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景云阕 > 第183页

第183页(1 / 1)

('

金城公主奴奴言:季夏极热,伏惟皇帝兄御膳胜常。奴奴甚平安,愿皇帝兄勿忧。此间宰相向奴奴道,赞普甚欲得和好,亦宜亲署誓文。往者皇帝兄不许亲署誓文。奴奴降番,事缘和好。今乃骚动,实将不安和。矜怜奴奴远在他国,皇帝兄亲署誓文,亦非常事,即得两国久长安稳,伏惟念之。

开元五年,二十岁的金城公主李奴奴,在逻些城亲笔写下《乞许赞普请和表》,递给了站在她身边许久的吐蕃政务大臣。

摄政大臣乞力徐垂目片刻,看到身旁懂汉字的幕僚轻轻点头,才放心地一笑,对勉强微笑的金城公主施礼道:“吐蕃上下,感念赞蒙恩德。”

李奴奴显出几分疲累,用熟练的吐蕃话恭敬地问道:“不知可否允我再书信一封,询问从小一起长大的姊姊的下落。”

跟着公主一起来到吐蕃的杜尚宫听到此言,慌乱地扯了扯公主的衣裳,不动声色地摇了摇头。

这一切都被乞力徐收在眼里,他言辞恳切、语气逼人地回说:“赞蒙要问什么,求和的使臣到了长安之后,会帮赞蒙问个清楚。但是这书信,就还是不要写了,以免生出事端。”

李奴奴虚弱地笑了笑,摇了摇头,“那就算了吧。”

这是她来到吐蕃的第七年,她从一个满头珠钗、鬓发坠地的长安小娘子,变成了缀满松石珊瑚、浑身透着酥油味道的吐蕃女人。

在长安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告诉她,和亲吐蕃,可以平息两国战争,能使百姓安乐、士兵卸甲,是功德无量的大事。她想,原来身为女子,不必像则天皇后一样,也可以做出惊天动地的事。

景云四年,睿宗李旦以“公主沐浴地”为由,将唐蕃边境的九曲地区完全割让给吐蕃,以示两国缔结万世之好。

她什么都没做,就担上了骂名。她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却只换来三年的和平。

新皇帝李隆基不满九曲之地的归属,面对吐蕃使臣指责大唐不守旧契,也丝毫未放在心上。

年轻的大唐皇帝好战喜功,新夺权的吐蕃摄政大臣更是摩拳擦掌。和平,不过是一方惨败之后的退路而已。

两方交战的时候,她在吐蕃备受冷落和提防;两方议和的时候,她又是最好用的工具。

这一封《乞许赞普请和表》,是她写给那个“皇帝阿兄”的第二封请和书了。

皇帝阿兄……她只记得,那时大唐和吐蕃在麟德殿前击鞠,临淄王阿兄不满大唐两局连败,以四人对十人,将吐蕃打得心服口服。

她离开的那一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唐王朝的皇位上,就再也不是她熟悉的人了。

离开长安之前,养母韦皇后为她亲手梳了发髻,笑着说:“这么浓密的鬓发,一定是个有福气的人,等到了吐蕃,会与赞普琴瑟和鸣的。”

她瞪着圆溜溜的眼睛问:“会和温王阿兄、善衡阿姊一样吗?”

皇后吭哧一笑,拽着她的一绺头发说:“吐蕃赞普年岁与你相差不大,你们也会如温王夫妇一样两小无猜的。”

她满心欢喜,本来以为和亲,是一定会嫁给一个老头子的,结果竟是和自己一般大的小郎君。

赞普比她还要小三岁,他牵着自己祖母、摄政太后没禄氏的手,远远地就对来自长安的公主行了一礼。奴奴没想到自己竟受了赞普的礼,把来时路上吐蕃使臣教习的礼节忘得一干二净,急急跑到赞普的面前,对他行了一个长安的叉手礼。

才满十岁的赞普瞪大了眼睛,似乎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礼,两只手在胸前暗暗比划,却总也做不出叉手礼的样子。

奴奴忍俊不禁,对比她矮一头的赞普娇声说:“我教你!”

