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德十一年,我与他定下赌约,他如果能守住淮安两年,朝廷要我们赵家如何,赵家就会如何。”
赵大将军抬头看向外面,怔然出神:“沈七是洪德十一年八月初接手的淮安府,到如今正好是两年整。”
“他不仅守住了淮安,还领兵北上,战功累累。”
说到这里,赵大将军似乎没了力气,开口道:“既然赌输了,那就要认,到了这个地步,你我父子只能任由朝廷安排了。”
赵涿低声道:“爹,您当年那个赌约,几个宰辅都说作废了……”
赵大将军语重心长:“孩子,朝廷并不是那几位宰辅说了算的。”
他站了起来,背着手走向外面,感受着外面夏日的热浪,抬头望天:“沈七这个人,真是个怪胎啊……”
赵大将军缓缓说道:“一直到现在,我都想不明白,他只四五万人兵马,如何能在北地肆意妄为,甚至还打下了徐州城……”
“他的淮安军,为父也不是没有见识过……”
赵大将军喃喃道:“仿佛一夜之间,北边的齐人都变成了豆腐做的一样……”
他自顾自的喃喃低语。
“这才几年时间啊,在他一手推动之下,北伐之势,竟似乎不可阻挡了……”
说到这里,赵大将军回头,看了一眼儿子,脸上的表情很是复杂,似哭非哭,似笑非笑。
“涿儿,你知不知道……”
赵涿连忙低头:“爹您说……”
这位安平侯爷长叹了一口气,竟似乎有些哽咽:“二十年前袁渡北伐的时候,为父是想跟着他一起北上的……”
“被你祖父拦了下来,把为父一顿好打……”
“那时候为父还很年轻……”
他闭上眼睛,似乎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成为了那个热血青年。
“为父半夜逃出家去,泅水过了淮河,投了袁军,在袁渡麾下做了个小卒……”
说到这里,他自嘲一笑。
“后来因军功,还升了总旗。”
赵大将军声音沙哑:“再然后……我就看到了袁渡十几近二十万大军,被周晋安设伏,一场大败,几个月时间,几乎灰飞烟灭。”
“血流漂杵。”
说到这里,赵禄看向北边,似乎看到了那条淮河,他闭上眼睛……
“后来,为父狼狈逃回凤阳,一病不起,在床上躺了大半年,才慢慢休养回来……”
“你祖父替为父把这件事消了去,几乎没有外人知道。”
“从那时候起,为父便再不敢渡过那条河了……”
赵涿站在老父亲身后,深深低着头:“爹……”
直到这个时候,赵涿才猛然明白过来,为什么去年淮河水师北上游击齐境的时候,自家的父亲只在淮河船上坐镇指挥,没有踏上淮河以北的地界……
他沉默了一会儿,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低声道:“爹,当年的事情都过去了……”
赵大将军默默说道:“是啊,都过去了……”
“可为父至今看沈七,还是觉得匪夷所思。”
说到这里,他回头看着赵涿,缓缓说道:“涿儿,为父交代你几句话,你一定记住。”
赵涿低头:“父亲您说。”
赵禄缓缓说道:“为父已经输了,输的彻彻底底,将来很难再掌握淮河水师。”
“咱们赵家,掌握淮河水师的机会,也已经不大了。”
“不过我们家不掌淮河水师,也不能让沈七执掌淮河水师……”
赵涿愣住了:“爹,可是您刚才说,北伐之势已经无可阻挡了……”
“不错。”
赵大将军低声道:“到了今天,大陈北伐的势头,已经没有人能挡得住,不管将来是成是败,总要打上这么一回的。”
“但是要北伐的,又不止他沈七一个人。”
赵涿是个聪明人,不然也不会被赵禄选为继承人,他几乎瞬间就明白了过来,抬头看向老父亲,低声道:“您是说,陛下……”
赵禄没有接他的话,而是静静的说道:“当今天子,是个了不起的天子,虽然年轻,但是已经足够强大了,今后我儿,要成为天子门下第一忠臣……”
赵涿愣住了。
“爹,不是应该您去做这个忠臣么……”
赵禄摇头。
“我们赵家这些年,之所以被外人称为赵阀,是因为的确违逆了一些朝廷的诏命,而且做了不少错事,这些错事,不可能凭空消弭……”
“需要有人承担下来。”
他看着赵涿,缓缓说道:“你明日北上徐州,为父明日南下建康……”
“之后,为父大概还会是淮河水师总兵官,但是朝廷,多半要派将领,填入淮河水师了……”
“咱们赵家,跟李家是有香火情分的……”
他看着赵涿,低声道:“等过几年,朝廷的人接手了淮河水师,为父去职领罪,只要你足够忠诚于陛下,看在你曾祖的份上,为了天家善待功臣之后的美名……”
“我儿依旧能领淮河水师。”
赵涿呆愣在原地,半晌没有说话。
赵禄不紧不忙,继续说道:“那个时候,你心里,便只能有两个字。”
赵涿默默低头,开口道:“儿子明白。”
“忠心……”
父子二人之间的对话,自然不至于说的那么直白,不过赵禄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他是要儿子,将来成为洪德皇帝帐下,忠心耿耿的忠犬。
赵大将军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开口道:“你能领会得就好。”
“话就说到这里,明日一早,咱们父子便各奔南北。”
说到这里,赵大将军怅然道:“只是这一次分别,下次再见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赵涿泪流满面,跪在地上给父亲磕了几个响头。
“父亲良苦用心,儿永世铭记……”
赵禄伸手把他扶了起来。
“涿儿,咱们赵家将来是能否存续,能否富贵……”
“便都在你的身上了。”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请十大罪
十日之后,在内卫的帮助下,赵涿成功的进入到了徐州城中。
这一路进城,颇为凶险,还被巡逻的齐军发现过,好在现在齐人的包围圈并不是如何紧实,还是被内卫找到空档,把赵涿带了进来。
他进入徐州的时候,已经是子夜时分,内卫给这位淮河水师的少将军寻了个住处,睡了一晚上。
第二天,天一亮赵涿便起了床,吃了早饭之后,便有邸报司的人带着他,去见沈毅。
走在徐州城大街上的时候,赵涿看到大街上并不缺少齐人,还有一些家里没有了肉食,便把院子里种的菜拔了出来,放在路边摆摊售卖。
各种摊贩不少,看起来竟像是一个正常状态下的城市。
赵涿看向一旁带着自己的年轻人,问道:“兄弟,这徐州城不是在打仗么?昨夜我进城的时候,还能依稀听到炮火声,城外尸体也不少见,怎么城里竟像是浑然无事的模样?”
带着他的是邸报司的一个小头目,闻言对着他笑了笑,开口道:“赵将军,城外是在打仗,但是他们打不进徐州城,城里被我们司正管理的井井有条,粮食供应都正常,自然不会乱起来。”
“不缺粮,却有些缺菜,因此路上有不少摆摊的,这会儿大多数是以物易物。”
赵涿这才认真看了一眼,果然大街上买东西的,大多数不是用钱来买,而是用东西换东西。
就在这位少将军东看西看的时候,已经到了知州衙门门口,他抬头看了看,只见这个知州衙门的牌匾上,依旧挂着知州府几个字,但是大门两边却没有了对联,被人用漂亮的行楷,写了六个大字。
淮安军办事处。
赵涿一怔,随即领悟到了其中的意味。
“这牌子倒是简单直白。”
他问道:“沈……沈侍郎就在里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