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知秋摇下了窗户,风裹挟着海水的味道吹进车里,时瑜吸了吸鼻子,清新的味道让他整个个人都通透了不少。
“北安好像从来没有过这么好的天气。”时瑜咂咂嘴,“难怪我妈妈当时执意要把我送到这里来。”
时瑜兴致勃勃地趴在车窗上看风景。淮临变了很多,已经不是那个连监控设备都不全的海边小镇了。或许政府看到了淮临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开始重视淮临的发展,这几年淮临可谓是“改头换面”。
“我还想去小岛上看看。”时瑜冷不丁道。
时瑜具体没说是哪个岛,但是阮知秋心里像装了个明镜似的。
那个岛上埋葬着他的少年时期的喜怒哀乐,时隔多年再提及那里,他竟说不上来心里是什么滋味。
“好,如果天气好我们就去看看。”
大概行驶了半个小时左右,车停在了一幢小楼前。
“好漂亮啊!”时瑜惊叹道。
“嗯。”阮知秋头也不抬,“阮天山请人来翻修的。”
“阮叔叔真厉害。”时瑜忍不住地赞叹道,但是一扭头看见阮知秋的表情,他立刻噤了声。
阮天山在阮知秋这里,还是一个禁忌话题。即使这些年,他们的关系稍稍松动了些,阮知秋对阮天山,依旧带有不褪色的敌意。
“对不起。”时瑜有点慌张,下意识地拉住阮知秋的手,却被他反手握住。
“跟我有什么好对不起的。”
说罢,阮知秋便推开了庭院的门。
“外婆,你看谁回来了!”阮知秋喊道。
过了没几秒,屋内便传来一阵躁动声,门“吱呀”一下被打开了。
苏清秀苍老了许多,但是精气神很好,她穿着一件夹袄,背着手,慢吞吞地踱步到院子里,“回来了啊。”
当她看见阮知秋身旁的时瑜时,眼睛顿时亮了。
“哎呀,小鱼也回来了。”老太太上前几步握住时瑜的手,“你这孩子怎么还是这么瘦啊?”
老太太用脚尖点了点阮知秋,“知秋,你是不是没个他饭吃呀。”
阮知秋佯装生气地撇撇嘴,“怎么没给,给了他也不肯吃,家里的猫都比他吃的多。”
时瑜尬笑着打着哈哈,扶着苏清秀进了家门。
家里的陈设几乎没有改变,除了换了几件大件家具外,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
“你们俩的房间都已经收拾好了。”苏清秀抬手指了指二楼,房间的门微微敞着,露出一道微光。
时瑜眼眶有些发热,倒是阮知秋一脸无所谓,从包里掏出两个红本本,亮到苏清秀的面前,“外婆,我们结婚了,按理来说应该睡一个房。”
苏清秀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欣慰又灿烂的笑容来,笑的眼尾布着一道道褶皱。
“好,好。”
晚上,苏清秀做了一大桌子菜,时瑜每样菜尝了一口,心头一暖。即使六年没有回过家,苏清秀依然记得时瑜的口味。
“小鱼,你多吃一点。”苏清秀一个劲给时瑜夹菜,很快时瑜的碗里堆成了一座小山。
时瑜有些招架不住,朝阮知秋使了个眼色,希望他能帮忙分担一点“火力”。
可谁知阮知秋就像是没看到一样,憋着笑埋头苦吃。
时瑜气结,在饭桌下面狠狠地踹了阮知秋一脚。
阮知秋吓了一跳,嘴里的排骨掉了出去,又被他眼疾手快地夹了回来。
他腾出一只手伸到桌下,捉住了时瑜的小腿,然后一使劲搬到自己腿上。
时瑜一愣,脸上“噌”的一下红了,他动了动腿,可是阮知秋握得很紧,甚至上半身直接压了上去,时瑜瞪了他一眼,可是实在没什么威慑力。
阮知秋眉眼含笑,顺手给时瑜夹了一块排骨。
“快吃。”
排骨是时瑜最喜欢的糖醋味,苏清秀记得时瑜的喜好,特意选了小块直排。时瑜咬了一小口,排骨被炖的软糯,滋味也恰到好处。
时瑜的眼睛亮了几分,阮知秋精准地捕捉到了,眼疾手快地给时瑜又加了几块。
“够了够了!”时瑜护着自己的碗,一个劲往阮知秋另一边躲,但奈何一条腿还在阮知秋身上,一时间时瑜以一种非常别扭的姿势卡在椅子上。
苏清秀还在饭桌上坐着,时瑜不敢有大动作,只能装成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是心里早就把阮知秋骂了无数遍了。
苏清秀笑着在他们两个人的碗边,一人敲了一下,“别闹了,快吃饭。”
饭后,阮知秋帮苏清秀收拾好厨房,转身去二楼找时瑜。
时瑜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翻出来画板和笔刷,零零散散地摆在一旁,泛着一股陈旧的气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