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蓟州仰头,把一杯酒一饮而尽,然后把酒杯放在桌子上,闷声道:“咱们师兄弟三个,数我最没有出息。”
“文不成武不就!”
同桌两个师兄弟,都是同龄人,一个是淮安知府,另一个更是淮安的土皇帝,偏他自己,要身份没身份,要能力没能力。
是谁都会苦恼沮丧。
“混了二十多年不仅一事无成,如今连家都回不去了!”
沈毅拍了拍赵二的后背,开口道:“二哥,在哪里都是可以做事的,师伯让你来淮安,也没有说非让你上战场不可。”
“他也不是让你在淮安做成一番事业。”
沈老爷端起酒杯,跟赵二碰了碰,开口道:“师伯是想让你在淮安,把性子定下来,踏实一些,哪怕你只是在钦差行辕里做一些小事,只要你能定下心认真做。”
“师伯便会很开心了。”
沈老爷笑着说道:“二哥,你我都是为人父母的人了,你自己想一想,哪有父母不让儿女回家的,你在淮安踏实待上个一年半载,到时候你回家如果师伯不让你进家门,我去与他分说。”
赵二低头喝了口酒,没有回话。
张简给他满上,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道:“师弟,你若是这样颓废下去,便真的回不了家门了,你在淮安,只要认真做事,老师不让你回家,我把赵家家门拆了,也把你送回家里去!”
赵蓟州是个很开朗的性子,沮丧也只是沮丧一会儿,他闻言仰头喝了口酒,怒瞪了一眼张简:“欺我没读过书怎的,你还想拆我家家门!”
张简哈哈一笑,端起酒杯跟赵蓟州碰了碰,师兄弟二人仰头,一饮而尽。
喝完这杯酒之后,张简看着沈毅,问道:“子恒今年是个什么章程,有没有知府衙门帮得到你的地方?”
“有自然是有的,不过还没有到时候。”
沈毅抬头看了看天,微微叹了口气:“现在已经二月了,这个月不打起来,下个月必然打起来,到时候要麻烦师兄的地方,还有很多。”
张简微笑摇头:“这话见外了,能帮的到你的地方,我一定尽力,怕只怕知府衙门能力微小,帮不到什么忙。”
三兄弟又喝了几杯,张简放下酒杯,打了个呵欠道:“今天这顿酒喝完,过几天还要请你们再来喝一顿。”
赵二这会儿已经活泼了起来,他对着张简挤了挤眼睛,笑着说道:“怎么,师兄耐不住寂寞,在淮安纳了妾室?”
听到这句话,张简没有立刻回话,而是笑呵呵的看了一眼沈毅。
沈老爷脸色有些不自然,低头假模假样的抿了口酒。
张府尊这才笑着说道:“不是,我家夫人长子,过几天就要到淮安来了,到时候让我家夫人下厨,请你们两个人再喝一顿酒。”
听到他这句话,赵蓟州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
沈毅也微微叹了口气:“师兄还真把家里人带过来了。”
张简爽朗一笑:“张某人说到做到,我不能在这里做个裸官,反过头再让淮安的父老乡亲信我。”
“再说了。”
张简对着沈毅举起酒杯,笑道:“我信得过沈公。”
这句“沈公”,就纯粹是在取笑了。
沈毅哑然失笑,他也端起酒杯,淡淡的说道:“别的我不敢跟师兄保证,但我敢说,如果有一天淮安出了什么问题,我沈七绝对先嫂夫人和大侄子而死。”
师兄弟二人碰了一杯,又豪迈,又有一些悲壮。
一旁向来没个正形嘻嘻哈哈的赵蓟州,此时竟然变得严肃了起来,他举起酒杯陪了一杯酒,然后起身给另外两个人倒了酒。
赵二站了起来,使劲的拍着自己的胸脯。
就像是他少年时,在秦淮河畔与人争花魁那样,激动而又热血。
“出了事,我赵二跟着兄弟们一起死在淮安!”
……
北岸,征南军大营。
周世忠周大将军,正坐在主位上,手里翻看着一些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文书,这些文书有的是书信模样,书信里还夹带着一两本类似于小人书一样的东西。
周大将军一边翻看,一边皱眉。
他正在翻看这些东西的时候,卫王赵楷踱步走了进来,他先是对着周世忠淡淡的抱了抱拳,然后开口问道:“大将军寻我有事?”
周世忠没有回话,而是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些文书还有几本像是故事书的东西,缓缓叹了口气:“近来徐州一带,多有流传一些流言蜚语,殿下可曾耳闻?”
“知道一些。”
赵楷看了一眼周世忠面前的小人书,淡淡的说道:“这些谣言,本王也看了,无非是一些无中生有的东西。”
他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缓缓说道:“想来,是燕都城里有人作怪。”
这些小人书上,无一例外,都写了一个故事。
同一个故事。
古不周山南,有山南国,国王多子而无储,王病重,恐不久,留诸子留都,逐一子仲康出以掌兵,未久,王崩于都,诸子内乱,仲康领兵而还,遂勘定诸乱。
不管什么故事书里,都有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些写的晦涩,有的是用白话文写成。
但是,大略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周世忠看着南山的这些故事书,又抬头看了一眼赵楷,问道:“殿下是如何想的?”
“身正不怕影子斜。”
卫王殿下昂首道:“本王对大齐忠心耿耿,天日可鉴!”
周世忠没有接话,而是看着眼前的这个故事,良久之后,才缓缓说道。
“殿下……”
他叹了口气。
“这故事,已经传的很广了啊……”
第八百六十四章 先手
卫王殿下抬头看着周世忠,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缓缓说道:“大将军莫不是怀疑,这谣言是本王所传?”
“殿下,是谁传的已经不是如何重要了。”
周大将军缓缓说道:“现在,连周某耳边都听到了这个消息,说明事情已经传的很开,燕都那边,多半也收到了这些谣言……”
“也就是说,陛下大概已经知道了。”
周大将军静静的看着卫王,开口道:“殿下心里应该想的是,陛下会不会怀疑是卫王所传。”
“父皇圣明睿断。”
赵楷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再加上清净司手眼通天,自然不会误会本王。”
周大将军沉默了。
过了片刻之后,他才决定跟赵楷直说,他顿了顿之后,开口道:“殿下,周某的意思是,殿下是不是先回燕都一趟,面见陛下,跟陛下说清楚,若是陛下没有误会,殿下回燕都一趟再回来,骑马也就是半个月的事情,到时候未必开春化冻,也不可能打起来,不影响殿下督军……”
“若是陛下受人蒙蔽,殿下回去一趟,正好与陛下分说清楚。”
他停顿了一番之后,继续说道:“陛下近年身体染恙,殿下这个年关没有回去,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回去探望探望,顺便看一看燕都的局势,岂不是好?”
周世忠这番话,可以说是非常老成的金玉良言。
但是这些话,要看什么人说出来,什么时候说出来。
卫王殿下坐在周世忠面前,低着头想了想之后,抬头看了一眼周大将军,缓缓说道:“如今,朝廷的十万援军已经尽数抵达淮河沿岸,大将军此时莫非嫌本王碍事,想把本王赶回燕都不成?”
他皱眉道:“本王这一次来前线,是为了立功而来,如今燕都局势不明,又有有心人传这么个谣言出来,我这么回去了,还能出得来么?”
周世忠闻言,只是叹了口气,没有继续劝下去。
因为这位卫王殿下,有点太“聪明”了,或者说心眼子多。
这种人,只要有了自己的判断,往往会深信不疑,任何人再去劝他,他都是听不下去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