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觅瑜点点头,嫣然笑应:“嗯。”
两人正说着话,忽闻宫侍传来圣上口谕,宣太子于含元殿觐见。
觅瑜一惊:“父皇为何突然要见夫君?”
盛隆和让她不要担心:“应该是为了盛淮佑一事。你先休息,不用等我。”
觅瑜哪里睡得着?只想留着灯盏,等他回来。
可盛隆和像是知道她的想法,在临走前特意叮嘱侍女,青黛与慕荷不敢怠慢,诸般劝她就寝,她不愿让侍女为难,只能梳洗一番,躺上了榻。
就这样过了不知道多久,她迷迷糊糊地睡去,又在听见一阵动静后迷迷糊糊地醒来,喃喃轻唤:“夫君……?”
身旁响起熟悉的声音:“吵醒纱儿了?”
随着声音一起贴近的,是夜露的寒凉,不过很快被一阵温暖取代。
觅瑜的心也被安稳包裹,感到暖洋洋的。
“没有,纱儿本来就没有睡着……”她呢喃道,“父皇那边……?”
“就是为了盛淮佑的事。”身旁人温柔地低声回答,“夜深了,明天我再详细同你说,先睡吧。”
“嗯……好……”
翌日,圣上发下旨意。
汝南郡王行刺太子,谋害嫡母,栽诬嫡妻,罪在不赦,念其先父有功,特免死罪,着废为庶人,流放岭州。郡王府内所有人口,一律抄家发卖。
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知圣旨的内容, 觅瑜吃了一惊:“郡王妃和太妃也会被发卖吗?”
“不会。”盛隆和道,“她们会和盛淮佑一起去岭州。”
她蹙起眉:“不说郡王妃清白无辜,完全是被郡王陷害的,但说太妃, 她身患重疾, 如何受得了路途颠簸?怕不是还没有到岭州, 就……”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他淡声评价, “有功时光耀宗亲, 获罪时株连九族,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指的正是这一道理。”
觅瑜抿唇。
盛隆和看着她的神情:“怎麽, 纱儿想为她们求情?”
她缓缓点了点头。
他似有讶然:“纱儿为郡王妃求情, 我可以理解, 为太妃求情……这份心胸, 是否有些太宽大了?”
觅瑜期艾绞着锦帕:“纱儿自然不是那等愚善之辈……汝南郡王被废, 太妃受到牵连, 我乐见其成, 但是……让她跟着流放岭州,不啻于要了她的性命。”
“她、她——唉, 她年纪大了, 又身患顽疾, 本就捞不着多少好,岭州距长安千里之遥, 为瘴疠之乡,蛇虫鼠蚁遍地, 何必——何必这样嗟磨她呢?”
盛隆和微笑着握住她的手,隔着锦帕, 与她掌心相贴:“纱儿心善,教我闻之惭愧。你当真想为她求情?”
觅瑜盈着一双清眸,看着他,点点头。
“好。”他道,“太妃虽有教子无方之过,但终究罪不至此,母后悯其不幸,特意发下懿旨,免其流放之罪,迁于蘅园中颐养天年。如何?”
蘅园为皇家园林,与琼林苑只有一河之隔,地位却天差地别,住在里面的都是先帝一朝的无子宫嫔,以及像太妃这样获罪的皇亲宗室。
不过,比起流放岭州来,这已经算是一个好去处了。
觅瑜也只是不忍见太妃客死他乡,至于太妃今后过得如何,则不在她的顾虑範围内,她又不是真的心胸宽广,以德报怨。
是以,她微笑着颔首:“夫君的安排,再是稳妥不过。那,郡王妃……?”
“这事我不好沾手。”盛隆和道,“万事孝为先,太妃为盛淮佑之母,又身遭不幸,我才能说道说道。”
“郡王妃不同,她一没有引夫君向善,二没有照顾好婆母,三不存防备之心,携毒蛇入宫,险些酿成大祸,她的罪行比太妃更重。”
“什麽?”觅瑜能理解他说的最后一点,但是前两点,她就有些理解不能了,“没有引夫君向善是什麽罪名?这、又不是她逼着汝南郡王犯事的。”
盛隆和淡淡一笑:“纱儿还记得,成亲前,礼仪姑姑教导过你什麽吗?”
觅瑜当然记得。
嫁为人妇后,她需谨记德言容功四字,恪守相夫教子之道——
她停下了回忆。
她怔怔地看着盛隆和,开口:“……所以,汝南郡王之过,在于郡王妃?在于她……没有好好地相夫教子,引……夫君向善?”
“盛淮佑之过,八分在于己身。”盛隆和道,“剩下二分,则在于太妃与郡王妃。”
觅瑜倏然从他的掌心中抽回了手。
“纱儿?”他的指尖与她的锦帕擦过。
“这没有道理。”她半转过身,背对着他坐着,气闷道,“太妃就算了,子不教母之过,汝南郡王铸下此等大错,与太妃脱不了干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