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岁入秋,天气转凉。
这天,叶婵叶大姑娘自己下厨,做了几个小菜,沈毅让人把张府尊请了过来,师兄弟两个人隔桌小酌。
几杯酒下肚之后,张简看了看沈毅,笑着问道。
“沈中丞今日让我来,又有什么事吩咐?”
沈毅哑然一笑,开口道:“咱们师兄弟相识多年,怎么没事,就不能请师兄过来喝酒了?”
张府尊笑着说道:“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先前每一次碰面,子恒都有事情交代,习惯了。”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沈毅,问道:“真没有事?”
沈老爷喝了口酒,轻声笑道:“有事是有事的,就是事情不大,主要是跟师兄喝酒。”
张府尊放下酒杯,苦笑道:“那子恒还是先说事情罢,免得一会儿喝多了。”
沈毅点头。
“那就先说事。”
沈老爷思考了一会儿之后,开口说道:“这段时间,徐州与兖州的局势渐渐稳定,民生也慢慢恢复了,将来,这里就是大陈的领土。”
他看着张简,开口道:“我想让师兄上书朝廷,免去徐州以及兖州府,三年的赋税。”
张简喝了口酒,哑然道:“这种事,你不上书,怎么要我来?”
沈毅微微摇头道:“我现在的身份,还是总兵官,虽然是文官的身份兼差,但在朝廷那里的身份就是个军头,这种地方政事,我不好出面。”
皇帝先前离开的时候,虽然说了要给沈老爷争一个山东巡抚的身份,但是毕竟还是块饼,到现在皇帝离开已经一个月的时间,回到建康估计也半个月了,沈毅的山东巡抚还没有下来。
不是山东巡抚,那他就是兵部侍郎,兼北伐东路总兵官。
跟地方政务不挨着,因此这件事要让张简出面。
说到这里,沈老爷笑着说道:“淮安军战事还算顺利,师兄现在上书,朝廷多半会应下来。”
“到时候不止徐州跟兖州,山东其他州府,都可以照例施为,那么师兄就是为山东百姓请命的青天老爷,将来师兄这个山东布政使,跑都跑不掉。”
张简白了沈毅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在你沈子恒手底下当差,山东布政使这五个字,一日要听好多遍,耳朵都要听出茧子来了,硬是连布政使的影子都没有瞧见。”
沈老爷有些心虚的哈哈一笑。
“小弟要是吏部尚书,莫说山东布政,山东巡抚也给师兄安排上。”
师兄弟俩说了会玩笑话,张简咳嗽了一声,说说正事。
“子恒,免去这两地的钱粮,是咱们地方衙门不给朝廷交,还是地方衙门不跟百姓收?”
沈老爷闻言,看了看一脸正经的张简,有些无奈的说道:“师兄你怎么会问出这种话?”
“自然是后者,要是前者,你我怕不是都要问一个谋逆的罪名!”
张简摸了摸下巴,有些疑惑:“那淮安军的钱粮,地方衙门如何支取?”
这个时代行军打仗,只靠中央朝廷运粮是不现实的,因为距离太远,运输成本太高,因此大部分是由地方衙门供应粮草,再由地方衙门跟户部报账。
而如果徐州与兖州失去了三年的钱粮,就无从供应粮食了。
沈毅轻声道:“这个问题我考虑过,就由户部提供现钱,由地方衙门向当地百姓采买粮食,供应军粮。”
“三年的钱粮不甚要紧。”
“地方的稳定才最要紧。”
沈老爷轻轻敲了敲桌子,开口道:“咱们这里免三年赋税,再由咱们出面,罚没所有朱里真人,以及与朱里真人有关的富商富农田产,重新编户齐民,按人口分配给汉民。”
“这样,徐州与兖州,很快就可以恢复生产,人口甚至还会超过从前。”
“更重要的是。”
沈老爷悠悠的说道:“可以让更北边的汉人知道,咱们这里更好。”
听到这里,张简总算是明白了沈毅的意图,他若有所思的问道:“子恒你,想从战场之外,做战场上的文章?”
“没办法。”
沈毅没有直接回答,但是承认了这个观点,他有些无奈的说道:“师兄,一个月下来,不得不承认,战争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如今咱们面对的齐人,已经变成了谨慎小心,如临大敌的齐人,不再是先前那些狂妄自大的齐人了。”
“因此,战争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很可能是一个持久战。”
沈老爷轻声道:“而山东战场的文章,只能从战场之外做起,民生上的文章是其中一笔,另一笔……”
张府尊会意,抬头看向窗外。
“落在河南。”
“嗯。”
沈毅点头。
“现在这个阶段,是整个北伐,最要紧的阶段了,如果能赢得山东战场,不管是从哪个方面赢的,未来局势,都会明朗许多。”
张简点头。
“我明白了。”
“子恒的话,我会尽快去做,不过……”
他看着沈毅,还要说话。
门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公子。”
是蒋胜的声音。
沈毅放下筷子,开口道:“进来说话。”
蒋胜推门进来,对着张府尊行礼,叫了一声张老爷,然后对沈毅低头道。
“公子,齐人派人送信,说……”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要跟公子和谈。”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到黄河再谈
沈老爷与张简关系很好,这一点淮安军里很多人都知道。
更不要说一直跟着沈毅的蒋胜了。
因此他汇报消息的时候,并没有顾忌一旁的张简,直接说了出来。
听到这句话,不止是沈毅,就连一旁的张府尊,也有些诧异。
“合谈?”
张府尊眨了眨眼睛,看向沈毅,问道:“上一次齐人合谈是什么时候?”
沈毅想了想,笑着说道:“还是在他们永安朝的时候,记得那时,咱们大陈的晋世子去的燕都。”
沈老爷眯着眼睛,微笑道:“晋世子与我提过这一茬,他说那个时候,在燕都朝堂上,他跟北齐那个老皇帝开口讨要山东河南两省,气的老皇帝脸都黑了,差点没吐血。”
说到这里,沈毅低头喝了口酒:“北齐那死鬼皇帝突然病故,说不定还有晋世子的功劳。”
听他说的有趣,张简也跟着笑了笑,开口道:“子恒你说,这一次北齐合谈,是不是愿意同意晋世子当年的要求了?”
“那跟抹脖子没有什么两样。”
沈老爷笑着说道:“毕竟齐人的国力,也不似从前了。”
如果归还山东河南两省,陈国的版图就能恢复到接近北宋的程度,再往北一点,就能打到雁门关了。
而日渐衰弱的北齐,没有可能再一次南下了。
张简有些好奇,问道:“那齐人这是什么意思?”
“大抵是要拖延时间。”
沈毅跟张简碰了杯酒,开口道:“两种可能,一种是北齐要在山东训练新兵,二种可能是北齐要往山东增兵,这两种可能,都需要时间。”
“再有就是。”
沈老爷摸着下巴,开口道:“我估计,他们是想试探试探我的态度,以及咱们大陈的态度。”
“看看咱们是否依旧强硬。”
沈毅轻声道:“毕竟咱们北伐,也打了挺长时间了。”
国战,会消耗大量的国力。
齐人现在之所以左支右绌,不是因为他们兵力不够,或者是说他们缺乏可战之人,更多的是因为经济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国力问题。
南陈,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他们未必就不想试探试探,陈国现在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想到这里,沈毅抬头看了看蒋胜,问道:“有文书么?”
“有。”
蒋胜恭敬低头,从怀里取出文书,递在沈毅面前,沈老爷伸手接过,翻开看了一眼,直接看到尾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