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是他这个宰相,也有些气结。
“子恒这话,着实欠打。”
沈老爷哈哈一笑,这才说起了正事。
“师伯,明年北伐,还是要打的。”
“不能给齐人喘息的余地。”
赵相公默默点头,开口道:“你放心,只要陛下那里点头,户部会全力支持北伐。”
“中书那里,老夫也会尽力帮你说话。”
沈老爷满意点头,笑着说道:“朝中有个宰相长辈,真是太好了。”
赵相公瞥了他一眼,无奈摇头。
“都已经是侯爷了,还不知道稳重一些。”
“当初朝廷给你议定封号的时候,其他人给你定的,都是江都侯,这靖安两个字,是师伯给你取的。”
赵昌平开口道:“师伯希望你,将来有一天能够靖四方,安天下。”
沈毅正色起来,起身拱手道。
“师伯厚望,小侄谨记于心。”
……
次日,坤德宫。
孙太后看着坐在下首的沈家人,最终把目光落在沈毅身上,满脸笑容:“时间过得真快啊。”
“当年那个在哀家宫里大吵大闹的毛猴子,如今已经封侯拜将,成为国之柱石了。”
当年因为孙太后想在抗倭军里安插子侄的事情,沈毅的确跟她有过冲突,闹得很不愉快。
那会儿的沈毅,还不足二十岁。
孙太后说一句“毛猴子”,并不为过。
沈老爷也很给面子,微微欠身道:“当年年少无知,若非太后娘娘海涵包容,臣焉有今日……”
孙太后微笑道:“是你自家有本事。”
说到这里,她看了看沈毅的家里人,轻声笑道:“要说起来,我们李家,还欠你不少人情。”
“该要补偿你一些才是。”
她看向洪德天子,问道:“皇帝觉得呢?”
皇帝陛下环顾四周,然后轻轻点头。
“母后说的是,不过沈卿年纪还轻。”
“慢慢补偿就是了。”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图穷匕见
坤德宫里,这场家宴继续。
皇帝陛下从中接了一句话之后,太后娘娘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正常跟沈毅一家人聊聊家常,问了问江都沈家的情况。
等到一顿饭吃了个七七八八之后,孙皇后起身,走到陆若溪面前,拉着陆若溪的袖子,轻声笑道:“妹妹,母后与陛下和沈侯爷,聊的都是大事情,咱们女儿家,就不掺和了,去我那宫里,咱们姐妹说说话。”
陆若溪看了看沈毅,沈毅面色平静,轻轻点头。
陆若溪这才站了起来,也是满脸笑容:“娘娘抬爱,妾身敢不从命。”
皇后娘娘拉着陆若溪离开,又看了看跟过来的沈渊,对小家伙微笑招手:“小侯爷也一并来,本宫带你去与寻你那玩伴。”
沈渊也很懂事的看了看沈毅,沈毅点头,开口道:“去罢,注意规矩,莫要冲撞了大公主还有皇后娘娘。”
沈渊这才点头,跟着母亲还有皇后娘娘一起离开。
三个人离开之后,孙太后让人换了茶水,低头抿了口茶之后,轻声笑道:“沈卿莫非还对当年的旧事耿耿于怀,在心里怪罪哀家?”
沈毅连忙低头道:“太后娘娘这是哪里话?”
他抬头看了太后一眼,轻声道:“早年是臣少不更事,太过刚强了,后来想起此事,心里还觉得后悔,不该那样与太后娘娘说话。”
说到这里,他脸上挤出了一个笑容,开口道:“如今,臣已经想得开很多了,现在淮安军也正缺人,如果娘娘还要安排人,到淮安军中,臣一定照收,莫说让他们做千户,便是做副将,臣也绝没有二话。”
这话听起来恭敬,但是皇帝本人在场,里头就有些阴阳怪气的味道了。
毕竟北伐可是朝廷大事,你沈七要拿来做人情,还当着大老板的面,成何体统?
