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会儿,乐清城里因为被转移了不少乡下百姓,城里的人口一下子增长了不少,虽然城外正在打仗,但是城里倒是热闹,只是这些被迁移到城里的人口,没有了生计,吃喝全靠官府救济,有些人便吵嚷着要出城回家,引起了不少骚乱。
沈毅在县城里逛了一圈之后,便走到了乐清县衙门口,刚走进县衙,便迎面碰到了乐清县令钟平,这位钟县令见到沈毅之后,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表现的极为热情。
沈毅现在,也是正七品的品级,两个人同品同级了。
不过沈老爷是京官,这就高出了地方县令一头,再加上他又是翰林院庶吉士,这便高出地方县令两头了。
因此钟平对沈毅很是热情,一口一个翰林称呼着。
沈毅对他拱手还礼之后,想说点什么,但是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跟钟平客套了几句之后,便到后衙去探望李穆去了。
这会儿,李穆正在发烧。
他虽然没有伤到骨头,但是伤口太长,这个时代的消毒技术也不过关,需要他体内的免疫系统去抵抗伤口感染。
在这种情况下,发烧是很正常的,只要能挺过来,就不会有什么事情。
正巧大夫也在,沈毅询问了大夫几句关于李穆的伤情之后,便坐在了李穆床边,叹了口气:“世子感觉如何?”
李穆有些费劲的睁开了眼睛,看到是李穆之后,他很勉强的挤出了一个笑容,有些虚弱的说道:“别的都没有什么大碍,就是觉得浑身没有什么力气。”
说完这句话,他看了看沈毅,问道:“兄弟们出发了?”
沈毅“嗯”了一声,点头道:“已经出发了。”
“世子安心养伤,经过前天晚上的那场战斗之后,这些倭寇锐气已失,接下来处理他们,只是时间长短和战果多少的问题了。”
听沈毅这么说,李穆又挤出了一个笑容。
“这一次,要是能够正面击退数千倭寇,抗倭军就算是彻底成了,你我这一次巡海,也算是小功告成。”
他看向沈毅,神色有些激动。
“到时候,我亲自向陛下写信,给抗倭军将士们请功!”
第四百五十四章 统统弄死
不管是李穆还是沈毅,心里都很清楚,皇帝派他们两个南下,绝对不止是让他们来处理倭寇的。
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练兵。
练出一支有能力,至少是有潜力替代淮河水师的军队。
而现在,虽然倭寇还没有清理干净,甚至没有做到正面击溃大股倭寇,但是抗倭军这支军队,已经肉眼可见的成型的。
所以李穆才说,他们这一趟差事是“小功告成”。
坐在李穆床边,微笑道:“等乐清战事结束,抗倭军的名气就算是打出去了,到时候新兵征募也不会成什么问题,只要让凌肃等人,多抓一抓新兵训练,抗倭军很快就能够扩编到五千人了。”
世子殿下趴在床上,他沉默了一会儿,默默低眉道:“子恒,你觉得凌肃这个人,堪当大任么?”
沈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不过凌千户家里世代都是千户,他带兵打仗的本事不好说,但是训练新兵还是有一手的。”
李穆摇了摇头:“我是说,他有足够的能力,带领整个抗倭军么?”
沈毅再一次摇头:“现在恐怕不行,但是我相信人总是会成长的。”
“嗯……”
李穆微微点头道:“这个凌肃,毕竟家传了几代的千户,本事的确是有一些的,不过……”
“他恐怕没有太多成长起来的时间了。”
李穆趴在床上,默默说道:“子恒心里应该清楚,你我迟早有一天,都是要重新回到建康的。”
他看了沈毅一眼,问道:“我现在就是指挥使,我回建康的时候,朝廷多半就会给抗倭军建都司,到时候朝廷能把凌肃擢为都指挥使么?”
