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侯府里,沈周怀抱着几份文书,走进了沈毅的书房之中,他小心翼翼的走了进去,然后开口道:“大伯,这是邸报司还有内卫,给您送来的文书,侄儿已经整理过了。”
这会儿对于沈家来说,其实是相当关键的时候,沈陵的儿子沈瑛,跟着沈渊一起北上了,而沈周因为要准备接下来的科考,因此被沈毅留在了燕京备考,顺便被沈老爷带在身边,当了个小秘书。
沈毅放下了手里关于北方战事的文书,抬头看了看沈周,笑着说道:“在大伯这里帮忙,没有耽误你制艺罢?”
“没有没有。”
沈周连忙摇头:“大伯这里的书多,很多书对于科考很有帮助。”
沈毅“嗯”了一声,开口道:“可惜顾先生已经不在了,不然他能够教你不少,这段时间难得你大父还有师祖都在府上,你闲着的时候多去拜访拜访,尤其是你师祖,能够教你不少。”
“咱们沈家,你这一代里,要说科场,大抵也就你一个人有希望了。”
沈周微微低头,很是谦虚的说道:“大兄他读书也是很多的,只是志不在科场。”
沈老爷点了点头,开口道:“好了,不耽误你时间了,你去做学问去罢,争取这几年考个进士出来,你们父子双进士,也算是一场佳话了。”
“是。”
沈周恭敬退了下去,而沈毅则是翻开了他送过来的文书。
这几份文书,是内卫以及邸报司给沈毅送来的,详细记录了皇四子到了南方之后的所作所为,内容颇有意思。
这位四殿下到了南方之后,受到了沿途地方官府以及士绅的热情款待,不过随着他进入到了清丈土地的正题,在各地都遇到了极大的阻力,没有地方衙门的配合,只凭借着他带过去的户部人手,基本上很难开展工作。
四殿下很是恼火,但是又没有什么办法。
相较于那些地头蛇来说,他这个十几岁的皇子,哪怕带着钦差的身份,也还是显得太稚嫩了一些。
而就在事情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候,他上书向自己的父亲请了旨意,然后一路奔到了建康,从建康的皇庄开始查起。
而皇四子本人,则是在南京找到了主事的赵昌平,向赵相公求援。
赵相公是几十年的老户部,清丈土地这件事,本就是他一直想做却没有能够做成的事情,也不知道是这件事正合他意,还是皇四子与众不同,反正这位四殿下真的就说动了这位南京的宰相。
建康的土地清丈,随之轰轰烈烈开始。
几个月时间下来,已经卓有成效。
而随着南京清丈土地的结束,南方其他省的工作开展,相对来说就会顺利一些了。
毕竟,有南京给打了个样,其他省府州县要是再推脱,皇四子虽然年轻,但是也不是不敢动手杀人的。
翻看完了这着文书,沈老爷缓缓合上,若有所思。
思忖片刻之后,他还是站了起来,离开了沈侯府,去了一趟宫里。
随着皇帝陛下的“怠政”,此时哪怕是中书宰相想要见到皇帝陛下,也已经不太容易了,但是沈毅却是个例外,他进了皇城之后,很快被领到了德庆殿的寝殿之中,见到了正在欣赏教坊司奏乐的皇帝陛下。
更让沈毅觉得诧异的是,这会儿不止是皇帝一个人在场,贵妃娘娘也陪伴在皇帝身侧,“夫妻”二人同桌,气氛相当和谐。
沈老爷犹豫了一下,就要退出德庆殿。
因为这个时候,孙太后病逝其实也就两年时间,宫里有这样大规模的舞乐,是多少有一些不合规矩的。
他身为臣子,不太方便在场。
不过他还没有来得及离开,洪德帝就挥手驱散了这些教坊司的乐师们,伸手将他招了过去。
沈老爷硬着头皮上前,对着夫妻俩欠身行礼:“臣见过陛下,见过贵妃娘娘。”
惠妃很懂事的主动站了起来,欠身还礼之后,轻声道:“许久未见了,沈侯爷。”
从先前在建康,二人之间闹了一些不愉快之后,两个人的确很久很久没有私下里碰面了,甚至可以说十几年时间里,两个人都没有怎么碰面。
十几年时间过去,惠妃娘娘依旧风采依旧,相较于已经头生白发的皇帝陛下来说,她显得相当年轻,看起来也就是三十多岁的少妇模样。
而且举手投足之间,当年略微带的一些风尘气,已经全然消失不见了。
沈毅低头道:“娘娘风采依旧。”
皇帝陛下挥手屏退了宫人,然后示意沈毅落座,开口道:“朕与惠妃之间的缘分,当年几乎全靠沈卿。”
“这会儿,用不着这么生分。”
皇帝陛下对惠妃娘娘笑着说道:“爱妃闲来无事,可以与沈家的沈夫人之间,多走动走动。”
惠妃起身应了声是,然后很懂事的告辞离开。
等她走了之后,皇帝才看向沈毅,开口笑道:“朕让人给你送去的文书,你都看到了罢?”
