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观美看他走动的时候,不需要借用拐杖就可以行走,而且他自制的假肢并不重,一提一走很轻松,丝毫不费力的样子,她看向弟弟,你觉得怎么样?
陆观华想要的假肢就是这样。至少表面看不出来,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两人走上前。陆观美笑着跟老大爷打招呼,您还记得我吗?
老大爷看了一眼陆观华空荡荡的右腿,笑了,这就是你跟我说的弟弟吧?
对!陆观美让老大爷展示自己的假肢。
老大爷进行全方位展示。这大爷伤的地方和陆观华很相似,都是小腿位置截肢。
他将自己的裤腿往上撸,让陆观华看得更仔细一些,看起来非常简单,就是一些铁制品,有些弹簧。
陆光华问他在哪定制。
老大爷笑道,我以前在铁路局工作的。这些都是我自己做的。我可以给你做个一模一样的假肢,一个只要一千块钱。
他伸出一根手指,他年纪大,瘸了好些年,脸皮早就练出来了,所以半点不觉得冒犯,反而卖力推销。
这价钱确实不贵。但是陆观华赚钱不容易怕遇到骗子,有些不放心,是全款还是先交定金?
先交一百块钱定金。老大爷似乎知道他的顾虑,所以很快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陆观华想着价格也不贵,于是就点头答应。
老大爷给他量了尺寸,又用和了泥做了个泥坯,收了他一百块钱定金,约定一个月之后过来拿,到时候定制的假肢会跟他的一模一样。
陆观华交完钱,非要拉姐姐到旁边的小面馆吃饭。
陆观美不同意,不用了,花那个钱干啥,多浪费啊,去我家吧。我亲自做菜招待你。
陆观华坚决不同意,其实我还有事请你帮忙。
陆观美见弟弟坚持,也没再犟,闻言有些惊讶,什么事啊?还非得请我吃饭。
陆观华让姐姐跟他进店。两人点了两碗牛肉面,陆观华这才将女儿给服装厂接了一笔外单,赚了一笔钱的事说了,然后让姐姐帮忙在市中心留意铺面。
最好是买下来。面积大不大不要紧。关键地段要好,人流量要大。陆观华在做生意方面也有自己的见解。
商铺地段就等于人流量,有人就有生意。最近服装店加班,许多老太太都返厂织帽子。男人们一天两天做饭还行,时间一长,他们没那么多耐性,就到小卖部买面条、鸡蛋或方便面煮给孩子们吃。小卖部生意比以前还要好。
陆观美虽然知道外甥女聪明,但是这么聪明,还是惊得她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她瞪圆眼睛,心内全然佩服,小希真厉害。没问题,我肯定帮她找个好铺面。
两人吃完饭,陆观华就自己坐公交车回去了。由于这会不是上下班高峰期,所以慢了一点也没有乘客埋怨他耽误时间,他心情好了许多。
不过他下车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陆林希站在小卖部门口,看到父亲从公交车下来,忙迎过来,爸?你去哪了?
陆观华见她这么担心显然不知道自己去向,估计周主任事情多,把代话的事给忘了,他也没纠结,笑眯眯解释,我去市里一趟,让你姑姑帮忙找铺面。我以为很快就能回来,没想到会耽误这么久,你等急了吧?我给你做饭去。
陆林希有点哭笑不得,我都做好了。您洗洗手进来吃吧。
唐奕暖也在小卖部,正趴在收银台写作业。唐奶奶最近也没摆摊,都在服装厂忙活。唐奕暖放学回家,不仅没人做现成的饭,她还得做饭给奶奶送去。
堂屋的桌子是用来写作业的,陆观华和陆林希吃饭桌就摆在院子里。
陆观华和陆林希坐到桌前,桌上摆了一盏煤油灯,光线太弱,好在小卖部的灯泡能照到这边,倒也不怕夹不到菜。
陆观华笑眯眯道,明儿我在院子里扯根灯线。这样就不怕吃到鼻子里去了。
陆林希点头,快吃吧。
吃完饭,陆观华继续守着小卖部,陆林希和唐奕暖到堂屋写作业。
唐奕暖作业先写完,陆林希比她晚写,她就拿陆林希的杂志翻来翻去。
等陆林希写完,唐奕暖这才找到机会跟她说话,小希,咱们的生意被厂里抢了,咋整啊?