沈毅默默摇头。
不要说都指挥使了,等李穆回建康的时候,凌肃升指挥使都是难事。
不过有一点,李穆是说错了的。
按照皇帝给沈毅画的饼,等到这一次巡海的事情结束,他回到建康之后,就会被升为兵部主事。
也就是说,李穆回建康之后,就跟抗倭军没关系了,而沈毅,多半是不会跟抗倭军一刀两断的。
沈毅沉默了一会儿,看向李穆,问道:“世子到底想说什么?”
“抗倭军现在,钱粮是你在管着,至于战事,我万事放权,统统交给子恒你还有凌肃他们去做。”
“但是我回建康之后,凌肃不可能在抗倭军里当家。”
李穆默默的说道:“朝廷会派一个新的都指挥使过来,主持抗倭军,到时候这个新的都指挥使……”
“还会像现在这样,把手中的权力统统下放么?”
听到这里,沈毅总算明白了李穆的意思。
李穆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本朝重文抑武,到时候在这个都司头上,说不定会有一个总督压着,那些文官做事情想当然,全靠自己瞎想,很容易就把咱们辛辛苦苦弄出来的抗倭军,带进歧路……”
沈毅吐出了一口浊气,微微低眉,苦笑道:“世子,这些事情您都改变不了什么,我这个七品小官,更没有办法改变了。”
李穆摇了摇头:“这些话,我是没有办法跟陛下说的,但是如果机会合适,子恒你却可以面呈陛下。”
“这一路巡海,你我都见过听过了太多百姓惨事,也都清楚这些年沿海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东南沿海,不能再乱下去了。”
李穆的意思,沈毅自然是明白的。
想要荡平倭寇,一个戚继光是不够的,更需要一个胡宗宪。
而现在,凌肃距离戚继光还太远,东南也缺少一个镇得住场子的胡宗宪。
沈老爷吐出了一口浊气,低眉道:“世子的意思,我听明白了。”
“我的意思是,咱们都先做好当前的事情,至于庙堂上的事……”
“要等回到建康之后再说。”
李穆闭目叹了口气,无奈点头:“只好如此了……”
……
抗倭军出城之后,整整一天一夜没有回来。
这一下,可把沈毅给急坏了。
如果不是有邸报司的人每时每刻在传递抗倭军的消息,沈毅可能都要亲自出城去寻凌肃去了。
到了第二天傍晚,沈毅才等到了邸报司传回来的确切消息,收到了消息之后,沈毅长松了一口气,回到自己的住处,踏踏实实的睡上了一觉。
这一觉直接到天亮,次日清晨,沈老爷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然后懒洋洋的起身,换上了衣裳。
下属递过来邸报司昨天晚上陆续传来的消息,按照最新的一份消息,凌肃等人已经在回乐清的路上,估摸着午后就能回到乐清。
有了这个消息,沈毅彻底放心下来,他先是去了一趟抗倭军的伤兵营,探望了伤兵们的情况,然后又去了乐清县衙,找钟县令喝茶,顺便聊起了当天钟县令死活不肯出兵,甚至不愿意借刀甲给邸报司的事情。
沈毅漫不经心的提起了这件事,却让钟县令冷汗涔涔,这位乐清县令不住擦汗,然后对沈毅不住解释,说当时不知道具体情况,也没有上级命令,不敢擅作主张云云。
见钟县令这么紧张,沈毅只是笑了笑,陪着他喝了几杯茶之后,便起身扬长而去。
终于,时间到了午后。
沈毅一吃完饭,就到了乐清的东城门外等候,约莫等了小半个时辰时间,终于看到了抗倭军的旗帜,凌肃与薛威两个人,战袍上统统带着血,两个人骑在马上,领着身后一千多个人,缓缓朝着乐清城开来。
沈毅与钟县令等乐清地方官,纷纷出城相迎,出城一百多步之后,一行人才走到了凌肃面前。
凌千户干脆利落的跳下了马匹,对着沈毅恭敬低头抱拳:“见过沈司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