“老四很有一套啊。”
沈毅点头道:“是,四殿下现在所作所为,颇有章法。”
“让人眼前一亮。”
皇帝笑呵呵的看了看沈毅,开口问道:“他走之前,你没有给他写什么条子罢?”
很明显,皇帝觉得,赵昌平相帮李鉴这件事,里头有沈毅插手的原因。
沈毅微微摇头,开口道:“回陛下,臣只是告诫了四殿下,此行一定要注意安全,别的就没有多说了。”
“唔。”
皇帝轻轻点头,叹了口气:“那朕就有些担心,他把事情办的这么漂亮,是不是背后另有什么高人了。”
沈毅默然,没有接话。
皇帝用手很有节奏的敲着桌子,然后缓缓说道:“沈卿应该也知道了一些南边的事情了罢?”
沈毅点头。
“文书里写了,四殿下到南边几个月,已经多次遇刺,这是臣意料中事,那些南方的地方势力,不会那么老实。”
洪德帝笑了笑:“你不老实。”
“你明明知道,动手刺杀老四的人当中,有一些……”
他静静的说道。
“不是什么南方人。”
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换防
内卫主动给沈毅送消息过去,那么不用多想,一定是皇帝的授意。
也因为这个,沈毅才主动进宫来见皇帝。
而这一次谈话的主题,主要就是李鉴遇刺的事情。
皇帝与沈毅,都有自己的情报来源,他们都很清楚,皇四子李鉴多次遇刺的背后,虽然有地方势力的干预,但是至少有好几次,跟地方上的势力无关。
皇帝陛下看向沈毅,默默说道:“他们的胆子太大了。”
沈毅也点头道:“大陈如今如日中天,臣怀疑,哪怕是地方上那些地头蛇,轻易也不会拿着九族去赌,毕竟清丈土地至多是让他们赚的少一些,不会要了他们的性命。”
“因此,四殿下遇到的刺杀,跟地方势力有没有关系,臣还持怀疑的态度。”
皇帝咳嗽了一声,开口道:“沈卿你的意思是,老四几个月时间遇到的五次刺杀,都是从北边来的?”
“也不一定来自于咱们大陈内部。”
沈老爷默默说道:“清净司也是有可能的。”
“清净司,清净司。”
皇帝闷哼了一声,开口道:“北齐已经灰溜溜滚出关外十余年了,到现在一出了事情,还是会把一切罪过,推到清净司的头上!”
“没有旁人了,咱们直说就是。”
皇帝看着沈毅,声音沙哑:“沈卿觉得,跟孙家有没有关系?”
沈老爷摇头道:“陛下,孙家即便再蠢,也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留下任何痕迹,不管谁去查,恐怕都不太可能查得到。”
“查到凶手,也查不到他们头上。”
皇帝陛下用拳头砸了一下桌子,有些恼怒:“真是反了天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