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复站在沈毅身后,也跟着沈毅的目光看向这条秦淮河,他微微低眉,轻声道:“看起来,比玉带河要热闹得多。”
沈毅笑了笑,没有说话。
另一个世界,也有建康,金陵,也有秦淮河。
他不止一次的行走在另一个世界的秦淮河畔,秦淮河上那座桥,他也不止一次的走过,夫子庙里的小吃,他也吃过很多次。
不知不觉间,沈毅又走到了秦淮河的一座桥上,他举目望去,整条河似乎尽在眼底。
“与那一条秦淮河……”
沈毅在心里叹了口气:“似乎很像,又似乎不像。”
思索了一会儿之后,沈毅依然没有从出神的状态中回过神来,直到他回头看到了身后的许复,才恍如梦中惊醒。
回过神来之后,沈毅对着许复微笑道:“在江都的时候,到处听说秦淮河的风物,可惜如今咱们来的早了,没有能看到满河的画舫楼船。”
此时此刻,沈毅想到了一首很应景的诗。
“秦淮无语话斜阳,家家临水映红妆。”
他看向秦淮河,又看了看许复,念出了下半句。
“春风不知玉颜改,依旧欢歌绕画舫。”
还有一句“谁来叹兴亡”,沈毅没有念出来。
大陈这种格局,念出这句话,未免有些太过“诛心”,万一皇帝老儿听了去,一个不高兴抹了他考试的资格,那可真就是无妄之灾了。
念完这两句诗之后,沈毅下意识的左右看了看,但是此时此刻,沈毅的身边除了许复之外,并没有其他人,也没有人把这首诗听去。
许复有些好奇,问道:“公子在看什么?”
“没看什么。”
沈毅微笑:“传闻之中,一些运气好的人,写出什么佳句之后,就会被大人物听去,然后得大人物赏识,飞黄腾达。”
说到这里,沈毅耸了耸肩膀,自嘲一笑:“显然,我没有这个命数。”
“我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
许复微微低头道:“但是可以听出来,公子这两首诗写得很好。”
他看向沈毅。
“还有两天就是上元节了,咱们江都每年上元节,都会在玉带湖举办诗会,京城这种地方,应该也会有诗会才是,过两天公子到这秦淮河畔来,说不定立刻就名传京城了。”
沈毅微微摇头。
“科考才是正途,若是诗名缠身,只会分了科场进取之心,名声大噪有什么用?说不定将来流落青楼,终生与官场无缘了。”
“徒增烦恼耳。”
沈毅的话,许复没有全听明白,不过他还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公子科场一定会顺利的。”
第一百一十三章 建康大市场
从沈毅发现这是一个与原来那个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并且翻阅众多诗集文选,都没有见到另一个世界那些璀璨的诗坛大佬,文坛妖孽之后,他就动过抄诗的念头。
虽然他并不是什么中文系专业,也没有特意去背过古诗,但是作为受过正常九年义务教育的普通人,一些耳熟能详的诗词,他还是能够背下来的。
不说别的,李仙人的几首诗,就够他沈某人在这个世界吃一辈子了。
最起码,他沈七也可以像柳七那样,拥有无数拥趸,在青楼醉生梦死几十年,来一个“忍把功名,换了浅酌低唱”。
不过那种人生,并不是沈毅想要追求的。
或者说,不符合他的个人情况。
因为他在这个世界有敌人,而且是非常强大的敌人。
假如他沈某人靠诗词“出道”,即便名声大噪,并且成功凭借名气进入官场,但不是科甲正途出身,很难在官场上攀爬,最多也就是个“词臣”,类似后世的明星一样,永远不可能进入真正的权力圈子。
因此,诗词出道这条路,在江都的时候就已经被沈毅放弃了。
不然不说别的,只要两天之后的上元节,他沈七把那首名传千古的青玉案写出来,立刻就会成为建康城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玉带湖畔转悠了两圈之后,沈毅在路边找了个亭子坐了下来,然后他看着同样坐下来的许复之后,笑着问道:“秦淮河也看了,有什么感想?”
许复微微低头,开口道:“比玉带湖大,到了晚上,估计也会比玉带湖热闹。”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估计生意也会比玉带湖畔好做一些,如果公子想让我在这里摆摊,下午我就去买一点工具,再租个小房子,准备个两三天就可以出来卖煎饼了。”
沈毅闻言,哑然一笑:“带你来建康,又不是让你来卖煎饼的。”
“建康的市场,比起江都要大得多,只这一条秦淮河,每天流动的银钱就非常可观,你在建康这段时间,除了做咱们平日里要做的事情之外,闲下来的时候可以多来秦淮河畔走一走,说不定就能发现什么挣大钱的商机,不过……”
沈毅瞥了一眼许复,淡淡的说道:“不过你现在年纪还小,可以到秦淮河来,但是不许你去做别的事情,最起码要等到你十六岁之后……”
许复脸色一红,连连摇头:“公子,我不会在秦淮河胡来的……”
他有些敬畏的看了一眼秦淮河上的那些画舫,低声道:“我在江都的时候,听那些曾经来过健康的人说过,他们说在秦淮河这里过一夜,都要一二百两银子……”
说到这里,他再一次低头,没有说话了。
沈毅哑然一笑:“与你说这番话的人,多半是没有真正来过秦淮河,这建康城的物价虽然比咱们江都要高,但是也不可能高太多,即便是在这秦淮河上,只要你不去找那些花魁,一二百两银子估计都够你在这里住一个月了。”
沈毅没有来过秦淮河,并不知道秦淮河的“行情”。
但是他知道米价,江都的米价已经回落到正常水平,这建康城里的米价至多也就是两文钱一斤,粮食的价格摆在这里,其他行业再如何金贵,价格也不可能太离谱。
不然……世道就不对头了。
当然了,建康城里有的是阔少衙内,有的是朱紫贵人,这些贵人们在秦淮河斗个气,泡个花魁,砸个几千两银子这种事情,并不出奇。
这种事情嘛,历朝历代都有,属于是“常情”了。
两个人在秦淮河转了一圈之后,又在秦淮河旁边不远的一处小饭馆吃了顿饭,吃完了午饭之后,沈毅看向许复,开口道:“我现在住在我爹那里,有时候不太好出来,很难天天出来寻你,我如果不出来,你也不要天天闷在屋子里,不仅憋闷,还会惹那些掌柜的怀疑。”
“闲着没事,你就在这建康城里多走一走,顺便打听打听建康城里有没有什么特别出名的医馆,等我出来之后,你再跟我说,至于这秦淮河畔的小吃生意……”
沈毅低头沉吟了一番,然后开口道:“我晚上不方便出来,你却可以来这里多跑一跑,你晚上再到这里来看一看,不过……”
沈七郎低眉道:“煎饼的生意,估计秦淮河这里已经有人做了,你就不要再惦记什么煎饼生意了,咱们考察一段时间,等过了上元节,我在建康城里给你租个小院子,再教你一个新的吃食。”
“这一次,你自己做个十天半个月,就可以雇人来做了,不必自己亲手来做小吃生意。”
许复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抬头看向沈毅。
“公子,我不想雇人,真到了要请人的地步的话,我想给江都送信,让老三到京城来,他为人踏实,也信得过。”
这就是见识限制了。
在许复心里,请人过来,就代表泄露了自家的“秘方”,说不定请的人干个两三天,就另起炉灶去了。
只有他跟他一起长大的几个伙计,才是信得过的人。
沈毅看了看许复一眼,然后微微摇头:“罢了,既然是你去做事,那就随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