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守文面色微变。
旋即,他恢複镇定,道:“太子妃说笑了,草民不过一介凡人,如何会有此等神通?且草民若当真知晓,为何不事先提醒表妹?让表妹避开此劫?”
觅瑜道:“也许,公子只知道娘子会遭遇不幸,而不知晓不幸的源头。”
“亦或者,公子以为自己便是不幸的源头,只要许娘子不嫁给公子,就不会遭逢不幸。”
她说这话完全是试探,没有丝毫的确定,连她自己都觉得疯狂,不曾向盛隆和透露口风,虽然后者未必猜不到她在想些什麽。
然而,高守文突变的脸色却证明了,她的猜测有可能是真的。
她登时有些急迫:“果真如此?”
高守文迅速否认:“不!太子妃误会了!草民从来不曾知晓什麽——草民只是、只是不敢相信自己,认为表妹在嫁给草民后,不会获得幸福——”
“那公子为何现在又不这样认为了?”她不肯罢休。
高守文还是死咬着不承认:“因为草民发现,即使表妹嫁给别人,也不一定能平安康泰,不如由草民来……草民哪怕豁出去性命,也会护住表妹!”
觅瑜有心想要追问,但对方摆明了态度,不愿意告诉她实话,她又想不出什麽有效的询问之法,只能无奈作罢。
她果然还是太没用了,明明真相就在眼前,她却触摸不到……看来,真的要请盛隆和相助……
“好吧。”她维持着太子妃的端庄仪态,道,“公子既然如此说,那本宫便如此信了。本宫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希望公子能够解惑。”
高守文小心道:“太子妃但说无妨。”
“是关于公子当年那一番感悟的。”觅瑜道,“在公子看来,殿下为何会对这话感兴趣?”
高守文斟酌片刻,谨慎道:“草民愚钝,不敢妄自揣测殿下心思。”
“但……依草民的看法,恐怕是殿下常年于太乙宫中清修,读多了经书,听多了经文,才会有此兴致……”
一个不会出错的回答,因为相当于没回答。
不过觅瑜没有逼迫,一来,她不是这等性子,二来,她也想不出合适的话,遂颔首道:“好,本宫知道了。今日的谈t话,还请公子莫要透露出去。”
高守文拱手行礼:“草民谨遵太子妃之命。”
话问完了,自然没有再待下去的必要,觅瑜稍示一二,正準备离开,却听闻高守文在她身后道:“太子妃且慢。”
她转过身,看向他,等待他的下文。
接触到她的目光,高守文立即垂下头,不与她对视。
他的神情看起来有点懊恼,仿佛在后悔刚才的沖动出声,但还是道:“殿下……殿下待太子妃很好。”
觅瑜不明白他的意思。盛隆和待她是很好,但这和他有什麽关系吗?他又为什麽要特意叫住她,告诉她这样一个事实?
她有些不解地道:“公子此言何意?”
高守文看起来更懊恼了,硬着头皮继续道:“草民的意思是……不论殿下……心里在想什麽,待太子妃总是、总是一腔真心的,太子妃……”
他支支吾吾的,说不下去了。
觅瑜听着他的话,心头忽然升起一个大胆的想法。
“高小公子是想表达,殿下与本宫的这门亲事,乃是一桩良缘吗?让本宫……莫要生出它念?”
这话听起来像在诘问,以高守文的性格,照理会诚惶诚恐地请罪,表示绝无此等说教之意。
然而他却惊愕地擡起了头,与她对上目光,片刻方如梦初醒,垂头告罪道:“草民绝无此意!”
觅瑜感到一阵恍惚。
难道他真的——?
她怔怔地立在原地,连高守文是何时告退离开的都不知道,直到熟悉的呼唤声在耳边响起,她才回过神,看向身旁人。
看着那张在心底描绘过无数次的脸庞,她动了动唇,喃喃道:“隆哥哥……”
盛隆和露出一个笑:“难得,你会主动这麽喊我。高守文和你说了什麽,让你这样魂不守舍?”
他的笑容松散,似山间清风,包容着五湖四海,让人感到宽心。
觅瑜忍不住投入他的怀抱,小声道:“我……我好像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秘密。”
盛隆和从善如意地拥住她,低下头,含笑同她咬着耳朵:“什麽秘密?关于谁的?”
她软软倚靠着他,感受他的气息:“高小公子的。”
他立即收紧了她的腰,惩罚似咬了一下她的耳垂:“你的胆量见长,居然敢窥探别的男人的秘密,还大言不惭地告诉我?”
她带着点委屈和撒娇地轻呼一声:“不是我主动要知道的,是无意间发现的,而且,这个秘密——很重要……” ', ' ')