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虽然护卫众多,但是到底来说普通侍卫,武功比江湖人士差得许多。
但是自古侠以武犯禁,对于武林人士来说,朝廷也是一个颇为敏感的存在。
那些顶尖的高手,如果没有什么血海深仇,也实在犯不上只身闯入朝廷大员当朝王爷府邸,杀人越货,要知道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到时候朝廷大军压下,就算他是个武林高手,能够趁机逃脱,但是那九族亲朋可就是遭了殃了。
所以赵晋对于昨夜闯进来那个黑衣人,虽然有些惊心,但是却没有太过害怕。
暗十二见赵晋一直看着滚烫的茶杯喝不到嘴,就伸手用起,内力加速茶碗中的茶水快速转动片刻之后,感觉手中温度下降,这才重新放到赵晋面前。
可是不管怎么样,王爷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暗卫来人之前,就让十二守着王爷在身边当值吧。
暗十二说的这个当值,可并不是像往常一样照顾赵晋的起居饮食,而是夜里在赵晋睡觉之时,也要提起七分精神戒备。
赵晋有些心疼,但是他知道暗十二是个执拗的性子,这时他再劝阻,只怕对方心中就会难过。
于是赵晋顺着暗十二的话点点头,伸手抓住暗十二有些老茧的右手笑道:那以后我的安危,可是要交给这位大侠了。你可要好好的保护小生啊。
暗十二看到自己家主子俏皮的模样,嘴角的笑意也是更深了,虽然知道自家主子爷就是逗趣,不过一依旧郑重其事的点点头。
定当不辱使命。
赵晋实在爱死了他这个严肃认真的模样,单手环住这个人的脖子,亲了下那薄薄的嘴唇。
那这位侠客,在下如何报答你呢?
都都听主子的。暗十二心跳鼓掌如雷,耳朵一点一点的染上红晕,但是依旧伸出健壮的手臂环住赵晋的腰身,防着自家主子也乱动在摔到了自己。
嘿嘿,那我可得好好想想。赵晋像个调戏大帅哥的小流氓,半坐在暗十二的大腿之上,有一下没一下地亲着他的脸颊和下巴:这样吧,之后我卖卖力,肉偿吧。
两个人笑闹成了一团,桌上的茶水也来不及喝。
两人嬉笑了一阵,赵晋起身来到桌边,书信遣派几名暗卫到这边来,毕竟此去两广路途遥遥,有几个高手在身边,也省得暗十二整日提着戒备太过劳心劳神。
经过那次黑人事件之后,董大人知道之后十分忧心,特意调整了随行侍卫,赵晋的队伍外松内紧,那里边巡逻戒备,赵晋所住院落外边巡岗的人数和次数也是增加了不少。
而且赵晋将从京中带来的秀珍莲路发给了身边忠心的护卫,让他们平时在巡逻之中也能有个保障,而且下命令如果有人未经通传擅自闯入内院,行踪诡秘,直接就地射杀。
吕师爷一家十数口人,虽然被那黑衣人毒杀,但是他手中的账本却起到了大作用,此人为非作歹,恶贯满盈,顺着那账本的消息,又抓了不少做恶小吏。
文大人做事仔细几分梳理之下,不仅让衙门整数一清,而且对于那些村里乡中。勾结串联,为非作歹的,也是严惩不贷。
而木华城那边文大人省里的那三名山匪,得到确切消息之后与本地驻军联系,重拳出击,直接上山,找到那贼人的老窝一举将之歼灭。
不仅抓获了一百二十三名山匪,更是解救出二十多名被绑的女子,其中金银粮食也是不少。这一趟剿匪,既得了功绩,又得了实惠知县衙门和本地的驻军可谓是。都得到了实惠,自然十分开心。
而本地的百姓对于此次剿匪之后,更是满心的欢喜,交口称赞。
而赵晋在木华观中住了五天,虽说京中旨意传下来,还需要不少时间,但是赵晋却已经接到集中的飞鸽传书。
于是他更加放心地把随行的一些地瓜,两种分了一小部分给知县文大人。
赵晋这次出行既是去两广途中推行新粮种,自然是带了身边有经验的老农,所以赵晋不仅给文大人地瓜,也让身边的有经验的老农并且教文大人如何培育秧苗,在种植之时的注意事项。
处理完琐事,赵晋就准备离开了,不想却遇到了萧家人上门感谢。
萧员外年约40多岁,保养的还不错,虽然脸上有些细纹,但是眉梢眼角的那么精明,却是很有商人付的那个味道了。
校园外带着礼物,谢过赵晋,他看到赵晋气宇轩昂,周围扑鼻,个个都不是一般人,就心知这赵晋身份不简单,如果能攀上这样的大人物做女婿,日后箫家还不是前途无量。
于是他眼睛精明的转了转后,别有深意的说道:这位公子长得一表人才,既然救了小女,我萧家无以为报不,不如咱们两家就结秦晋之好。小女虽说比不上什么世家贵女,但是自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性格温柔,知书达理,公子,你看如何?