偏偏做人情的对象,是“老板娘”,皇帝又发作不得,咳嗽了一声之后,笑着说道:“沈卿,母后与你说正经事,莫要开玩笑了。”
“北伐不比当年抗倭,焉能儿戏?”
北伐对于大陈来说,是一等一的大事情,优先级直接拉满,任何事情都要放在北伐后面。
这也是朝廷里的人,对淮安军伸不进去手的原因。
现在任何人安插人手进去,沈老爷不用做别的,只需要让他自己去征募人手,上前线去跟齐人打仗去。
而这些新来的人一旦吃了败仗,报到朝廷那里……
人家淮安军先前战无不胜,怎么你去了就拉胯了?
这说不过去。
再加上沈毅态度强硬,又是文官,这个时候哪怕是宰相也不会跟他硬刚,因此没有人能插得进去手。
太后娘娘笑容恬静,微笑道:“沈卿知道,哀家说的不是这个事。”
“哀家娘家那几个后辈,让他们去打打倭寇倒没有什么,真让他们去打齐人,他们没有这个本事。”
太后娘娘轻声道:“这家业是李家的家业,还是孙家的家业,哀家还是分的清楚的。”
“现在,这里没有外人了,哀家是个闲人,但是沈卿事忙,哀家就实话实说了。”
孙太后放下茶盏,开口道:“那两个孩子,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又自小在一起玩耍,很是合得来。”
“沈卿你又立下这样大的功劳,如今已经成为了我们大陈的世侯,沈家今后,世代与国休戚,哀家觉得,这就是天缘。”
“既然上天注定,咱们不妨顺水推舟,成全这段缘分。”
孙太后微笑道:“沈卿以为如何?”
沈毅沉默了片刻,低着头认真考虑了一番,然后抬头看向孙太后,开口道:“太后娘娘,沈渊是臣之长子,将来是要继承沈家的,似乎不太适合尚公主。”
太后娘娘哑然一笑,开口道:“所谓尚公主,就是一个说法而已。”
“沈卿功勋卓著,今后咱们李沈两家,是要世代交好的,媖儿嫁过去,说是尚公主,实际上与民间嫁女儿没有什么区别,难道将来她给沈家添了子嗣,还能姓李不成?”
洪德朝的大公主,大名李媖。
皇家公主的名字,其实可选的字不多,因为要大气,而且要庄重,一般都是取媖,秀,贞之类的字做名字。
沈毅低头叹了口气,起身拱手道:“太后,皇家要与臣家里结亲,这是臣莫大的福分,但是十年后,大公主长大成人,未必就会喜欢犬子。”
“将来,如果两个孩子两情相悦,不用太后娘娘说,臣也会尽力促成这件事情。”
“至于现在……”
“臣觉得还是有些太早了。”
孙太后低头喝茶,对于沈毅的这个回答,并不感觉到意外。
她在好几年前,就知道眼前这人是个犟种了。
她放下茶杯,轻声笑道:“既然如此,哀家就不勉强沈卿了。”
“不过,既然沈卿否了这件事,说太早了,那么今后,你我两家的孩子在适婚之前,都不再提结亲的事情。”
她看着沈毅,问道:“如何?”
这话一出,沈老爷一怔,一旁的皇帝陛下,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头。
因为沈毅不止有一个儿子,还有个女儿!
偏偏这个女儿,与皇长子李望,年纪是相差不多的。
太后娘娘的意思很明显。
如果沈毅不同意今天这门婚事,那么另外一门婚事,也不能成。
沈老爷大喜过望,躬身行礼道:“太后娘娘的吩咐,微臣谨记于心!”
“适婚之前,微臣绝不再提此事!”
孙太后轻轻的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随即满意点头:“那好,沈卿的话,哀家记下来了。”
“哀家累了,你们回罢。”
皇帝陛下与沈毅,一起对着太后娘娘行礼,然后一前一后,离开了坤德宫。
君臣二人走在皇城里的时候,洪德天子背着手走在前面,过了一会儿,忽然回头看向沈毅,撇嘴道:“先前母后让你娶朕的长女,你便向朕求援,后来母后不让你嫁女儿,你倒答应的干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