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毅想了想,说道:“至少要五品官才成,给予重禄。”
“科考一途,之所以无数人去走,就是因为有个高官厚禄可奔,如果从事农学也有前程,将来也会有人投身于此。”
“人多了,便不用再以千金买马骨了,可以以成果论功劳。”
“臣私以为。”
沈毅低头道:“农事,才是真正的国本。”
皇帝哑然一笑:“沈卿你这个两榜进士,却是后生反骨。”
沈毅低头,说了声不敢。
皇帝开了句玩笑之后,正色起来,问道:“沈卿当初考学是为了什么,为了高官厚禄?”
沈毅想了想,摇头道:“当时没有想那么多。”
“考学,只是为了求个出身,有朝廷庇护,不至于死在范家人手里。”
皇帝摸了摸自己的下颌,问道:“后来呢?”
“范家人没了威胁之后。”
沈毅面色平静:“臣就想着要为国家,做点事情了。”
皇帝不再追问,而是看向桌子上的那张白纸,开口道:“这似乎是水龙吟。”
“只是只有上阙,沈卿何不填上下阕?”
沈毅也看向那篇水龙吟。
他想起了那位一生意难平的词中之龙,微微低头。
“下阕臣暂时还没有想好。”
“异日扫荡北廷之后,臣再为陛下……”
“填上这下阕。”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洪德昭武
洪德五年,沈毅在江都县大牢里,破茧重生。
一个不一样的灵魂,出现在了这个世界。
到今天,接近九年的时间里,沈毅一直尽力与这个世界磨合,在这里落地生根。
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有一些差异,是不太好磨合掉的。
比如说,沈毅一直想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这个世界。
改造这个世界的农业,让老百姓,或者说绝大多数老百姓,都能吃得上饭。
引进更多的物种,让这个世界更像另一个世界。
引进新作物的事情,许复他们已经在做了,过个几年十几年,大概率就能做成。
而改造农业,是沈毅一直想做的事情之一。
今天,他跟皇帝说的这些内容,不是突发奇想,也不是想要在皇帝面前表现什么,事实上,有些事情,他在九年前就想做了。
只是那个时候,人微言轻。
哪怕后来当了官,在朝廷,或者说在皇帝心里的份量也不够重,说了之后,未必就有用处。
一直到现在,终于成为朝堂重臣的沈毅,才把这些埋藏了很久的想法说出来。
他说出来了,皇帝去做自然是好的。
皇帝不去做……
将来沈某人自己也会去做。
因为他当年中举人的时候,就想要给自己保留一块实验田了。
先前朝廷赏赐,他在江都老家还有五千亩地,是三哥沈陵在代管,怎么也是够用的。
不过皇帝既然应下来了,那么官方出面,自然效果会更好的,毕竟如果沈老爷自己搞得话,招了门客大概只能给人家钱,没有办法给身份。
在甘露殿一直待到夜色渐深,沈毅才告辞离开,回到了家里。
……
次日一早,爆竹声在建康城响起。
伴随着声声爆竹声,也就意味着到了新洪德十四年,洪德朝也来到了第十五个年头。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洪德皇帝即位的第二天,才改元洪德。
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这几天时间里,沈毅除了出门给几个长辈拜年之外,其他时间都呆在家里陪着家里人,偶尔会陪着老岳父一起下下棋,说说话。
当然了,更重要的事情,是处理一些比较重要的军务。
沈毅虽然人回了建康,但是手里的权力,或者说核心权力并没有完全放心,淮安军里所有涉及到拿方向的事情,基本上都还是他在处理。
只不过遥控淮安军的情况下,办事效率会低上不少就是了,因此一些紧急的事情,都是淮安军的三个主将自行处理。
到了年初四这天,沈老爷起了个大早,吃了早饭之后,就领着陆夫子一起坐着马车出了门。
两个人坐车,一路来到了鸡笼山山脚下,沈毅搀扶着小老头,一路上了鸡笼山的半山腰。
陆夫子是个书生,多年注书教学,身子骨自然不是很强壮,爬了一会儿之后,便有些气喘吁吁了。
不过他还是爬上了半山腰。
沈毅搀扶着他的胳膊,指着前面一处空地,笑着说道:“恩师您看,这里便是陛下赐下来的地方,等开了年,工部便会来这里起院子。”
“半年之后,一座新的甘泉书院,就能建成了。”
陆安世看了看这处空地,又抬头看了看这座并不是很高的小山,轻声道:“这是鸡笼山……”
“对。”
沈毅眯着眼睛,轻声笑到:“鸡鸣寺就在旁边不远的地方,这里虽然环境不错,但是将来,说不定会被香火鼎盛的鸡鸣寺打扰到。”
“不过这里,单按建书院来说,已经是建康城里,最好的位置了。”
陆夫子走的累了,找了块石头坐了下来,然后看着沈毅,微微摇头道:“请为师出仕的是圣上,甘泉书院的地方,也是圣上赏赐,这里头原本与子恒你没有什么干系的,怎么陛下赐了地,未曾告知为师,却提前告知了子恒你?”