原本这生意是她和小希的,但是被厂里抢走,而且还不能再卖给别家,真是太可惜了。
陆林希挠挠头,好像也是,这生意原本是她和唐奕暖一起合伙的。谁能想到外商真的看上了呢。签了合同,她拿了大笔钱,唐奶奶拿了一笔设计协助费,只有唐奕暖没得半点好处。
陆林希无意间瞄到毛绒玩具,眼睛顿时一亮,有了!可以把这些加上去。不是也很好看吗?
她拿了两只小兔子玩偶贴在帽子两边,原本呆板的帽子立刻变得软萌可爱。
唐奕暖的心立刻萌化了,小鸡啄米一般狂点头,好看!很可爱!
陆林希从屋里拿出针线簸箩,把毛绒玩偶缝到帽子上,然后拿出纸笔算成本,那种勾花太贵了,这种玩偶就很便宜。咱们再添两个毛线编成的辫子,肯定能卖出去。辫子的价格我不太清楚,但是玩偶的成本才两毛五一个,两个就是五毛。这种底帽比较便宜,最多一块钱。算下来咱们成本才一块五。两块五肯定有人卖。
唐奕暖也觉得不错,那我们什么时候卖?
陆林希抿了抿嘴,不急。这种帽子的消费群体可以是小孩和年轻女孩。所以帽子一定要软萌可爱。底色最好也要亮一点。
之前为了凸显帽子的花叶部分,所以帽子底色用的是咖啡色。但是这种帽子群体不一样,所以要求也不一样。
唐奕暖点头同意她的想法,急切追问,那我们什么时候织?
陆林希摸了摸帽子,等那些大娘大婶们忙完这阵,咱们就找他们织底帽。
唐奕暖算了下时间,不行啊。他们要一个月呢,咱们再运到外地,起码要半个月,冬天都要过去了。赶不上好时候。
一般衣服都是提前两个月预售才能卖出好价钱。卖当季衣服必须打折,要不然根本卖不上价。
陆林希摸摸下巴,想到一个好主意。她拉着唐奕暖到小卖部找爸爸。
陆观华正在给人结账,等客人走了,陆林希才凑过去问,爸,咱们这边有没有帽子厂?
有啊。陆观华笑了,他手往南指了指,往前面走十里有个帽子厂,前几年生意还行,近两年生意也开始下滑。这次厂里就是跟这个厂联动,把他们的工人请过来帮忙的。
服装厂的工人织帽子顶多是个特殊技能,比起帽子厂的工人,差了一大截。
唐奕暖有点失望,那他们岂不是没有工人了?
早就没多少工人了。听说上个月工资还欠着呢。陆观华的小卖部就是大娘大婶们的聚集地,谁家没有几个亲戚,大家聚在一起就爱说八卦,他也听到不少,有许多手艺好的老师傅都跑去南方打工了,人家私人厂是多劳多得,一个月工资有三百多。是这边两倍。
唐奕暖对这些八卦没什么兴趣,听到厂里没工人干活,她就看到一大把钞票离刀越来越远。她满脸沮丧,重重叹了口气。
陆林希却拍了拍她胳膊,你叹什么气啊。你不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吗?
唐奕暖弄懵了,一副听傻的表情,好在哪儿?工人都没有,怎么帮我们织帽子。
陆林希笑眯眯道,像帽子厂都是用机器织的。不是人工织。
唐奕暖点头,她当然知道,可关键是现在工人都到服装厂帮忙了。哪有人开机子。
陆林希见她还没反应过来,摘下头上的帽子,指了指上面的毛绒玩具,他们上个月工资没发,你说他们会不会像我们服装厂一样,有许多帽子剩下来?
唐奕暖立刻明白她的意思,那些卖不出去,不得不堆在库存落灰的帽子价格肯定很便宜。运气好的话,就会像他们服装厂一样亏本大甩卖。
两个半大孩子手拉手激动地又蹦又跳,发啦发啦。
陆观华也是哭笑不得,这俩孩子是真能折腾。这一个生意还没结束又想到另一桩生意了。
陆观华怕两个孩子耽误学习,就主动把洽谈的任务接过来,我是大人,我帮你们谈个好价钱。
陆林希也没时间打电话,想也不想就答应,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