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吃力地伸出手, 擦去母妃脸上的泪水,安慰:“母妃……莫哭, 儿……会为母妃……和兄长……讨回公道……”
他的母妃泪水涟涟:“九儿……”
他扬起一个虚弱的微笑:“对,从今天开始, 儿就是兄长……”
“儿——会成为兄长——”
小皇子成为了九皇子。
继而成为太子,被赐予盛瞻和之名。
至于十皇子, 则因救世有功,被追封为灵慧童子,赐名盛隆和。
原本圣上是不準备赐名的,奈何太子笃信胞弟尚在,不曾离世,圣上只得从他的名字中拆一半出来,取皇室意象,拼拼凑凑个“隆”字。
听到这里,觅瑜止住泪,瓮声瓮气地询问:“为什麽你要假装身患臆症?就这样成为太子……不好吗?”
盛隆和低头看向她:“因为我要向父皇示弱。”
她心中一颤。
“……为何?”
“因为自古帝王多疑心。”他有些讽刺地笑道,“他能在今日立我为太子,就能在明日废了我。”
“也许他今天还觉得,施不空是个得道高人,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天下苍生,明天就会怀疑,施不空是个妖道,勾结朝臣后妃,扰乱国本朝纲。”
他道:“我不是因为得父皇看重,才被立为太子的,而是因为施不空的一句话。”
“这样得来的太子之位很不稳当,如果我想要複仇,不再任人宰割,就必须坐稳这个位置,掌握生杀予夺之权。”
“所以我需要向父皇示弱,让他知道,我的存在构不成威胁,他可以放心地让我成为太子。”
“当然,这也是为了方便我行事。”他笑了一笑,“我自小在宫外长大,纵使有母后相助,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熟悉宫廷生活,患病是个不错的借口。”
“说来还要多谢父皇,若非他对我母妃和兄长不闻不问,使他们偏居一隅,在宫里无声无息,不引人注目,我也不能这麽顺利地瞒过衆人。”
听着他的话,觅瑜感到一阵心疼。
心疼他在宫外长大的那段岁月,心疼他经历的一切,心疼他。
她以脸颊贴着他的胸膛,轻轻蹭了蹭,给予无声的安慰。
盛隆和抱着她,轻抚她的肩背,作为回应。
就这样依偎了半晌,她继续询问:“母后……知t道你的身份?”
他颔首:“我在太乙宫里长大,平日接触的多是经书典籍,哪里知晓这些帝王心术?是母后分析利弊,才给我想出了这麽一个法子。”
觅瑜恍然。
难怪前段时日,他忽然病发的消息传出时,皇后虽然匆忙赶来查看情况,在言谈间却只担心圣上心思,而不忧虑他的病情,对她亦没有苛责之意。
她当时还感激皇后仁慈宽厚,没想到竟是这样一个真相……
也难怪,皇后在要求她说服他假扮兄长时,对她怀有莫大的信心,丝毫不担心她会失败,并且信誓旦旦地告诉她,他一定会听她的话。
还有更早的时候,她在新婚翌日,与盛隆和进宫谢恩,她被皇后留在长春殿里谈话,当时,皇后提及他的病情,让她“帮衬帮衬”。
她以为这是含蓄的说辞,实则意指治病,她还为此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们母子得享天伦之乐,没想到,居然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帮衬。
也是在那一次的谈话中,皇后透露,她之所以被许配给太子,是因为盛隆和喜欢她。
她那会儿还在心里嘀咕,盛隆和与盛瞻和虽然同为一人,但二者的记忆并不相通,皇后凭什麽觉得盛隆和喜欢她,盛瞻和就会喜欢她?
原来,皇后早就知道,他的臆症是假的……
太子与奇王,从来不曾一分为二。
他既是盛瞻和,也是盛隆和。
回忆着过往种种,觅瑜心生感慨:“母后……当真心思缜密。”
“母后的确精明妙算。”盛隆和道,“如若不然,她也不能保住当年的我。可恨世道不公,天灾人祸强加于顶,任是母后也无计可施。”
觅瑜默然,握住他的手掌,希望能给他一点温暖。
不过这或许是她的多此一举,因为他的掌心像寻常一样温热,没有变化。
好在下一刻,他微笑着低下头亲了亲她,这一举动让她感到些许安慰,知道他还是需要她的,她多少对他有点用处,不是全然无能为力。
“说起来,”盛隆和道,“我在表明对你的心意时,曾被母后严肃地询问过,是否想好了,要娶你为妻,并把一切真相都告诉你。”
她有些紧张地仰起头:“那你是怎麽回答的?”
他含笑道:“自然是予以肯定。不然,你又怎麽能嫁给我,成为我的妻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