“施恩嘛。”
沈毅在小老头旁边坐了下来,微笑道:“恩情虽然是给咱们书院的,但是现在弟子在朝廷里做事多一些,自然要让弟子知道。”
他看了看自己的老岳父,开口道:“就是这地势高了一些,不如咱们江都的书院平坦,恩师年纪越来越大了,以后上下可能不太方便。”
陆安世歇息了一会儿,开口道:“除了去看青雀,还有两个小娃娃,老夫多半也不怎么会下山。”
“这里挺好。”
小老头满意的点了点头:“等过两天,把昌平兄也请来,他多半也会高兴。”
说到这里,小老头又感慨道:“余生能把这座建康的甘泉书院办起来,便于愿足矣了。”
沈毅坐在他旁边,微笑道:“恩师可不能懈怠,将来还有燕都的甘泉书院,等着您去操办呢。”
小老头愣了愣,随即哑然失笑:“那是你们下一代人的事情了。”
沈毅不以为然。
“恩师您,多半也能瞧得见。”
……
翁婿二人,在这鸡笼山上待了小半天,陆夫子才在沈老爷的陪同下,依依不舍的下了鸡笼山。
两个人乘马车回到家里的时候,沈毅敏锐的发现了自家门口,多了些生面孔。
他不动声色的跳下了马车,然后扶着陆夫子下车,面色平静的朝着家里走去。
刚走到家门口,蒋胜便匆忙一路小跑过来,微微低着头,语气有些急促:“公子。”
“陛下来了……!”
沈毅一愣,随即明白过来。
皇帝大概率是忙完了,偷偷溜出宫开的。
而且是微服出宫。
因为如果带着仪仗来的,现在沈家门口守着的,就是一身铁甲的禁卫,而不是那些便衣的“陌生人”。
沈老爷微微皱眉,低声道:“怎么不去喊我?”
旁人不知道沈毅去了哪里,蒋胜却是知道的。
蒋胜压低了声音,开口道:“陛下刚到盏茶时间,咱们家里去知会公子的人,刚出去……”
沈毅默默点头,回头看了看还有些茫然的陆夫子,轻声道:“恩师,陛下到家里来了。”
陆安世面色严肃,整理了一番衣裳,开口道:“是子恒你去面圣,还是咱们同去?”
“一起去罢。”
沈毅与陆夫子并肩而行,一边朝着自家走去,一边问道:“陛下有人陪同……”
他一个“吗”字还没有问出口,忽然一扭头,看见自家的儿子,正在与一个同龄的小女孩儿一起玩耍,正在追逐打闹。
因为是同龄人,两个小不点玩的还挺开心,小女孩追着沈渊跑了一会儿,便一个不稳,直挺挺的摔了个狗啃泥,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号啕大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