她教会了赞普长安的叉手礼,赞普却转头兴冲冲地又去教给了自己的青梅竹马,那囊氏的小女儿——央宗。

原来,赞普和温王阿兄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善衡阿姊,她想。

金城公主奴奴言:仲夏盛热,伏惟皇帝兄起居万福,御膳胜常。奴奴奉见舅甥平章书,云还依旧日,重为和好。既奉如此进止,奴奴还同再生,下情不胜喜跃。伏蒙皇帝兄所赐信物,并依数奉领。谨献金盏、羚羊衫、段青长毛毡各一。奉表以闻。

李奴奴用手撑着额头,就着酥油灯的光线,又将一年以前的《谢恩赐锦帛器物表》重读了一遍。细密的纹路出现在她的眉间,她不禁摇摇头感叹道:“杜尚宫,你说吐蕃人什么时候才不会再逼我写信了呢?”

杜尚宫满眼心疼,想要触碰奴奴的双手伸出几寸,又缩了回来,只能宽慰道:“赞普对公主还是很好的。”

“他对我好又有什么用呢?在吐蕃又不是他说了算。如今的日子,比起摄政太后在时,不知苦了多少。”

杜尚宫点点头道:“是,摄政太后一心与大唐交好,不似现在。听闻赞普又要娶妻了。”

奴奴面色未有波澜,只是好奇问道:“又是和亲来的公主么?这次又是哪里?”

在她嫁给赞普之后,赞普先后又娶了南诏国的公主和自己心爱的那囊氏。

“是西突厥的公主”,杜尚宫和缓地说,又怕她伤心,急忙解释,“不过赞普有言在先,只许那囊氏与公主并称赞蒙。”

赞蒙是吐蕃的王后。其实奴奴都知道,赞普心中的赞蒙只有那囊氏一个。只许她与那囊氏并称赞蒙,不是因为赞普爱重她,只是因为年少的赞普一心想与大唐交好,却受制于人,只能以这样的法子对大唐来的公主示以敬意。

她不怎么关心这些。她只知道,从前赞普娶了南诏国的公主无伤大雅,因为南诏国早已是大唐的属国。可是西突厥就不同了。

更令她忧心的是,西突厥的公主嫁来没有多久,赞普的姊姊就嫁给了突骑施汗国的苏禄可汗。

西突厥和突骑施,与大唐和吐蕃的关系都很微妙。两桩婚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自己曾经设想过的,以己之身换取两国和平,终究是白日做梦。

“杜尚宫,这些事我不想再管了。”李奴奴闭上双眼,有些懒散地说。

杜尚宫犹豫许久,终于忍不住抚上奴奴的额头,心疼地说:“那公主就不要管了。两军交战,岂是一个女子就能扭转乾坤的?”

奴奴疲累地点点头,却忽然惊醒,坐起来带着哭腔说:“可我还是放心不下善衡阿姊。”

三年前,温王李重茂在房州莫名死亡的消息,还是七拐八拐地传到了她的耳边。

他不过才二十岁,身体一向健康。在皇帝李隆基亲政后的第二年就暴亡,纵是痴傻之人也知道缘由。

李旦和李隆基父子靠着政变当了皇帝,抢了温王阿兄的皇位,必然容不下中宗在这世上留下的血脉,哪怕只是让他不得自由地活着。

她辗转多人,去讨问温王妃陆氏的下落,却只得到四个字:不知所踪。

堂堂一个大活人,被他们软禁在王府中,竟然可以不知所踪,真是天大的笑话。

杜尚宫用手指顺着她的头发,安慰她道:“温王妃吉人天相,又有净觉大师的陀罗尼经咒保佑,一定会没事的。说不定早就回了吴郡的家中,朝廷不许外传罢了。”

她摸到腕上的金镯,突然开始大哭。

都怪她。离开长安之前,她偷偷调换了两人的金镯,心想她们拿着写有对方生辰八字的陀罗尼经咒,就可以永远陪伴着对方了。

如果不是她换了金镯,是不是善衡阿姊就会得到佛陀的庇佑,早就没事了?

她扑进杜尚宫的怀里,感到落在肩上的双手几分僵硬、几分颤抖,过了许久才紧紧搂住她。抱着她的杜尚宫,竟陪着她一起哭了。

妹奴奴言:李行袆至,奉皇帝兄正月敕书。伏承皇帝万福,奴惟加喜跃。今得舅甥和好,永无改张,天下黔庶,并加安乐。然去年崔琳回日,请置府。李行袆至,及尚他辟回,其府事不蒙进止。望皇帝兄商量,矜奴所请。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