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远先是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先生,那现在怎么办,是打兖州还是不打?”
“不打。”
周元朗两只手拢在袖子里,沉声道:“朝廷的五万禁军,一个多月就能抵达山东,我的看法是,等禁军的援兵到了,再从山东各州县全面发力,一鼓作气,将这些南人赶出山东去。”
“至不济,也要阻止他们继续北上!”
图远点头,微微低头道:“现在,青州府与东昌府的战场,都没有什么大碍,但是莱州府南贼薛威所部,十分难缠,已经连下我大齐数城。”
“我被束住手脚,无暇支援莱州。”
图远开口道:“如先生所说,等朝廷的援兵到了,或可以解莱州之急。”
听到图远这句话,原本正在思考如何应对沈毅的周元朗,猛然惊醒,他抬头看了看图远,苦笑道:“大将军莫要说这种话,周某这一次南下只是监军,具体怎么打,应该怎么打,都在大将军自己。”
图远热情一笑:“先生这话,说的生分了。”
“当初周兄一句话,图某便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跟着他一起领兵北上勤王救驾了,咱们两家现在是一家人,不分彼此。”
“是。”
周元朗也跟着笑了笑,开口道:“咱们的确是一家人。”
他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那这山东的事情,就商量着来?”
图大将军点头,语气有些无奈。
“那沈七精似鬼,淮安军也一天比一天难缠,不知道这五万援兵,能不能打退他们。”
“至少要稳住山东局势。”
周元朗沉声道:“山东局势再糜烂下去,陛下恼火之下,你我原先从龙的功劳,就都无从谈起了。”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图远,忍不住说道:“大将军,我听说你的族人,最近有不少到了山东来。”
“在济南府……很是快活。”
图远神色一僵,连忙说道:“图某一定,好好约束他们。”
……
一转眼,又是两个多月过去。
时间来到了洪德十四年的冬天。
此时,沈毅以及陈国的官员,已经完全掌握了占领区,也就是徐州和兖州两地。
但是,山东战场的局势,没有再像先前那样势如破竹,兖州虽然固若金汤,但是沈毅派出去的三路大军,都分别受阻。
青州府的苏定,最多的时候,占了半个青州,但是因为齐人援兵的到来,被逼了回来,现在退到了蒙阴,诸城一带。
东昌府的凌肃,情况也大抵相同,他原本都已经打到了东昌府城,因为北齐突然增兵,又被逼回了东平州的东阿县,几乎退出了东昌府。
最明显的是薛威所部。
一个月前,薛威打到了莱州府府城。
因为莱州府的府城偏北,这个时候,他几乎就已经打下了整个莱州府。
而北齐的增兵,也大多放在了莱州,以至于薛威也被逼退,现在驻兵在高密,即墨一带,手里只剩下了半个莱州。
整个淮安军北伐的进度,几乎全面停滞。
因为这个原因,原本在建康朝廷里没有什么声音的龟派,又重新站了出来,在朝廷里接连上书。
大抵的意思就是淮安军劳民伤财,又没有更多战果,不如与齐人合谈,休养生息,将来再战。
前线的一封封军报,送到沈毅手里。
朝廷的一封封文书,也送到了沈毅手里。
朝廷的文书里,不只有皇帝的书信,还有中书宰相的询问函。
沈毅的书房里,一封封文书堆叠,即便有叶婵帮忙整理,也让他有些头痛了。
这会儿,天气已经转冷。
作为土生土长的江都府南方人,在兖州这里过冬,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叶婵这种福建人,就更加受不了,书房里已经早早的点上了炉子。
不过这会儿,沈毅的书房里,不止他们两个人,一个身材并不是很高大,但是很结实的年轻人,对着沈毅恭敬低头,抱拳行礼:“沈公。”
沈毅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多礼。
“坐着说话。”
这人规规矩矩的坐了下来。
沈老爷亲自给他倒了杯茶水,递了过去,问道:“莱州情况如何?”
这人连忙站了起来,两只手接过茶水,开口道:“回沈公,一个月前齐人突然增兵,我们的战线受阻,本来是可以挡得住齐人的,但是薛将军说不能以命换地,因此我们开始边打边撤。”
“到现在,虽然退到了胶州一带,但是……”
他对着沈毅笑了笑,开口道:“但是被占回去的地方,都是齐人拿命填进去的,我们的伤亡,是低于齐人的。”
“再有……”
他低头道:“一些莱州的地方百姓,不知怎么,竟主动找到我们,要求投军。”
“薛将军不明所以,因此还没有同意。”
听到最后这个消息,沈毅心里有些振奋。
他几个月的盘外招,终于有了些效果。
“这就是人心归附。”
他拍了拍这年轻将领的肩膀,笑着说道:“万将军,你再回去就告诉薛威,有人来投军,收了也无妨,只是不要太多,要按照我给的粮饷收人。”
这会儿,沈毅心里无疑是高兴的。
因为不管是东昌府,青州府,还是莱州府。
都出现了有人主动归附投军的情况。
原因很简单。
因为大陈的官府,会给这些百姓们分地!
几个月下来,已经切切实实分配了不少土地下去。
更要紧的是,因为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导致兖州出现了地方性的地多人少的情况,官府分配的土地并不少。
每个人,都能分到二亩田地以上。
这让山东百姓,尤其是饱受朱里真人摧残的山东百姓,自然而然的发生了心理转变。
毕竟,土地是实打实的切身利益!
万钟恭敬低头:“末将遵命!”
沈毅想了想,又吩咐道。
“你再告诉薛威,让他继续灵活作战,哪怕暂时撤出莱州也无妨。”
“在我这里,不以一城一地论得失。”
“末将明白!”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刨夫子田
北伐有没有来自于朝廷内部的压力?
当然是有的,而且压力不小。
毕竟,现在淮安军还没有吃败仗,只是战略收缩,就已经被后方的大臣们开始攻讦了。
甚至,中书也开始给沈毅发函,询问战况。
这种来自于朝廷的压力,一直存在。
不过,这些压力只到了沈毅这一层,就被他一肩担了下来,并没有再往下压下去。
因为这些来自于朝廷的压力,很有可能会让下面实际作战的将领,做出一些不理智,或者是不合理的决定。
这是沈毅不能允许的。
至于朝廷里那些鸡零狗碎的事情……
只要皇帝没有开口,这些压力对于沈毅自己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是可以抗下来的。
吩咐了先锋军副将万钟之后,沈毅跟他详细询问了先锋军现在的战况,然后就让他先下去休息了。
这就是目前,淮安军三军,与中军最主要的沟通方式之一。
凌肃,苏定以及薛威这三个人,都不太好回兖州来,于是他们会定时派副将回兖州来,一来是汇报具体的战况,二来是请示沈毅,对于战局的进一步指示。
左路军苏定那里,往往是派钟明或者是刘明远回来。
凌肃则是会把张猛派回来。
至于薛威那里,就只能是万钟了。
交代了一些事情之后,沈毅才放万钟下去休息。
万钟离开之后,过了一会儿,叶婵才从沈毅书房后面的卧房里走了出来,她来到书桌旁边,弯下身子,用夹子往火炉里添了一块炭火,然后起身走到沈毅旁边,轻声道:“先锋军又后撤了一些。”
她看着沈毅,笑着说道:“恐怕朝廷那里,又有人非议公子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