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他再度亲吻她,想了一想,扬起唇角,“纱儿——还是娘子?”
“随便……”觅瑜怏怏应着,不想同他掰扯,她的重点不在于称呼,而是形容。
她决定速战速决,和他谈论正事:“先前在娘家时,哥哥特意提醒我,近日里朝堂不甚太平,让我安生待在东宫和王府,莫要独自出门。”
“我让哥哥不要担心,凡有出行,我的身旁定会有你陪同,没有孤身一人的时候。可是,我不明白,哥哥为什麽要说这些话。”
她有些忧切地看着他,问道:“朝堂上……发生什麽事了吗?”
盛隆和听着,若有所思:“原来如此。”
“什麽原来?”觅瑜追问,“你别打哑谜了,快告诉我,哥哥为什麽会这样说,要不然,我这心里总是不安。”
“放心,没出什麽大事。”他安抚她,“依着惯例,过年前的一个月,只要不是谋反行兇等大罪,都会拖到年后再说,免得沾染晦气。”
“所以现下,朝堂上还是比较风平浪静的,只是有些暗流汹涌,你哥哥能察觉到这一点,不错。”
她还是没有听明白:“什麽暗流汹涌?哥哥又察觉了什麽?”
“对了,”她想起一个细节,紧张道,“哥哥还同我说,他觉得太乙宫一事不简单。他是不是、是不是发现了你的打算?知道你準备——”
“不会。”盛隆和继续安抚,“此事甚为隐秘,除却你和母后,无人知晓我全部的打算,便是我的部署,也只会知道他们应该知道的。”
听他这样说,觅瑜松了口气。
她自是认可兄长的优秀能力,但是相比起来,她还是更加信任盛隆和,他说不会,那就是不会。
想来,是她的兄长察觉了一点不对,为了稳妥起见才提醒她,如果他真的发现了盛隆和的计划,叮嘱她的,就不会只有简简单单的几句了。
这样也好,对她,对盛隆和,对赵府,都好。
第一百九十二章
熏香袅袅, 寒夜如春。
盛隆和侧着身,枕着鸳鸯锦褥,怀抱着佳人,道:“等开年之后, 会有几出大戏上演, 其中一出, 你哥哥应该会喜欢。”
觅瑜好奇道:“什麽大戏?”
他微微一笑:“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 即将坐到头了。”
她一惊:“你是想让哥哥……?”
他摇摇头:“先帝一朝, 锦衣卫势大,尤其是指挥使,虽然明面上是三品官, 实际却相当于一品, 最盛时甚至能号令百官。”
“父皇即位后, 为了削减指挥使的权利, 大力提拔南北镇抚司, 另外授了北镇抚使大印, 可以越过指挥使, 行稽查百官之权。”
类似的话语,觅瑜也听爹爹讲过, 锦衣卫虽为天子利刃, 掌稽查、刑狱、生杀大权, 得群臣百官敬畏,看起来风光无限, 内部的争斗却激烈无比。
有时,这柄利刃打磨得太过锋锐, 还会引起天子的警觉,反过来将其折断。
几年前, 赵寻琅準备参选锦衣卫时,赵得援为了打消他的念头,絮叨了许多关于锦衣卫的秘辛,意在让其子知晓,镇抚司不是个好去处。
但赵寻琅只用一句话就打发了父亲:“孩儿想去的是南镇抚司,不是北镇抚司,此间争斗,与南镇抚司无关。”
觅瑜同盛隆和说了这事,得到他的赞同。
“大舅兄这话不错,北镇抚司稽查百官,权利之大,不仅遭外人嫉恨,内部的情势也十分複杂,一旦发生什麽事,很难轻易收场。”
“南镇抚司不同,主要管理军士和军匠的户籍,承担兵器与军械的研制,虽然权势小了一点,却是一个自在的去处。”
“是,”她点点头,“所以在听哥哥这麽说后,爹爹便哑了声,没了阻止哥哥的理由,只是有点遗憾哥哥没有像他一样,通过科举从仕。”t
盛隆和道:“科举只是做官的一条路子,其它路只要能走得通,也是一项选择。”
“比如得父皇看重的豫州巡抚,最初就是买的官,后来因为治水有功,入了父皇的眼,短短十年时间,就从一个七品的芝麻官升到了从二品的大员。”
“说来,大舅兄的仕途也十分平坦,可谓青云直上。”他笑了一笑。
“不仅在选拔时得前任南镇抚使看重,一上来就掌了千户,三年前的叛党之乱,更是立下大功,顺利继任南镇抚使。”
“这等机遇和能力,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岳父岳母当真教导有方,培养出了你和大舅兄这样出色的人物。”
听着他对亲人的夸赞,觅瑜心里感到一股甜蜜,娇声道:“夫君莫要把我同哥哥相提并论,哥哥的优秀,是我怎麽也及不上的,更谈不上什麽人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