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因为如此,这位北齐的赵皇帝,才比谁都害怕清算。
这个清算,不太可能落到他本人头上。
但是真到哪天落下来的时候,他这个皇帝,将来未必会有香火祭祀!
严礼恭敬低头。
“是,老臣明白了……”
皇帝紧了紧身上的毯子,吐出了一口浊气,继续说道:“再传朕的旨意,所有在京朱里真人,每家每户,出一男丁入伍,入禁军训练……”
严礼愣了愣,不过还是低头。
“老臣遵命。”
他跟皇帝说了会话之后,便起身告辞。
这位严相离开之后,皇帝又裹起了被子,声音有些沙哑:“刘乙。”
一个太监,毕恭毕敬的跪在地上。
“奴才在。”
皇帝看了他一眼,缓缓开口。
“传令给清净司,让清净司司正进宫见朕。”
刘太监恭敬起身,转身去了。
皇帝眯了眯眼睛,看向南方。
“清净司多年在建康布子,该有用处了……”
……
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再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淮河水师与征南军打得火热,一个月以来兵事不绝,打的非常激烈,互有胜负。
双方投入的兵力加在一起,已近十万人。
不过淮安在这一个月时间里,倒是风平浪静,因为齐人再没有进攻淮安,并且在沿淮设防紧密,让沈毅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再一次北上的机会。
只能跟齐人大眼瞪小眼,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
就这样,时间一天一天过去。
洪德十二年四月初,齐人派遣礼部侍郎哈曼出使建康。
这位哈侍郎,向大陈皇帝陛下递交了国书,要求两国停战,并且就此约为兄弟之邦,世代交好,以淮河为界限,永不相犯。
为了表达诚意,这一次大齐还带来了十个朱里真美女,送给陈国皇帝陛下。
大朝会上,大陈的皇帝陛下,眯着眼睛,看着眼前这个递交国书的哈侍郎。
他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是心里却冷笑不止。
面对这份北齐主动递交的国书,朝廷上的臣子,俱是欢欣鼓舞。
因为六十多年来,这是北齐第一次,主动向大陈“求和!”
甚至于中书五相,目光里都有一些兴奋。
皇帝陛下看着摆在这里面前的这份盟书。
这份盟书,便是先皇帝北伐失败之后,梦寐以求的物事了。
当初,朝廷北伐失败,先皇帝曾经派人到燕都去求和,递给北齐皇帝的国书上,大约就是这些内容。
不过被北齐皇帝给否了。
现在这份国书,又递到了他的面前。
国书上,虽然言辞恳切,但是他越看,心里便越是觉得烦躁!
皇帝陛下又扫视了一眼朝堂里的大臣们,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声音低沉。
“这件事,朕需要考虑一段时间,贵使一路劳累,去礼部会馆歇息罢。”
哈曼微微低头,开口道:“皇帝陛下,这一次外臣除了给陛下的国书之外,还带来了我朝皇后娘娘,送给贵国太后娘娘的礼物,请皇帝陛下,允许外臣亲自送给太后娘娘,以示尊敬。”
皇帝微微皱眉:“什么礼物?”
