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洛南栀,她的病情不算太稳定,洛屿泽不确定自己此番进宫,何时还能再出来,万一遇上什么意外,他把洛南栀一个人丢在庄上实在放心不下。
幸好穆青云愿意搭把手,暂时将洛南栀安排在他自己的府邸,他们也能安心进宫办事。
除了他的亲姑姑,他最难安排的便是洛雁。
要是单独留她在庄上过年,恐会生变,要是再下一场看不到头的大雪,断了跟庄上的联系,他也不确定会不会发生意外。
所以他特意写了封信,带走了石榴,让石榴拿着信去找沈思琼。
让沈思琼以自己的名义把洛雁接回府。
这样一来,沈思琼不仅能树立贤妻主母的形象,还能合情合理地把人安排进韶光院。
总而言之,他会确保她平安。
好在太子并无大碍,算是虚惊一场。
宣德帝并没因此松口气。
太子这身子反反复复,尤其是近两年,时好时坏。
宣德帝寻遍名医,也没查出端倪。
太子这是娘胎里带来的弱症,三岁时又生了一场大病,留下病根,所以体质一直不如他的其他孩儿。
他的所有孩子里,最皮实的当属七皇子景言。
景言也最像年轻时的宣德帝。
性子直爽,一心英雄侠义,不甘居于这高墙之中。
最让宣德帝操心的也是这孩子。
前些时日他偷偷溜出宫,弄了一身伤回来,宣德帝便将他禁足在自己身边,整日盯着他读书。
毕竟景言的功课实在太差,就连他亲自上手教,都见不到多少成效。
宣德帝清楚太子的才学远超自己之上,若是让他治国,凭他的心性,定是个好君王。
只是他除了身体不好,还有一点让宣德帝忧心,便是优柔寡断。
当皇帝的,要是没有算计,不狠,便坐不稳江山。
太子景烁明显没把他的教诲听进心里,甚至单纯地以为三皇子景煜跟他真的是兄友弟恭。
宣德帝也是一时没看住,让何贵妃母子钻了空子。
何贵妃也是真的等不及了,竟然在这过年前动手。
等宣德帝和皇后赶到时,太子高烧不退,正昏昏沉沉地说着胡话。
皇后心疼儿子,又于事无补,只能一个劲地坐在椅子上念佛。
宣德帝多次想要跟皇后搭话,都被她用眼神制止。
宣德帝实在无奈,每次他想要向皇后透露点什么的时候,都会被皇后无视。
好在太子并无性命之忧。
不过,有一件事,确实让宣德帝心间一揪。
“陛下,许太医留下的白玉丸只剩下一颗了......”
第165章 白玉丸,唯一的救命良药
白玉丸是太子的救命良药,为前太医许渊所制。
自打许渊被斩首后,整个太医院再无人能配出这白玉丸。
只能靠存余为太子续命。
宣德帝原以为许渊留下的那一瓶白玉丸足够太子用一辈子,没成想这两年太子身子愈来愈差,每隔一段时间就得用白玉丸续命。
如今这白玉丸算是失传了,太子的命仿佛也能看到尽头。
宣德帝忍不住拿太医院撒气。
“一群废物,朕养你们有什么用?这么多年,竟然连一个白玉丸都做不出来!”
太医们面面相觑。
他们怎么敢跟前太医许渊相提并论,过去这将近二十年里,太医院没人再能超过许渊的医术。
如今的太医里,还有好几个曾是许渊的徒弟。
不说他是在世华佗,也是妙手回春的扁鹊,什么疑难杂症到他手里,都会迎刃而解。
只可惜天才短命,许太医在风头正盛的时候,得罪了刚刚登基的宣德帝,被处以极刑,全家流放。
当时的宣德帝年轻气盛,又处于敏感多疑的阶段,做事不考虑后果。
直到太子染上怪病,整个太医院束手无策时,只能铤而走险靠许太医留下的白玉丸活命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件错事。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他特意让人去边境寻了许家剩下的人,顺便抱着试试的心态,看看能不能从许太医的家人那里知道白玉丸的配方。
哪曾想,许家人在被送去流放的路上,遇到了善于伪装的蛮人,不仅全员无一生还,就连许家带走的包袱也被蛮人全部掳了去。
宣德帝不由得猜测白玉丸的配方已经落入蛮人之手。
他懊悔自己当初的冲动,但世上没有后悔药。
宣德帝只能想方设法地用昂贵的药材替太子续命,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要想让太子彻底痊愈,还是要靠白玉丸。
除了太医院的人和宣德帝自己,就连太子也不知道这白玉丸的秘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