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范阳县城头,面对盗贼张元来袭,崔浩荣就曾让陈乾代表自己出面。
现在,他又将重任交给了这位得意门生。
没多久,叶元山等人步入厅堂。叶元山年近半百,其他几位学者也都大约五十上下。他们礼貌地向崔浩荣致意后坐下。
崔浩荣笑容满面地说:“各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
他指向陈乾:“这是我徒弟陈乾,现在正在长安的国子监学习。他刚刚抵达长安,就特地来看望我。”
叶元山笑着回应:“哦,原来这就是那位小侯爷啊。崔大人,您一人劝谏确实有些孤单,我们力量有限。但现在小侯爷在场,情况就不一样了。”
“小侯爷身份尊贵,言辞有力。要是小侯爷也加入我们的行列,一同劝谏太子,那这次行动必定成功无疑。”叶元山的话中满是期待。
在场的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赞同:“没错,小侯爷的参与至关重要。”
“有小侯爷助阵,我们一定能说服太子。”
大家看向陈乾时都显得异常振奋,仿佛他已经成为了扭转局势的关键人物。
然而,陈乾内心却是一片冷嘲。在他看来,这群人的行为实在令人作呕。
陈乾淡然一笑,对叶元山说道:“叶老,听闻你们都是热血忠臣,老师能结交到你们,真是幸运。”
叶元山摸着胡子谦虚道:“小侯爷过誉了,我们哪比得上您的老师,那才是真正的大忠大勇之人。”
周围的人点头赞同,看起来他们以为说服崔浩荣去进谏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陈乾嘴角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打断了这股欢乐气氛:“各位,恐怕你们误会了我的意思。”
叶元山心中一紧,问:“什么误会?”
陈乾直截了当地说:“这次向太子进谏的事,老师和你们会上书,但我不会参与。”
叶元山顿时愣住了,显然这不是他预料中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