。“太师,重华斗胆求太师相助。”
未曾抬头,他也感受到了邬修明在霎那便沉下去的情绪,或许是因为他自己沉下了心。
两人久久地都没有说话,窗外的风声雨声似乎更肆无忌惮了,拍打着墙与窗,喧嚣着要将人吞噬进去,而李重华身上还留有雨的凉。
“公子想要老夫做些什么呢?”良久,邬修明才开了口。
李重华正欲开口,那边邬修明却又继续地说了下去。“是雍和公主与南夷和亲一事吗?”
“是。”于是他果断地答。
“公子,恕老夫直言。”邬修明抚着长须晃了晃头。“雍和公主和亲,又与公子有何关系呢?”顿了下,又说:“便是与我,都牵扯不上什么,如此,老夫又该如何帮公子呢?”
李重华常常觉得自己算不上一个聪明人,他勘不破时局、算不清局势,可偶尔又没那么糊涂,能够明白他人一些未能说出的言外之意。
他噤了声,垂眸看着地砖,衣袍上的水聚成滴落在地上,留下一圈水渍久久不散。
也不过是犹豫了那么一小刻,便下定了决心。
没有什么比他的妹妹重要。
“因为泠河是重华一母同胞的妹妹。”他说,又抬手对邬修明深深作了一揖道:“老师,请老师帮帮重华,救救重华的妹妹。”
窗外的雷声轰隆,屋内骤亮,可什么都没看清就又归于沉寂了。
他不知道这是不是邬修明想要的答案,但在他话音落下的那一瞬,邬修明就上前来搀住了他的手,将他稳稳地扶了起来。
一双苍老又温热的手,紧紧地攥着他的手腕,像是盘错的树根深深地扎入了名为他血肉的泥土中,缠着他的筋脉。
“殿下,老夫受不起这样的大礼。”邬修明说,又说:“殿下你受委屈了。”
李重华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定义“委屈”二字的,因为他却常常觉得在外比在宫中要快乐、做李重华要比做晏淮清快活。
但他常常没得选,一如此刻。
“老师,我早已被贬为庶人了,哪里还能得一声殿下呢?”他抿唇努力地露出了一个淡笑,“如今想的,不过也就是将泠河救下,其他,到底都是牵扯不上了。”
“殿下,你毕竟是天皇贵胄,身上流的是大晏主人的血,更何况,众人之心皆若明镜,都知道殿下是被冤枉的。”
天皇贵胄,听到这四个字李重华又觉得身子乏重了一些,脑袋昏沉、胸口发闷。
而邬修明却长舒了一口气,将他的手握得更紧了一些。“大皇子重己而轻民,淑妃与其父又性格乖戾,自……”说着,顿了一下,大抵是在斟酌字词。“上次事变之后,他们行事越发张狂。”
“陛下近些年无心朝纲,致使大权旁落于阉人手中。大皇子与阉党争权,扰得朝堂内外不得安宁,朝中内外苦大皇子一党久矣。若大皇子继位,那……唉。
“幸好,幸好殿下无碍,大晏臣民有救了。”
危难来时,他尚且不能自救,又如何去救得了他人呢?
只是李重华知道自己这个时候说这些并不合适,邬修明又怎么看不出其实他难当大任?可眼下无人,那一个听话的、愚笨的、戴罪之身的皇子,就远比晏鎏锦等人好控制得多。于公于私、于民于臣,他都会是最好的选择。
邬修明想要一个没脾气的皇子,他想要此刻有人能将泠河救离苦海。
两人各取所需,没有什么不好的。
于是强忍着心中的不适,他扯了扯嘴角对邬修明说:“泠河体弱,实在无法适应得了南夷,此次和亲一事有待商榷,有劳太师与陛下谈一谈了。”
“自是,自是。”
邬修明终于松开了他的手,而后往后退了半步,对着他作揖道:“待耶律冲等人回南夷,臣等必将鞠躬尽瘁,为殿下翻案重判当日之罪,委屈殿下再忍耐一段时日。”
他轻轻地晃了一下头,“太师客气了。”
李重华暗自吐出了半口气,却丝毫也没有觉得轻松。
思虑了片刻之后,他还是决定直接开门见山地对邬修明说:“太师,掌印的总管教南夷的那个将军捉了去。”知道对方对李浔等人不喜,他又欲盖弥彰般地补了一句。“南夷人行事轻浮,当街动手,实在太过张狂。”
邬修明朝堂沉浮了如此多年,喜怒都很淡,听到这话也没说些什么,仿若方才当着李重华的面呵斥阉党误国的人不是他。听完后也只是点了点头。
“南夷人蛮横,陛下又素来对南夷施以仁厚之策,便纵容得越发肆无忌惮了,这是他们会做出的事儿,不过毕竟是在大晏的国土之内,他们不敢做得太过分。”邬修明又轻又重地点了一下头。“殿下莫急,自会有人管教他们的。”
虽是没有明说,但也算是给了李重华一个承诺了,如此以来,今日来太师府的目的都算是达成了,哽在喉口的另外半口气终于又吐出去了一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