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这里,他自嘲一笑:“恐怕都觉得朕已经不久于人世了。”
沈毅沉默不语。
皇帝闭上眼睛,默默说道:“方才,朕已经把这件事前前后后想了一遍,叫沈卿过来,主要是为了一件事。”
他扭头看向沈毅,虽然在场没有第三个人,他还是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要不要密诏老四回京?”
沈毅想了想,微微摇头:“陛下,这事不能密诏,朝廷无有明旨,四殿下回京之后,哪怕嗣位,将来史书上也说不清道不明,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回来的。”
“再说了……”
沈毅看向皇帝,默默说道:“陛下下定决心了么?”
皇帝摇头道:“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犹豫,但是朕心里,还是更向着老四一些的,老三这段时间当家,沈卿也看到了。”
“毫无主见。”
皇帝眯了眯眼睛,开口道:“他这个性子,将来坐了江山,不被孙家人摆布,恐怕也会被其他人摆布。”
沈毅低声道:“但是太子至今无有大错。”
皇帝抬头看向沈毅,低声道:“朕想让他犯错,他随时会犯错。”
沈毅一怔,问道:“陛下的意思是……嫁祸?”
皇帝微微摇头:“朕如何会这样对自己的儿子?”
他看着沈毅,缓缓说道:“只要朕派人到江都,将老四召回来,明发榜文,就说让老四回燕京与你家闺女完婚。”
皇帝看着沈毅,默默说道:“沈卿你说,他坐不坐得住?”
沈毅认真思考了一番,然后开口道:“陛下,太子殿下性格略显软弱,如果是他自己做决定,他多半不敢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人在背后撺掇……”
“那就不好说了。”
天子默默点头:“朕就是要看一看他,到底有没有自己的主见。”
“朕明日就派人去江都,同时下旨赐婚。”
说着,他看向沈毅,开口道:“老四在江都这大半年,还安生罢?”
“是很安生的,除了常去甘泉书院之外,没有听说什么别的事情了。”
皇帝“嗯”了一声,缓缓吐出一口气。
“那就按朕的法子来。”
沈毅思考了片刻,开口说道:“陛下,要不然您过几天再派人南下,臣先派人去替陛下,试探试探四殿下的心性。”
“磨练的如何了……”
皇帝看向沈毅:“怎么个试法?”
沈老爷轻声道:“陛下,臣身边有个幕僚,跟了臣十几年了,由他去一趟江都去寻四殿下……”
说到这里,沈毅声音更低了。
几句话之后,皇帝默默点头道:“那就这么办。”
沈老爷起身,低头行礼。
“陛下,您保重龙体。”
皇帝抬头看向沈毅,开口笑道:“这件事之后,太子如果要有动作,那就只能对两个人动手,或者是朕,或者是老四……”
“看他是要弑父,还是杀弟了……”
沈毅微微低头道:“陛下放心,臣会安排好一切的。”
皇帝点头,挤出了一个笑容:“朕自然放心,不然今天,也不会只请沈卿一个人过来。”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沈卿不要忘了,先前咱们说过的事情。”
沈毅低头道:“臣不敢忘,臣一定尽量保全大殿下还有惠妃娘娘。”
……
三日之后。
一身青衣的李准,快马来到了江都府。
他本就是江都府人,回到江都之后,只觉得鱼入大海,很是潇洒自在。
在江都大街上逛了一圈,买了些老家的方糕之后,他才打听到了吴王府的所在,径自来到了吴王府的后门,从怀里掏出一块刻着沈字的腰牌。
很快,吴王李鉴,就将他请到了王府正堂说话。
李准进了正堂之后,神神秘秘的说道:“王爷,还请驱退左右。”
听他一口江都口音,吴王爷犹豫了一下,还是挥了挥手,让下人退了下去。
等人都走了之后,李准才压低了声音,开口道:“王爷,陛下病重了。”
“侯爷让在下返回江都见您,准备秘密接您回燕京去,随时准备正位。”
吴王李鉴瞪大了眼睛看着李准,随即大皱眉头,喝道:“你这厮,是哪里来的骗子!太子殿下就在京城,你还想来诓骗本王!”
李准摇头,苦笑道:“殿下,小声,小声!”
“正因为太子在京城,咱们才要秘密进京,您忘了,侯爷如今在朝廷里,几乎可以盖过所有朝臣……”
李鉴坐在原地,狐疑的看着李准,神色阴晴不定。
李准轻声道:“殿下若是不信,我这里有侯爷的亲笔信,不过殿下看了之后,就要立刻焚毁。”
李鉴伸出手:“拿来看看。”
李准递过去书信,李鉴拆开看了一遍之后,神色更加阴沉:“确是沈侯爷笔迹,但却无有印信。”
李准摇头道:“殿下,这种事侯爷怎么可能留印信?”
吴王爷站了起来,看向李准。
“非有朝廷诏命,本王绝不离开江都!”
李准站了起来,从李鉴手里拿回那封信,三两下撕碎,直接扔进了嘴里,然后低头道:“殿下这么想,在下也没有办法,在下这就告辞了……”
说罢,他头也不回转身离开。
李鉴默默的看着李准离开的背影,宽大袍服下的手,忍不住狠狠握紧。
他看向北边,心里天人交战。
叔父呀叔父,您怎么这么疏忽!
要是真是派人来接我进京,怎么也应该是派个我见过的人过来啊!
吴王殿下呼吸急促,又狠狠咬牙,努力让自己转过头去。
“送客!”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天子临朝
江都内卫密报,以六百里加急飞送燕京。
此时,是燕京的大朝会。
已经许久没有露面的洪德皇帝,重新坐在了德庆殿的主位上,他看向底下的文武大臣们,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诸卿,许久未见了。”
太子殿下站在最前面,同百官群臣一起跪拜在地,叩首行礼:“臣等,叩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声声万岁,可以说是情真意切了。
毕竟,三十年时间过去,整个朝廷里已经一个前朝老臣都没有了,所有人都是洪德朝的臣子,都是皇帝陛下一手拔擢上来的。
即便一百个人里有一百个念头,各有各的想法,但是大家都是人,这些年皇帝待人宽厚不说,而且为人风趣,朝臣们对于天子,自然是有感情的。
一些年轻一些的官员,在君父思想的影响下,甚至视之若父。
如今,天子重新临朝,大家心中自然心潮澎湃。
皇帝坐在帝座上,缓缓抬手,中气十足:“都起身罢。”
众人纷纷起身,谢过天子隆恩。
皇帝看了一眼站在左首第一位的沈毅,两个人交汇了一下眼神,皇帝才把目光看向几位宰相,缓缓问道:“朕这大半年时间,身体微恙,再加上太子新立,需要历练,因此就躲了几个月懒,将政事托付给了太子以及几位宰相。”
他看向宰相们,笑着问道:“诸位相公,我儿这段时间可有什么错处?”
几个宰相互相对望,最终还是宋垣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对着天子欠身行礼:“回陛下,太子殿下处事公允,无有错处。”
皇帝眯了眯眼睛,轻声道:“诸位可要实话实说才是,现在将太子的错处说出来,朕还能纠正教导一番,将来朕百年之后,想改也改不了了。”
太子殿下毕恭毕敬,跪在地上,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奏书,两只手捧过头顶,低头道:“父皇,儿臣从未接触过政事,这段时间幸赖几位宰相扶持,以及太保指点,总算是没有犯太大的错处,不过儿臣反躬自省,还是有一些不当之处,这是儿臣的请罪条陈,请父皇过目。”
皇帝看了一眼太子手上的文书,又看了看沈毅,君臣二人都是微微皱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