哈曼再一次低头道:“陛下,我族长于白山黑水,那白山上常有人参,我朝皇后娘娘藏有一支上千年年份的,食之可以延年益寿,养颜祛毒,娘娘特意让外臣带来,赠给太后娘娘。”
皇帝想了想,觉得这件事瞒不过太后,犹豫了一会之后,皱眉道。
“既如此,稍后朕带你去见母后。”
他要亲自盯着,免得这个齐使乱说话。
哈曼恭敬躬身。
“外臣遵命……”
第八百八十八章 争个不休
大朝会之后,北齐礼部侍郎哈曼,留在了德庆宫之中没有离开。
中午,他们就在德庆宫里吃了饭,到了下午的时候,后宫才有太监过来,将哈曼等北齐使者,带到了坤德宫,面见太后娘娘。
此时的哈侍郎,已经没有洪德七年之时,那些齐人的傲气。
洪德七年的时候,北齐一个礼部的司官,便敢在朝堂上直视大陈皇帝,并且出言冒犯。
而此时的哈侍郎,应该是被北齐朝廷授意,表现的颇为温良恭俭。
他被带到坤德宫的时候,已经是下午,这会儿太后娘娘刚刚午睡醒来,而皇帝陛下就坐在她身边,与太后娘娘聊天。
这会儿,母慈子孝,相当和谐。
哈曼走到太后娘娘面前,恭敬的跪在了地上,开口道:“外臣哈曼,拜见太后娘娘。”
孙太后此时,也就将将四十岁,因为保养得当,再加上养尊处优,这会儿看起来还相当年轻,如同三十岁出头的妇人一般。
自从这位太后娘娘开始慢慢让渡权力之后,母子俩的关系就慢慢好了起来,到了现在,皇帝陛下已经基本上全盘接手了国政,因此变得格外孝顺。
毕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他这个皇帝,要以身作则。
正因为这个原因,虽然孙太后现在已经基本上放权了,但是在朝廷里依旧有一定的话语权,而且……身位皇帝嫡母,又是皇帝生母,她……
地位奇高。
孙太后方才,正在与皇帝说关于大皇子李望的趣事,说这位大孙子昨天在御花园摔了,惠妃要重责领着大皇子的太监以及宫女,谁知这位才三岁的皇长子,竟然开口替那些太监宫女说情,说是自家摔倒的。
这件事很快在宫里传开,大家都说这位皇长子仁慈。
太后娘娘正跟皇帝说起这件事,她拉着自己儿子的袖子,笑着说道:“人说三岁看老,哀家这个长孙,长大之后也坏不了。”
皇帝笑了笑。
“这却是不好说,还是要看后天的雕琢,才能成为璞玉。”
皇帝心里明白,后宫的弯弯绕绕多了去了。
不管自己那个大儿子,究竟是不是真的仁德,真的主动赦免了宫女太监,亦或是有人教他,或者干脆这件事情是杜撰的……
这些都不要紧。
要紧的是,这本是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情,本不应该传遍禁宫,更不应该传到自己母后这里。
既然已经传到了这里,那么这件事本身,就已经透着古怪了。
不过皇帝宠幸惠妃,也很喜欢自己那个大儿子,即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自然也不会跟自己的母亲提起,他笑着应付了一句,然后开口道:“母后,今天北齐派使者来朝,北齐使者代北齐的皇后,送了您一支千年年份的白山人参,这会儿正在坤德宫外面候见。”
孙太后看了皇帝一眼,点头笑道:“那北齐的皇帝皇后,与哀家是同辈,既然送了东西,不好不见,皇帝让他齐使进来就是。”
于是乎,哈曼才得以进了坤德宫,跪着向孙太后问安。
孙太后看了看跪在地上的齐使,淡淡的挥抬了抬手:“贵使起身罢。”
哈侍郎恭敬起身,将手里捧着的礼盒,捧到了面前:“娘娘,这是我大齐皇后娘娘,送给您的礼物。”
孙太后微微点头,看向自己坤德宫伺候的太监,淡淡的说道:“既然是贵使不远千里送来的,哀家不好不收,郭檀,你将这礼物收下,再去哀家库房之中,将哀家那颗夜明珠取出来,交给齐使,让齐使带去燕都,赠予北齐的皇后。”
这个郭檀,便是坤德宫的掌事太监了,他闻言立刻点头,先是收下了哈曼的礼物,又去库房里把一颗硕大的夜明珠取了出来,转交给了哈曼。
哈侍郎这会儿,已经站了起来。对着太后娘娘躬身道:“多谢太后娘娘厚赐,我朝皇后娘娘说,与太后娘娘送礼,是为了两国交好,从此约为兄弟……”
他一句话还没有说完,皇帝便皱了皱眉头,冷声道:“哈侍郎,这是朕母亲的寝宫,朝廷政事,不该在这里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