赵晋听到这话猛地咳了一下,好险将口中的茶水喷了出去,他有些头疼的按按眉角。
这位萧大人言重了,救下萧小姐的,不过是我身边的婢女。再说婚事更是使不得,自古婚约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可以冒冒然的,就由我私下定了终身。而且我家中早有婚约,此事不必再提。
赵晋这话说的是一点没有留下余地,虽然不至于卷了对方的面子,但是话也说得明明白白着,萧员外脸上有些不自在,双方更是很尴尬,
赵晋索性给了身边孙贺一个眼神,精明的孙贺连忙上前说了几番客套话后,就将这萧员外送到了门外。
想着在木华城逗留的时间够多了,赵晋准备启程去良光。
临行告别之际,文大人情,赵晋到家中饮宴其间,赵晋虽然没怎么喝,但是闻大人又是感动又是伤怀,喝了不少酒,年过半百的老头拉着赵晋的手,就是两眼泪汪汪,大有长亭送别的架势。
只把赵晋看的是浑身不自在,只能一遍遍的安抚。
而赵晋走之后,那些地瓜种子就被文大人兢兢业业地推行到下边的农户手中,并且亲自派了县衙当中熟悉浓雾的小粒哀香,哀春的去指导如何育芽种植,确实的保证这些地瓜作为种子,能够妥善的种到田地当中,起到它应有的效果。
而赵晋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他做的这一点点小事,在日后大旱真正降临之时,木华城周边数万的百姓,正是因为。种植了地瓜,有了不少的粮食,这才度过了危机。
第75章 地龙翻身
既然得到便宜皇兄的命令,赵晋这一路走来,途经大小县城都会留下一些种子,并且京城那边也会陆陆续续送来山庄出产的地瓜。
赵晋这一路走走停停,也逐渐适应了马车上的生活,晕车也好多了,古代交通不便利,路程单靠车马,可是要走月余的时间。
天气月越发的热了,又十几天过去了,天空一滴雨都没有,正午外面的树叶被烤的都有些发蔫发黄,更别提河水水位下降,都让人忧心。
赵晋坐在马车之上晃晃悠悠,外面灼热的空气,即使坐在马车里面,赵晋的额头也微微渗出汗水。
抬手掀起窗帘,外边烈阳刺目,随行的护卫们也是热得满头大汗,赵晋看到。微微蹙了一下眉,这样可不行,温度太高了,人容易中暑,于是轻轻敲击马车。对窗外的人吩咐。
日头升起来了,天气太热再走下去,人困马乏,找找有没有适合乘凉的地方修整一下,等到午后太阳没那么烈再走。
在马车外面,骑着高头大马的董大人连忙驾着骏马,走到赵晋马车身边,低声应道:是,王爷。下官看前方有一处破庙,周围树木浓密,倒是适合休整一番。
赵晋点点头,他举目远望也注意到了那红砖青瓦,有些破败的庙宇。
那就暂时到破庙休息一下,让随行的医官熬些祛暑的凉茶分发下去。
董大人用衣袖抹了一下额角的汗水,闻言眼睛一亮,连忙拱手说道:还是王爷想得周到,下官这就吩咐人去做。
然后转身就吩咐手下的侍卫随从驾着马车到前方破庙当中。
暗十二推开马车门,搀扶着赵晋下了马车,好奇的四处张望了一下,这破庙虽然看上去荒凉了些,但周围都是高大的杨树柳树倒是很适合乘凉。
来到庙门前,赵晋看了一下那破败的庙宇,竟然是个山神庙,推门而入里面的神像,色彩斑驳,肃穆狰狞,应该是本地的一些山神祭拜。
这会儿也不知怎的,地上一排一排的蚂蚁和不知名的虫子成群结队的飞窜而过。
赵晋挑挑眉,看了一下万里无云的天色,有些疑惑的喃喃自语:莫非这是要下雨的前兆,看着也不像呀。
这边话音没等落,从半山腰上就窜下了十数只杂毛小狐狸,慌头慌脑地就撞到了赵晋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