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到这里,慕荷不禁发出疑问:“王爷不是让王妃不要出门,免得受冻着凉吗?怎麽又让王妃在院子里走走?”
青黛一愣,思索道:“许是庭院后头有一口热泉,常年地龙吐息,所以这里比外头要暖和些吧,觉得冷了也能及时回到屋子里。”
觅瑜明白盛隆和的意思,他是让她待在这里,不要出门,确保自身的安全。
可是为什麽?外头有什麽危险吗?守明道人不是已经被他拿下了吗?
想着这些,她的心中隐隐感到不安,但这些话不能对侍女说,就算说了,她们也听不懂,只能强行压下。
她关切地询问侍女:“你说,你遇到了王爷?王爷看起来如何?”
青黛含笑回答:“请王妃放心,王爷一切都好。”
慕荷道:“那位炼丹的道长怎麽样了?他、他还好吗?”
青黛回想着:“应该还好吧……没听说有谁受伤了,只不过聚集了好多道士,紫霄真人也到场了,一群人乌泱泱的,我差点挤不进去……”
“哦,对了,说起这个,”她道,“昨夜王妃睡下后,王爷不是出门了吗?我还同你嘀咕来着,盘算着王爷离开是为了什麽事。”
慕荷点点头:“好像是抓住了那个刺客?”
“不过奴婢到现在还有点迷糊,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麽事。”她转向觅瑜,充满困惑和不安地询问。
“太乙宫怎麽会有刺客呢?竟敢行刺王爷,真是胆大包天……”
“是啊,”青黛附和着蹙眉,“要说那刺客是沖着王爷来的,受伤的只有一个通达道长,有些说不通,可要说不是,王爷摆出这般大的阵仗,也说不通。”
觅瑜思考了一会儿,要不要告诉她们真相,最终决定先瞒着,等之后问过盛隆和了再说。
她道:“这里头的弯弯绕绕有许多,你们觉得迷糊也正常。不过,无论那刺客是沖着谁来的,他的举动都是明晃晃的行刺,殿下重视在情理之中。”
“也是,”青黛的眉头舒展开来,“听说,那个刺客和太乙宫有些牵连,王爷直接在正殿审的人,就在天尊像下——这可是古今头一回!”
慕荷低呼:“正殿?天尊像?这是真的吗?”
青黛予以肯定:“那些小道童亲口说的,可能会有夸张,但事情绝对错不了。”
慕荷流露出震惊之色,一时连话都顿住了:“这、这可真是……”
觅瑜也有些惊讶,但并不多,因为以盛隆和的行事作风,他的确做得出这样的事,就是不知道其余道士心里怎麽想,尤其是紫霄真人。
青黛告诉了她答案:“听说,紫霄真人为此一夜没睡,白日里又要看守明道长炼丹,真是热闹都凑到了一块——”
“说来也是奇了,出了这样大的事,太乙宫上下不说战战兢兢,也该谨小慎微,不在这当口上冒头,怎麽守明道长这般与衆不同?”
慕荷猜测:“也许,道长是希望炼出什麽神丹妙药,献给王爷,以此作为赔罪,希望王爷不要迁怒于太乙宫?”
“你说得有道理。”青黛认可道,“虽说依照王爷的性情,是绝对不会收下这种礼的,但太乙宫的人这麽想很正常。”
“不过现在丹炉炸了,不仅丹没有炼出来,还差点伤到了人,王爷可能会更加看他们不顺眼,不想留情面了吧?”
不得不说,这番猜想虽然与真相背道而驰,但还是有几分逗趣的。
觅瑜浅浅漾出一丝笑意,不过也没有忘了叮嘱:“这些话,你们在我这里说说就好,不能到王爷跟前表露,要谨记,王爷的心思不容揣测。”
盛隆和对她宽和亲近,不代表对旁人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御下方面,青黛与慕荷虽是她的贴身侍女,比别人多出三分体面,但也不能因此没了分寸。
二女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皆恭谨应是。
谈论完这些消息后,觅瑜便重新拿起绷子,绣起了花样。
她的心思还是有些飘,想要知道更多的情况,但既然盛隆和让她安心待着,她就听他的话,只要他别在晚上又差人传来口信,告诉她要半夜回来就行。
花样绣得差不多时,也到了用午膳的时辰。
慕荷打开食盒,取出一盅八珍汤,放到案上,道:“这是王爷一早命人炖下的,给王妃喝来暖身,王妃尝一尝,看看是否还合胃口?”
觅瑜舀了一勺,细细喝了一口,觉得香气十足,暖流彙成一线,顺着喉咙滑下,很是舒坦。
她含笑称赞:“这汤炖得真好,殿下有心了。厨子的手艺也很不错,等会儿你们拿一串钱过去打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